评论丨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在于全力扩大社会有效需求

2023年02月04日 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庞溟(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

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展现了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并保持企稳回升的态势,说明经济发展的韧性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都比较强。在工业产出提振、消费企稳、投资发力和外贸拉动等诸多积极因素之外,数据有若干值得关注的亮点,体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动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各项主要指标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全面的、积极的改善,全年经济增长大概率可以超过百分之五,经济总量将再上新台阶,宏观政策效能与发展质量将稳步提升,全方位的、多层次的、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格局、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新发展格局将不断完善。

2023年经济具有较多核心增长点

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依然在全力扩大社会有效需求,特别是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的深入阐述和精辟提炼。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有利于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有效应对外部冲击、增强发展主动性、稳定经济运行,有利于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有利于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特别是支持高质量发展。

增加优质供给,关键在针对市场需求、新兴需求、升级需求、人民群众重点需求,提高产品、工程、服务、消费等方面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以此作为抓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释放经济长期发展潜力。可以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体系优化、升级、改造,可以支持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变革、提质、增效,可以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业态丰富、标准设立、品牌建设、布局多样化、消费承载力增强,推进医疗、健康、养老、育幼、文化、体育、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服务业态融合创新,以“服务+制造”实现服务需求和产品创新相互促进,更好地满足市场、产业和群众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求,结合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保障兜牢民生底线、创新消费场景,让消费者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爱消费。

目前的投资项目储备显示,2023年各地区稳投资发力早、力度大、领域新,产业转型、创新驱动等领域项目成为多地重点,预计2023年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投资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伴随着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码和优化,预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房企到位资金等相关指标将逐步改善,2023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房地产市场销售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回暖势头,“销售-拿地-新开工”链条将更为畅通,销售端、融资端、投资端数据将逐步呈现企稳反弹态势,各项积极因素将有效支持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房地产行业将重新成为稳投资、稳增长的正向贡献项。

受到稳需求促消费政策落地生效、居民收入与超额储蓄支持、劳动力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企稳等正面因素助力,预计线下消费场景复苏、消费意愿提升、消费信心改善将带来消费需求较为强劲的释放,2023年消费增速有望逐步恢复到8%左右,修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在针对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的政策支持下,特别是在重点恢复和提升大宗消费的政策带动下,预计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2%的趋势将得到有效扭转。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短期内可能会对工业生产产生一定的扰动。长期来看,在经济复苏的大势下,工业生产将在疫情趋于平稳后继续恢复,工业企业利润结构有望持续改善,市场预期将转好,企业投资观望情绪将大幅减退,劳动雇佣将有较大增加,工业生产活动扩张保持内生动能,支撑工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势头,但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人民币汇率进入升值通道,以及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对中国出口形成一定压力,预计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在5%以上。

展望2023年,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逐步走向衰退的概率不低,WTO预计全球贸易量将呈现回落趋势,对中国出口的拖累效应可能超过部分产品出口增加、部分出口目的地成长的结构性增长效应,中国出口增速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2023年通胀形势预计依然温和可控

展望2023年全年,在需求端带动下,未来我国通胀水平回升的可能性较大,CPI增长中枢相比2022年将有所抬升,需要高度关注通胀反弹的潜在可能性。这主要出于七个原因:

第一,从全球角度看,高通胀压力仍在不断的蔓延和传导中,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仍面临来自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能源价格、粮食价格抬升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第二,从行业角度看,我国的局部通胀压力更有可能集中在能源行业及相关采掘业、食品加工及养殖业等产业,中下游行业成本压力有可能加大;第三,从突发、偶发因素看,俄乌冲突的不确定性、极端天气等因素叠加,有可能给能源、粮食和食品的生产和供给带来扰动;第四,从货币角度来看,我国货币供给增长较快,广义货币增速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处于相对高位,货币供应量对物价影响将滞后显现;第五,从需求角度看,伴随着宏观经济企稳复苏、供求关系基本恢复稳定、内需逐步回暖走强,会带来消费动能快速释放、商品和服务需求价格走高、物价中枢特别是核心CPI中枢整体有望修复抬升;第六,从工资角度看,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劳动力市场复苏步伐将大大加快,餐饮、娱乐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明显增加,失业率价格将明显改善,并助力工资水平平稳回升;第七,从长期趋势看,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和中国人口老龄化、低碳转型等中长期挑战也不容忽视。

但是我们认为,通胀并不构成今年宏观经济的重要主线和调控政策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胀短期内可控,其增长趋势和整体形势预计仍较为温和。在经济逐步回归到相对正常的供需平衡和合理的潜在增长区间、货币政策仍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和回稳向上势头为主要任务的背景下,不必过度强调未超过政策目标的通胀对货币政策的压制作用。

预计2023年全年平均CPI为2.5%,考虑到就业、收入、预期和消费需求的修复步伐,上半年CPI有望保持在2%左右,下半年CPI将升至3%左右的水平,个别月份的CPI在基数效应和经济加速复苏的主要拉动下有可能突破5%。预计2023年全球主要能源和金属的价格水平将同比下行10%左右,叠加国内社会有效需求逐步回暖走强,有助于PPI平均涨幅维持在0.5%左右的较低水平。

各项政策应协同并进、接续发力、放大效能

预计下一阶段的经济工作,将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为支持,稳定市场主体信心和居民部门预期,扩大国内需求,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复苏,增强经济内生动能,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全社会活力,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更好满足实体经济需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政策在延续稳健基调的前提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更侧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部署、使用、加力,以便于重点领域更受支持,货币政策、流动性投放、信用传导更为精准、高效、科学,做到精准发力、充足发力、靠前发力。

预计将通过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和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稳定银行负债成本,进一步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企业贷款成本、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呵护市场主体内生融资需求、居民部门信贷需求、广大人民群众合理金融需求。继续支持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企业纾困,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房地产行业、消费贷款、“三农”、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协力合策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向新模式平稳过渡。

在流动性方面,预计将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状态、宽松平衡态势,以此作为巩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条件,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为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保证,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更好结果。

积极的财政政策将继续加力提效,在保证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预算内财政有可能保持更大的扩张力度,支出政策优先度将高于收入政策,且将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针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诉求,财政赤字率、专项债额度、发行特别国债概率、调入资金和国企利润上缴的比例和资金使用效率均有提升空间,通过发挥财政促投资带消费、稳经济调结构的撬动作用,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同时为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有望支持基础设施投融资、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结构性发展机会。

此外,预计货币政策将与财政、产业、科技、社会政策协调配合,加大对重点领域和结构性发展机会的投入,协同并进、接续发力、放大效能,努力稳定市场合理预期和社会总需求,弥补有效需求,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的良好局面。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