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何己派 编辑丨陈晓平
房地产下行,波及地产SaaS巨头。
据明源云新发布财报,2022年,公司营收18.16亿元,同比下降16.9%;归属股东净亏损11.54亿元,同比扩大235.5%。
明源云是国内领先的地产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行业下滑,一损俱损,其经营面临巨大冲击。
加码国企客户,调整产品重心,2023年,明源云继续负重奔跑。
一降一升
明源云的创始团队,是个“铁三角”。
高宇、陈晓晖和姜海洋,三人做国内房地产软件开发,已有20年经验,分别负责战略规划、技术以及管理和销售工作,共事多年。
28日公布的最新董事会成员名单,三名执行董事,高宇担任董事会主席,姜海洋为行政总裁,陈晓晖任副总裁。
董事长高宇,把控着这家公司的航向。
(高宇)
1997年刚开始创业,为地产开发商做售楼软件,早期主要卖地产ERP系统,逐步从深圳走向全国,从单一的售楼产品走向整体解决方案。
做ERP,这项业务带有“一锤子买卖”的属性,增值空间较小,2014年左右,高宇带领公司向云转型,做SaaS。
彼时,转型风格相当激进,他一度提出,“所有员工进入为期半年的试用期”。
回过头来看,虽伤筋动骨,这步棋走得很对。
公司现有的两大块业务,SaaS产品和ERP解决方案,毛利率差距能有1倍之多,一降一升,势头明显。
2022年,ERP解决方案的订单大幅减少,终端客户尤其民营开发商,投入变得谨慎,较多项目被延期和取消。
该业务的毛利率,从2021年的63.5%下降至2022年的41.8%,去年收入有54%的大幅下降,占总收入的比重降至两成左右。
SaaS产品,2022年全年收入14.26亿元,同比增长6.6%,毛利率为92.3%,部分冲抵ERP业务下跌的影响。
重心切换
过去一年,楼市下行,明源云身在产业链,从其财报可看出地产商的微妙动向。
其一,市场需求缩量,住宅开发商更关注项目去化。
主打数字营销的SaaS产品云客,对应售楼处,侧重帮开发商提升获客和成交转化效果。
去年,全国约1.23万家售楼处配备该产品,同比下滑26%,规模收缩,但提价不少,年度单售楼处客单价为7.44万元/个,涨幅为20.4%。
其二,开发商受行业下行冲击大,项目开工数有下滑。
着眼地产建造协同和项目管理的云链,对应建造工地。2022年,国内配备该SaaS产品的建筑工地为7150个,规模和客单价均有个位数的降幅。
地产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明源云决定,将资源投入确定性更高的客群和市场。
市场维度,降低对住宅市场的依赖,自2021年下半年,全面进入产业及基建非住宅市场,例如保障房、商办物业、产业园区等,加大拓展力度。
这块的项目投资,近年来增速平稳,开发建设阶段有大量数字化需求可挖。
客群的经营,聚焦国央企开发商和地方城投,他们是当前的拿地主力,也是大量产业、基建类项目的开发主体。
据统计,2022年拿地金额Top100的企业中,国央企及地方城投的成交金额,占比超过八成。
过去一年,明源云的国企客户全年收入占比,达到40.3%。
“国企住宅开发商表现出很强的周期韧性,业绩受影响程度较低。”
明源云称,2023年将提升国企开发商的合作数量及收入占比。
等待复苏
截至3月30日午间收盘,明源云总市值95亿港元,相较巅峰时期的700多亿,缩水九成。
艰难时刻仍未过去,考验高宇团队灵活应战的能力。
明源云坦承,行业快速下滑冲击公司经营,也暴露出公司在组织、人才、流程及管理方面的问题。
据明源云合伙人、高级副总裁童继龙透露,公司已在“减脂增肌”。
其一,减少次要孵化类业务的研发及投入,与主要目标客群、公司当前业务相关度不大的赛道,交由生态合作伙伴来完成。
其二,对主营业务目标相对清晰的领域,如产业建设、资产运营等,客户数字化转型需求明确,公司会对业务和资源做重新调配,找寻机会点。
技术维度,全面推进天际PaaS平台商业化,以支撑SaaS的增长,这块新业务去年收入2亿元,同比翻了10倍。
人员结构也有优化。
公司披露,2022年底的员工人数,较2021年末有明显下降,整体费用增速放缓,降本提效的成果会逐步体现。
“住宅房地产市场正在筑底回暖。”
明源云管理层表示,在政策刺激下,市场有望恢复到平稳态势,公司与住宅相关的业务线,预计也会逐步回暖。
同时,产业、基建类项目,以及存量资产盘活等维度,还会有大量数字化需求显现。
目前,明源云手头储备有充裕现金。
截至2022年12月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定期存款总额,约为46.36亿元,且无任何银行融资。
这个数字,约莫是公司当前市值的一半。
在明源云,高管团队大部分有跑马拉松的经历。
在极度强调长跑能力的To B赛道,要等待曙光,它需要更多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