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自贸区的先行探索,到如今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的多点开花,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近10年,在收获一系列创新成效的同时,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成为新时期自贸试验区进阶发展的关键。
强化物流枢纽能力是提升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各自贸试验区厚植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与其他自贸试验区相比,深居内陆的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临海、不靠边,立足“一带一路”桥头堡的定位,如何提升空港与陆港的枢纽能力是陕西实现突围的必要路径。其中,承担着陕西“空中门户”功能的空港新城,正依托其六大开放平台功能禀赋,积极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加速构建辐射广、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航空枢纽和贸易物流大通道,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
强化枢纽建设
聚力推动“硬联通”进阶扩容
全球空港经济之父约翰·卡萨达认为航空运输是继海运、天然运河、铁路和公路运输之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五冲击波,是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迅速崛起的重要依托。近年来,随着临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航空枢纽能力成为各大城市强化贸易竞争力的主要锚点。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空港新城的核心资源,为提升机场的综合服务能力,2021年7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式开工,预计2025年完工。据悉,这是西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民航工程,其中,作为扩建工程核心的T5航站楼规划建筑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相当于现有3个航站楼面积总和的2倍,体量堪称目前中西部第一。
与此同时,为提升枢纽能力,空港新城以“存量设施整合提升为主、增量设施补短板为辅”为原则加快枢纽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选址范围内布局圆通、申通、顺丰、邮政、东航临空产业园、新航物流等枢纽重点项目20余个,投资近百亿。而随着扩建工程与重点项目的深入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将迎来“量的飞跃”,为空港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核心支点、推动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过硬的设施保障外,作为国际贸易“生命线”的航线也在空港新城上空织密成网。为进一步拓展辐射能力,空港新城依托第五航权优势,在西部地区率先开通4条第五航权航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优先鼓励开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航线,今年实现中亚5国6点全覆盖;而在RCEP政策红利的驱动下,空港新城持续加密东南亚航班频次,提前谋划列日、维也纳等干线航线开通,逐步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打造成欧亚大陆新中转点,形成具有西安特色航线网络。
而为促进货源聚集,提升仓储水平,空港新城先后建成食用水生动物、药品、肉类、水果、种苗等指定进口口岸和监管场地,成为陕西指定口岸功能最全区域。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成功获批并通关,全省首单国际起落架保税维修业务、首单航空设备保税融资租赁业务相继开展,“国际航材智能仓库”建成投运,为航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善、便捷的功能平台。
截至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客货运航线380余条,全球排名前50位,航空货量位次由全国15位上升至9位,国际贸易的“硬联通”日益牢固,服务范围不断扩容。
深化制度创新
协同提升“软联通”服务效能
除了通过枢纽建设与航线开拓持续延伸贸易通道的广度外,空港新城还依托制度创新这一核心抓手不断做细做实贸易服务的深度。
在服务端,空港新城建立起一站式服务平台,客户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随时制单、收运、仓储、查询;同时,试点席位制运行和电子运单一票制模式,将货物按照进港、转库、出港等保障链条划分,实现从货物订舱、开单、分拣到信息处理、后期维权等流程的独立运行,并能实时查询货物运转情况。西安咸阳机场还推出同机中转、联程中转、协议中转、换单中转、机坪中转5大服务产品和差异化价格体系,匹配“一对一”定制化服务方案,开发“八免八享”、当日达、次日达等服务承诺,最大程度满足多样化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度,空港新城加强与海关的联动,持续优化通关流程,实施货物一体化录入,并与电子口岸申报系统联动核验、快速审单;探索申报与物流转载同步、航卡联运等新机制,压缩转运时间,对国际快件推行“智能审像”,实现过机货物“自动判图、自动报警、无异常自动放行”;并联动第三方物流平台,对企业申报、货物流向等与申报系统展开数据碰撞核对,有效甄别虚假申报等违规行为。立足产业发展需求,针对三星、美光等重点企业出口产品,空港新城联合省内各综合保税区、机场海关,打造直通式通关模式,通过“一单制”、舱单共享、无纸化通关、数据比对放行等便利化举措优化物流质效。
而在保障端,空港新城联合机场物流公司等单位将原先多头的航空物流进出港运营部门整合成为航空物流保障中心,实现集中调度、资源配置协同、作业一体化高效运行,切实提升航空物流保障服务效能。
陆港与空港的协同联动是西安打造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的核心发力点,空港新城创新探索陆空联运新模式,开通至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地的10个卡车航班,以及两条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线路,有效促进西北区域货物向华东、西南地区的集散分拨,逐步构建起立体高效的陆港物流联运体系。
经过六年的积极探索,空港新城累计完成创新案例56项,其中3项全国复制推广、2项部委认可、6项全省复制、3项全省最佳,其中,“互联网+进口快件”监管模式已正式编入国家《优化营商环境百问百答》,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进出口货物机坪“直提直装”改革实现了国际货物24小时“随到随提 随到随装”,在全面提升通关监管效能的同时,也为区域乃至全国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建设贡献了“空港经验”。
近日,空港新城获批成立陕西自贸试验区RCEP企业服务中心,为区域抢抓RCEP机遇、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放大空港新城“航权、保税、口岸、跨境、自贸、临空”六大平台叠加优势提供了又一个重要支点,也为空港新城建设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空港新城将继续深挖禀赋优势,释放发展潜能,畅通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建强经济循环“大枢纽”,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强的驱动力支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