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观察丨香港家办硝烟四起:新业态与新合作

2023年12月14日 18: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张伟泽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张伟泽 香港报道

"我们原先是做香港不动产和投资移民这两个板块的,有很多积累下来的客户资源。随着这些客户家族的发展,一些客户对于资产优化配置和家族传承有了更进一步的需求。正好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一些鼓励家族办公室设立的政策,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我们在三月份就开始筹备在香港升级家办。"中联集团行政总裁林如霓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自香港特区政府三月份发表《有关香港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的政策宣言》(下称“宣言”),提出要积极吸引家族办公室落地香港之后,香港家族办公室行业蓬勃发展,不少家族决定来港设立家族办公室,同时,一些家族办公室的服务机构也闻风而来。

一位家族办公室负责人S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自从三月份《宣言》发布以来,身边对于家族办公室的讨论开始增多,一些私人银行高管或是风险投资领域的从业者也乘此东风下海创业。

目前正是发展家族办公室产业的黄金时机。汇丰在12月6日发布的《环球企业家财富报告》显示,向家庭成员传承财富为亚洲企业家的首要考虑,但当中有许多人却未作充分准备。

香港特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11月在其网络专栏中发表文章指出,随着香港以及亚洲的财富不断累积,未来20至30年将是家族办公室规划财富传承的重要时期。

翰宇国际律师事务所家族办公室业务全球联席主管胡玉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针对家办的税收优惠等政策引起了许多高净值资产人士兴趣,在香港开设家族办公室的要求较少,相对更为自由。目前收到在香港开设家族办公室咨询量较去年增加近30%。

亚洲家族办公室枢纽之争

香港要发展家族办公室产业,就避免不了要与同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新加坡进行对比。

新加坡家族办公室2022年底的估计数量为1400多家,但香港对于本地家族办公室的数量并没有明确的统计数字。从资产管理规模这一维度上来看,香港略胜新加坡一筹。香港证监会发布的《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显示, 2022年香港的管理资产规模为30.5万亿港元(3.9万亿美元),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表《2022年新加坡资产管理调查》报告则指出,新加坡的资产管理规模约为3.65万亿美元(28.48万亿港元)。

作为两大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和新加坡都被视为亚太地区设立家办的理想地点。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两地都积极推出吸引家办的政策及措施,吸引全球范围内的家族办公室入驻。香港根据《宣言》内容推出了针对家族办公室的八大措施,涵盖家族办公室推广、人才培养、税收优惠等方面。而新加坡则是在2019年出台了家族办公室税收豁免政策。

家族办公室负责人S表示,香港在家办设立和本地投资上更为自由,受到的限制更小。香港与新加坡相比具有更加庞大的金融市场和多元的投资产品。

新加坡和香港对于家族办公室都推出了税收减免条款,不过就获取税收宽免的条件而言,具备资格的香港单一家族办公室是通常在香港境内受管理或控制的私人公司,设立地点可以是香港或是香港境外,同时对于投资产品也没有相应限制。而对于新加坡来说,在新加坡单一家族办公室所管理的基金免税计划13O和13U条款下,对于家族办公室的最低资产规模、每年开销以及投资项目都有一定的限制。规则要求最低资产规模的10%或1000万新加坡币需要投资新加坡本地金融产品。同时13O基金免税计划下的实体仅限于在新加坡注册成立的公司。

除了这些有形的因素,无形的因素在家族办公室落地中也占据重要影响。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金乐琦亚洲家族企业及家族办公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彭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家族办公室的选址由多方因素综合而成。由于家族成员需要与家族办公室保持定期的联系,所以气候、教育等生活层面的因素也可能起到较大影响。她举例称,有想要开创家族办公室的夫妻在前往新加坡考察之后由于不适应当地气候而选择将家族办公室设立在香港。

虽然新加坡与香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竞争关系,但在家族办公室的落地选择上,双方并非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不少受访者表示,很多家族办公室在新港两地都有设立办公室。

胡玉莹指出,由于单一地点未必可满足所有需要,有不少客户选择“双家办模式”,分别在新港两地设立家办,两地的家族办公室负责不同的业务内容,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两地的优势以及优惠政策。

全球性家族办公室曾氏集团董事长曾沛霖认为香港与新加坡在家族办公室市场上定位不同。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新加坡与香港的关系类似于伦敦和法兰克福,两个城市间更多是互补关系,互相促进(英国首都服务国内和全球市场,而德国金融中心则是欧洲投资的首选枢纽)。香港和新加坡各有独特优势:香港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新加坡则在东南亚地区发挥其国际影响力。香港可以利用其健全的监管体系,通过扩大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经济融合来吸引更多家族办公室。

新家办下的新业态

对于香港而言,家族办公室并非一个新鲜事物。香港一些老牌家族早已设立了家族办公室,且已具备了完善的运作机制。彭倩指出,香港拥有众多最长寿且最老牌的家族企业,伴随七八十年代香港经济腾飞诞生了一批家族企业,他们所设立的家族办公室有数十年的历史,拥有成熟的人才以及配套设施。

近些年来一些来自内地或是东南亚的家族也奔赴香港开设家族办公室。相对于香港的老牌家族办公室,这些家族办公室通常被认为是“New Money”。家族办公室负责人S认为,当前整个香港家办行业发展处于“分化”的情况,老牌的家族办公室相对成熟,而新兴的家族办公室还在初步发展阶段。 

香港家族办公室协会副主席郭兴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所谓新家办与香港老牌家办之间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投资的多元化。由于新家办的主理人大多处于壮年,他们大多数喜欢投资一些自己所熟悉的领域。他举例称,一些主业从事互联网的新家族办公室就更倾向在另类投资中的股权投资上继续投资互联网的上下游产业。而老牌的家族办公室更多地会把投资分散在世界各地,以应对地缘政治的挑战以及经济气候的转变。

根据花旗银行2022年家族办公室调查报告,75%的家族办公室设有投资委员会或理事会,其中近一半(44%)由独立顾问和家族成员共同组成。大部分(55%)家族办公室制定了积极的投资政策声明,但具体比例在不同代际间存在较大差异,第一代家族仅有44%。

对于新设立的家族办公室而言,除了投资偏好上的不同外,一些家族办公室也存在名不副实的现象。

家族办公室负责人S表示,有些第三方理财机构名义上改名转型成为了联合家办,实际上还是继续给客户销售高提成的保险产品。

彭倩也认同这种说法。在彭倩看来,很大一部分联合家族办公室都与资管公司并无差别。她认为,如果这些家族办公室一直在推销产品,那么这就不能算作真正的家族办公室,一个真正的家族办公室,一定是买方而非卖方。

除此之外,对于家族传承和治理等此类非财务领域,新老家办的表现也有较大差异。

《中国家族办公室报告2022》指出,家族办公室的职能通常分为金融类职能和非金融类职能,非金融类职能通常包括家族治理、传承规划、公益服务、法律服务等。一些家族办公室选择与外部机构合作,将法律、税务等职能外包。而大部分华人家族办公室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主要承担投资管理和资金配置等金融职能。

胡玉莹认为,大多数想要开办家族办公室的人只是被香港宽免税负的优惠政策所吸引,但他们并不理解家族办公室的含义。家族办公室并非只是管理有形的事物,也需要关注家族成员心理健康等这些无形的事物。

彭倩认为,目前新开设的这些家族办公室的财富累积时间仅为10-20年。相较于老牌家族办公室,这些“新财富”的成员正处于壮年,家庭关系结构比较简单,没有太多复杂的家族内部关系和财富分配等问题。她进一步表示,家族办公室的本质不是管钱,而是管家,随着家族的发展,在这些非资产管理的部分,是年轻的家族办公室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部分。(编辑:朱丽娜)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