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观察|高息环境下南向通存款产品紧俏 理财经理称“羊毛只能薅一次”

2023年12月18日 17:1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冰琪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李冰琪 香港、深圳报道

“南向通存款产品已经没有了,可能要等明年了。”记者在深圳走访了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多家合资格办理南向通业务的银行均得到以上回复。南向通存款产品为何如此紧俏?购买的门槛又有多高呢?

一位负责南向通业务的理财经理说:“这个产品是以人民币购买,存3个月,不会涉及到换汇等问题,而且存款利率是5%,如果是100万元,存3个月,利息就是1.25万元,最后到手就是101.25万元。很多人都想着来薅羊毛。”她也透露,由于收益很高,每个人只能购买一次,银行大多是用来吸引新客户的。

问及产品的紧俏情况,有理财经理表示“这个存款产品发售开始,基本上3天就认购完了。”

多位负责理财的经理也表示,“南向通的产品是香港的银行负责,存款产品的额度也是香港的银行制定,基本上是不定期发放的,如果有的话他们会负责通知有意愿购买的客户。”目前只有中国银行能够确定下个月将会有存款产品再上线。

据记者了解,存款产品每个银行的存款期限不同,可供选择的一般有3个月和6个月,存款的利率均为5%,最低存入的额度也有不同,有的是20万元也有的是50万元,而目前购买的额度上限均为100万元。

南向通客户增长70%

在美元利息持续高企之下,“南向通”业务显著增长。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近日表示,今年前10个月,“跨境理财通”南向通业务显著增长,新增个人投资者超过6400名,同比增长70%;跨境汇划资金超过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五倍。

截至2023年10月底,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购买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25.78亿元。其中,北向通项下,港澳个人投资者持有境内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2.27亿元;南向通项下,内地个人投资者持有港澳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23.51亿元,包含投资基金0.28亿元、债券0.06亿元、存款23.17亿元。

对于南向通存款产品的热度一直不减,香港浸会大学会计、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麦萃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港币与美元挂钩,香港的银行目前维持高息的存款利率,而内地处于低息环境。而经济周期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明年美息回落,届时内地投资者选择该定期存款的意愿也将降低。

跨境理财通自2021年9月推出至今已经2年多,运行稳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12月1日联同多个部门刊发通知,就《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市场将此次优化称为“跨境理财通2.0”。《征求意见稿》指出,细则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生效,即最快今年底实施。

根据《征求意见稿》,具体而言,“跨境理财通2.0”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优化升级:一是降低投资者准入门槛。二是扩大合资格产品范围。三是适当提高投资者个人额度。四是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五是进一步明确机构可以开展的跨境宣传销售行为,引导机构为大湾区居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人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粤港澳大湾区参与“跨境理财通”个人投资者6.29万人,包括港澳投资者4.46万人,内地投资者1.83万人,涉及相关资金跨境汇划3.55万笔,金额86.58亿元。

降门槛提额度 促进参与人数增长

从投资额度来看,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额度由原本100万元上调至300万元,日后投资者可分别在银行及证券行开设“理财通”专户,如果两个渠道均有开设户口,投资额度将分别各有150万元上限。

“南向通”业务的大湾区内地投资者参与门槛从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降低为“满2年”。同时,增加“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作为家庭金融资产准入备选条件之一。

“投资者的准入条件放宽和增加投资额度,相信会令跨境理财通的市场更加活跃。”麦萃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投资额度提升至300万元,对于内地的中产家庭来说是足够的。

而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则指,最新公布的投资额度离业界的预期还有一段距离。但她也表示理解,跨境理财通还在探索及发展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优化的进程将逐步落实。未来希望逐步放宽投资额度达到800万元至1000万元。

《征求意见稿》提到,参与方由只限银行扩展到券商。不过,券商要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须在一间参与“跨境理财通”的内地银行开设专门户口,以办理资金跨境汇划。

产品种类方面,“北向通”合资格投资产品范围拓宽,由过往仅限低至中风险及简单理财产品,额外增加人民币存款产品,以及一至三级风险的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公募理财产品(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除外);R1至R4风险等级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商品期货基金除外)。

“南向通”则由香港金管局及证监会负责,综合两监管部门信息,产品范围由原有的低至中风险非复杂产品和存款,扩大至在港注册和获证监会认可的低至中高风险非复杂基金,但不包括高收益债券基金和单一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大中华区股票,兼被评为非复杂的基金;低至中高风险非复杂债券。

“券商的加入,将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在资产配置上也将更加灵活。”中银香港个人数字金融产品部副总经理周国昌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从银行的角度表示,跨境理财通推出两年多,一直稳健发展,业界希望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扩大跨境理财通的市场和规模,银行亦将与券商联动及合作,优化产品和服务。

在麦萃才看来,银行的优势在于客户资源庞大,像一个“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多元的选择;而券商的客户则多是拥有投资经验的客户,其交易相对银行更加灵活。例如,假设在银行和券商分别购买一支股票,券商往往不会收取手续费,成本更低。他认为,券商的加入将会使市场产生良性竞争,气氛更加活跃。同时,拥有投资经验的客户也将有机会通过券商参与跨境理财通。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产品的种类增加,不仅有保本的产品,亦加入部分高风险的理财产品,既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又可以更好地进行资产合理配置。”黄王慈明表示。

监管和便利较难兼顾

值得留意的是,香港业界多次提出希望允许所有银行接受港澳投资者亲身到内地开户,即可以和个别银行的试点模式一样,透过与内地合作银行以见证开户方式开通“理财通”户口,但此次修订未有提及相关安排。

“监管和便利很难同时做到,为了资金安全考虑,部分银行要求亲身到内地开户也是可以理解的。”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向通的开户有部分银行需要亲身开户的问题存在,南向通开户方面,则是需要有关的资产证明及投资经验。

对于具体开户流程,以中国银行为例,大湾区内地客户需要携带内地身份证、港澳通行证或护照、资质证明(户籍证明、社保或个税、资产证明等)、中国银行的账户。

目前对于客户资产的具体要求是,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最近3个月家庭金融净资产月末余额不低于100万元,或者最近3个月家庭金融资产月末余额不低于200万元。

据办理过该业务的理财经理介绍,客户需要亲身去银行一次做信息核实,之后便会收到香港有关银行的审核信息电话,全部审核通过后,客户便可以在线上进行操作。全程办理约1至2周。

此外,跨境理财通的产品介绍和营销问题也一直困扰业界。《意见稿》中提到,内地合作机构应提示港澳销售机构,可应客户要求通过电话、线上等渠道对相关产品提供咨询、解释服务,但不得主动跨境邀请、招揽客户和提供投资建议或前往内地开展关于“跨境理财通”的实质性销售行为。

展望未来,黄王慈明表示,由于两地监管政策和制度不同,始终未能让本地金融专业人员跨境作推广,希望日后有更大幅度放宽。

跨境理财通2.0方案仍处于咨询期,对于明年实施后的成效。麦萃才和李兆波都认为,短期内可以吸引到一定数量的投资者进行开户,但长期来看,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令市场对于跨境理财通的政策和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实习生管黄燊仪亦对本文有贡献,编辑:朱丽娜)

财经日历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