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深刻 麻辣点评——《程大爷论市》】
文字摘要
国有大行存款利率再迎“降息”,全面降息、降准窗口开启?
主持人:时隔3个多月,国有大行存款利率在本周再次迎来“降息”,全面降息降准的窗口是否会开启?
程大爷:从上周五开始,以工商银行为首,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等国有大行相继宣布“降息”,这次主要是下调短期、中期和长期存款利率,幅度为10BP-25bp不等,最多的达到30bp。
这次存款利率的下降令人稍感意外,因为12月的LPR数据才刚刚出炉——连续4个月按兵不动,并未下降。正当大家有点失望之时,国有大行却突然降低存款利率。
这传递出2大信号。
第一,存款利率的下降会给银行的息差腾出空间,另外也会给贷款利率的降低创造空间。
第二,未来全面降准和降息将可能连续出台。
回顾2023年,大家对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以及降准等方面都抱有巨大期待,但是下半年以来一直未有落地,其主要原因是美国长期处在加息周期中,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5.5%的高位,10年期美债收益率同样处在高位,从而导致中美利差一直处于被拉大的趋势之中,再加上人民币汇率长期处于巨大的贬值压力之下,央行难以施展降息和降准的动作。
现在,美国的加息周期基本结束,降息周期的开启也可预见,央行货币政策就获得了较大的运作空间。国有大行降低存款利率,也许预示着2024年降准和降息会接踵而来。
资金大幅流入创业板相关ETF,两融余额大幅增长,抄底资金越跌越买?
主持人:今年以来,资金大幅流入创业板相关ETF,场内15支跟踪创业板指的ETF的年内净流入份额大幅增长119%。截至12月20日,A股两融余额为16624.3亿元,较年初增加1172.83亿元,抄底资金越跌越买?
程大爷:今年是遗憾的一年,全球股市几乎都是大牛市,不仅美股创下历史新高,周边股市也创了历史新高。在外围环境不断改善和内部宏观经济政策做多利好不断出现的情况下,A股却表现得无动于衷,遗憾缺席这次全球牛市盛宴。
聪明钱的想法往往和大众是相反的,其现在的策略就是越跌越买。今年资金借助ETF的通道来抄底A股,无论是买入宽基指数还是创业板ETF,都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而且规模也很是可观。
目前ETF的总规模已经超过了2万亿市值,其中创业板的ETF年内净流入份额大幅增长了119%,这是十分惊人的。同时,截至到12月20日,两融余额为16624.3亿元,较年初增加1172.83亿元。
为什么这些聪明钱不加仓公募或者私募的权益类产品,反而要买入被动投资的ETF?我认为这与公募、私募基金连续近两年来缺乏赚钱效应有关——这两年的主动权益管理类基金很多时候甚至都没有跑赢相关行业指数或者分类指数。未来这些聪明钱应该还会继续选择加仓宽基指数和行业指数、分类指数的相关ETF。
聪明钱越跌越买的策略也给投资者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在市场低迷的时间里,仍然存在着跌出来的机会,A股也许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底部区间。尽管底部跌势可能未尽,左侧买入的机会也不容易握住,但这样的机会一旦出现,大家也要认真对待、积极抓住。
外资巨头突然抄底招商银行,大金融调整到位了吗?
主持人:近期外资巨头进驻金融板块,突然抄底招商银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是否能起到示范效应?大金融是否调整到位了?
程大爷:香港联交所最新的权益披露资料显示,招商银行最近有2次被增持:摩根大通在12月24日增持招行H股1900多万股,涉资4.7万亿港元;贝莱德在12月25日增持招行H股208万股,涉资5000多万港元。
外资中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资管机构突然抄底招行H股,说明这些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股已经跌到了具有买入吸引力的程度,因为外资巨头进行布局时一定是经过缜密研究和分析的,做出的是长期投资性的举措。
今年大蓝筹,尤其是中特估,包括银行股、保险股和券商股在内的金融板块,都跌得很惨。虽然中特估在近期经历了非理性的下跌后,估值很便宜,股息率也很高,但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是买涨不买跌,所以在大金融猛跌的时候,多数投资者都不敢买入。
今年唯一能跑赢指数的是红利指数,这是一只重点配置高股息率蓝筹股的指数基金,今年收益一直都很可观,但为何会在年底也出现了闪崩?
这与基金年尾的赎回率提升具有一定关系。根据中信证券的报告,年底的周赎回率从之前的0.3%提升到了0.6%,甚至一些外资资管机构在经历了连续两年负收益之后,也出现了恐慌性的赎回。
按照过往经验,投资者很少会在基金深度亏损的时候选择赎回基金,一般是越跌越买以拉平成本,或者是继续持有,而只有在基金上涨的时候才会赎回。然而今年,投资者们在深度套牢的情况下还选择割肉赎回,这是比较反常的,也给基金重仓股带来巨大的卖出压力。
纵然如此,依然有聪明钱选择逆势加仓,其中还包括外资巨头。这或许也表明市场挖出了黄金坑。因此,大家要管理好情绪,学习摩根大通和贝莱德的逆势抄底策略,把握住优质股票跌到低位后的买入机会。
假如目前是布局有长期价值股票的良机,可以关注哪些板块?
主持人:本周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弱反弹,一些超跌的板块出现了较大反应,例如新能源板块。白酒在沪深300指数和宽基指数ETF中占有较高权重,如果不看好白酒板块,该如何应对?如果目前是布局有长期价值股票的好时机,哪些板块的估值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程大爷:我在2021年的时候就对新能源板块和白酒板块进行过风险提示,当时这两个板块正处于耀眼的顶峰。
新能源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赛道,它符合人类对美好健康生活的向往方向,从在10年至30年的时间维度来看,这一定是百万亿级别的大市场。但2021年新能源板块已经处于短期炒作过热的状况,10年的饭在1年内就吃完了,而且新能源板块产能过剩,一二级市场一哄而起也造成了交易过度拥挤,这都是我们曾经反复强调的风险。
短期而言,新能源在超跌之后可能会出现反弹,因为再平庸的赛道在超跌之后都会出现反弹,具备短期买入的价值,但并不会出现反转。客观来说,无论是光伏还是新能源车,都存在着产能过剩和终端产品价格战的问题,行业毛利率在短期未来中必然会受到挤压。在剧烈而艰难的竞争中,最终只会有少数的行业领先者能够胜出,所以短期内新能源有反弹,但不是反转,也不宜恋战。
关于白酒板块,我不认为它会成为市场未来的重要方向,因为它不利于人类的健康生活。90后和00后很少有喝白酒的,60后70后也老了,喝不动了。所以白酒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并不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而且以茅台为首的高端白酒有着巨大的社会库存。同时每年还会不断生产出新的白酒。因此,白酒也是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整体而言,白酒已经经历了10年行业周期的转折点,进入到了下跌趋势之中。
白酒在沪深300指数和ETF宽基指数ETF中所占权重很大,申购宽基指数ETF就意味要加仓白酒,那该怎么办?
今年ETF已经达到了2万亿的规模,但是白酒下跌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随着其他赛道和行业的市值占比提升,白酒的市值占比已经越来越小了,因此,白酒表现不佳并不意味着整个指数无法上涨。
如果说现在大盘处在未来5-10年大行情的底部区间,应该如何布局有长期价值的股票?如果失去白酒和新能源之类的板块引领,大盘要依靠什么板块才能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牛市?我为大家梳理了5大方向。
第一,医药和医疗器械板块。虽然这个赛道在近两年的表现并不十分理想,但是伴随着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出现,相关的上市公司股价已经出现了一波反弹,这说明市场反映了未来的需求。现在进入到冬季,这也是传染病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医药和医疗器械相关板块的股价和业绩是值得期待的。
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伴随着中国进入深度人口老龄化,与糖尿病、高血压等老年病相关的医药医疗和服务存在着巨大市场,这个赛道的含金量并不亚于白酒。
第二,不包含白酒在内的消费板块。伴随着居民对衣食住行、旅游、休闲等方面的需求提升,消费方面的板块具有巨大的潜力。
第三,人工智能板块。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智能驾驶等板块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
第四,机场航空板块。之前我们曾提到过今年三季度国航创造了42亿的利润,超过了过往15个季度的单季度利润,南航客运量的环比和同比也有上升。这都说明航空业在经历了长期低迷后可能会迎来困境反转的机遇。
第五,低估值高股息率的蓝筹股。中特估中的大金融,包括银行股、保险股和券商股最近都猛跌。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利空传闻:对银行而言,市场利率重心下移,可能会导致银行息差的进一步削弱,另外大家也担忧房地产风险会导致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等;对保险而言,其中涉及地产方面的理财产品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券商而言,可能会面临基金方面管理费降低、基金分仓佣金率下降、以及创新产品融券和投行IPO再融资的限制等。
但最近大金融板块股价的下跌可能已经包含或者消化了这些业绩承压的不利因素,等到行业出清、新的盈利方向出现,这些行业也将迎来布局的良机。
主持人:好的,今天的节目就先聊到这里,感谢程大爷,我们下周再见!
程大爷:好的,再见!
如果希望获得本节目的文字版摘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投资传媒”,输入节目“程大爷”即可获得文字版摘要。
马上点击文首音频,一起来听听人气财经专栏评论家程大爷关于以上问题的见解吧。
[风险揭示] 节目中所述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不作为投资者买入或卖出操作及其他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程峰证券执业编号: S0570611100178)
(本文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股市广播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