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瑞金医院肿瘤科主任张俊:疼痛不是错,癌痛不要忍

2024年04月01日 16:1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武瑛港,实习生孙航星
要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与血压、体温、呼吸、脉搏一起列为人类五大生命体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武瑛港 实习生 孙航星 北京报道 “医生和患者要密切关注胃肠道肿瘤诊疗中可能出现的疼痛。其实不仅是胃肠道肿瘤,几乎所有瘤种的诊疗都要重视和关注癌痛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对癌痛的科普,转变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误区,癌痛不是错,规范使用镇痛药物可有效缓解疼痛,另一方面医务人员要对疼痛进行科学评估,明确发生原因、确定治疗目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个性化诊疗。”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主任张俊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表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主任张俊

2024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杂志》发布了基于国家癌症中心肿瘤登记及随访监测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相关数据,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482.47万,总死亡人数为257.42万,排名前五的癌种分别为肺癌(106.06万)、结直肠癌(51.71万)、甲状腺癌(46.61万)、肝癌(36.77万)和胃癌(35.87万)。

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2020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提到,57.4%的癌症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病理分期越晚,疼痛程度高的患者占比越多。然而部分肿瘤早诊的情况似乎并不乐观,由于多数早期胃癌患者无症状或症状与其他胃病相似,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不到10%。

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肿瘤患者的疼痛,已成为临床诊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癌痛不要忍,疼痛别愧疚

癌痛不仅仅是肿瘤导致,张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治疗过程中一些相关不良反应也可能会导致疼痛或不适,如神经的牵涉、肿块的压迫、长期化疗用药导致的外周神经毒性引起的四肢麻木以及打升白针引起的关节疼痛等,另外,酸胀有时也是痛的一种体现。

“我们还要关注胃肠道肿瘤诊疗中比较典型的疼痛,比如胃部痉挛、胃肠道梗阻引起的绞痛和胃肠道穿孔引起的剧烈疼痛,患者出现后两者疼痛,一定要及时寻求医生帮助。”张俊强调。

据了解,癌性疼痛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肿瘤细胞浸润、压迫神经、空腔脏器梗阻和组织坏死等,属于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相关研究显示,中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疼痛的发生率可达60%~80%,且重度疼痛占30%以上。

由于癌痛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张俊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医生首先要对疼痛进行科学的评估,并明确可能导致疼痛的原因,找到疼痛管理需要治疗的具体目标,然后才是选择镇痛方式,利用药物或其他医疗手段治疗。“因为癌性疼痛有时不仅是单纯的痛,疼痛虽然讲起来只有两个字,但其实有很多不同表现,背后又可能是不同的原因,针对具体原因分析之后,我们会采取不同的办法来应对。”

据介绍,关于癌痛的评估,临床实践中较多运用数字分级法进行量化评估。

“疼痛一般分三种程度,轻度、中度和重度,我们一般以0~10分来评估,0~4分属于轻度疼痛,4~7分属于中度疼痛,7分以上属于重度疼痛。对于不同程度疼痛,癌痛治疗需要依据WHO规定的‘三阶梯治疗基本原则’开展用药。” 除了评估标准,张俊进一步强调,更重要的是患者要将主观疼痛感受及时告知医护,才能便于后续病情分析和治疗。

但是目前似乎仍有不少肿瘤患者对疼痛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疼痛应该忍耐、不应该讲出来。

张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很多肿瘤患者对疼痛有愧疚感,认为是自己的错,一定要忍住、克服疼痛,羞于表达疼痛,这些认识都不正确,患者会无时无刻都在被疼痛煎熬,反而影响疾病治疗,因此我们需要做好疼痛管理知识的普及,纠正这些误区。

“要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与血压、体温、呼吸、脉搏一起列为人类五大生命体征,疼痛是生命体征的重要指标,关于疼痛的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张俊表示。

张俊进一步指出,还有部分患者及家属会对阿片类药物产生恐惧,担心用量和成瘾等问题。“他们觉得疼痛要吃吗啡,吗啡就是鸦片,就相当于‘抽大烟’,岂不是成了吸毒者,这是非常不科学的、陈旧的想法,但长期以来,这一想法在很多民众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据了解,长期临床实践证明,以止痛治疗为目的,阿片类药物在常规剂量规范化使用情况下,患者出现成瘾的现象极为罕见,长期服用吗啡和其他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中,成瘾的患者只占0.029%和0.033%。

“在规范使用的情况下,一般并不会出现患者所担心的阿片类药物成瘾现象,而且在实际治疗中,肿瘤医生始终在与时俱进地学习,提升癌痛管理能力,重视患者感受,不断注重合理用药、合适剂量、稳定使用以及及时评估等问题。”张俊指出。

治疗对象不只是肿瘤,而是一个人

“我们医生常说,治疗的对象不是一个肿瘤,而是一个人。” 张俊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癌症疼痛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三个:第一希望患者能无痛睡眠;第二希望患者能无痛休息;第三是希望患者能够无痛活动。

据《2020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七成以上的受访癌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难以入睡且易醒”、“晚上睡过觉,白天依然昏昏欲睡”、“失眠后心情烦闷”是这部分群体常见的三大睡眠问题,分别占28.8%、13.7%、11.1%。近年来,社会各界长期呼吁将缓解疼痛作为癌症患者不应被忽视的基本健康诉求,癌痛管理也越来越成为癌症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们一直倡导对癌症的全病程管理和全症状控制。”据张俊介绍,疼痛管理其实是肿瘤全病程管理的重要指标,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已建立了“五个无”的关键临床指标。

一是无痛,希望患者能够真正做到无痛活动、无痛休息和无痛睡眠;二是无呕,尽量预防和降低抗肿瘤药物治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三是无饿,通过完善的营养评估、及时的营养干预和营养建议,使患者体重维持在较稳定的指标,进而维持免疫力和抵抗力;四是无丑,减少因为接受抗肿瘤药物所导致的皮肤变化,这也是维持患者自信的关键行为;五是无忧,通过包括心理辅导在内的一系列干预,使肿瘤患者尽快回归到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当中。

张俊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对于患者缺少癌痛相关认知的情况,除了加强科学普及,医护对癌痛进行筛查也已成为肿瘤科的长效常态工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探索综合性医院肿瘤规范诊疗管理体系构建,已建立起一支癌痛规范化诊疗队伍,对不同的病人进行评估和规范化处理。

“目前我们在癌痛管理方面有专职的医生和专业的护理同事,他们会对每个病人进行个性化评估,对于存在疼痛的癌症患者及时加以规范化处理和实时记录,之后还会持续跟进和评估,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合理用药。”张俊表示。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