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在一个工信部参与主办的活动上,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公开表达了一个观点,越是发达的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GDP产业体系中的比重越高。比如,美国GDP中工业占18%,农业占2%,服务业占80%。服务业当中生活性服务业占35%左右,生产性服务业是65%左右,这意味着美国27万亿美元的GDP总值当中,有一半左右是和制造业直接关联的生产性服务业。而我国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54%,不过我国的服务业当中大约2/3是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只占到约1/3。生活性服务业主要是衣、食、住、行、教育、养老等,而生产性服务业是直接跟制造业关联的10类服务,包括整个产业链上的研究开发,产业链中上千个企业检验检测、各种零部件检验检测,产业链上的物流配送,产业链的金融、融资服务,清算、结算服务,各种数字技术对产业链的赋能服务,产品的销售和零部件原材料的采购、贸易等等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在他看来,当前我国制造业还存在大而不强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制造业背后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研究、开发、设计在内做得还不到位。黄奇帆也给出了一个目标,我们现在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18%左右,如果暂时还达不到欧洲占比40%、美国占比50%的水平,一定要争取把比重提升到占GDP的30%。如果到2050年前后,我们能把这一指标提升到40%,就代表着全要素生产率对国民经济作出的贡献率在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