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产业协同发展成效显著

2024年04月17日 21: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4月17日,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高端论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召开,会上发布了《大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记》(后简称《10周年记》)。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10周年记》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剖析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进展与成效,系统梳理与总结了产业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发展、生态协同发展这三大需率先突破的领域,以及协同创新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这两个重点领域的进展与成效。

具体来看,在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10年来,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重要进展,北京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不予受理业务2.5万件;有序退出4000余家一般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核心区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四个密度”稳步下降。

2014-2022年,北京核心区常住人口规模由221.3万人下降至181.5万人,常住人口密度由23924人/平方公里下降至19503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减量显著。核心区通过政策管控对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教育、卫生等非核心区功能产业的新建与扩建采取了禁限措施,2016-2021年西城区建筑密度由147.9万平方米/平方公里下降至103.0万平方米/平方公里,年均降幅达6.97%,有效控制了建筑规模增长。

北京核心区商业密度降低则是通过疏解商业门类、调整商业业态结构和优化商业设施空间布局等方式得以实现,2016-2020年核心区商业密度由801.4家/平方公里下降至719.1家/平方公里,年均降幅达2.67%。核心区还依托全面推进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强化住宿业的整顿治理、引导核心区游客向中轴线外侧延伸等方式,有效控制了旅游人口规模。

在交通一体化发展方面,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及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北京形成航空双枢纽格局,京津冀“双核、两翼、多节点”机场群布局完成;天津港初步建成国际一流枢纽港口,津冀港口群货物年吞吐量已超18亿吨。

在生态协同发展方面,生态联防联控成果显著,空气质量实现“逆风翻盘”,2023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较2014年下降近6成,区域内已无城市上榜“中国空气最差十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持续优化,京津水源上游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实现全覆盖。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需率先突破的领域之一。10年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成效显著,“2+4+N”产业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产业合作平台不断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五群六链五廊”产业协同发展新图景发布,为未来三地产业合作指明了方向。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建立起“(1+1+N)×2”工作机制,打造出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

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方面,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硕果累累,北京援建雄安新区的“三校一院”项目已投入运营,京津冀区域异地就医实现“免备案”,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区域拓展至京津冀全域,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