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祝宝良:稳楼市关键在稳房价 扩消费要顺应趋势促进服务消费

2024年04月19日 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潇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实现GDP规模29.63万亿元,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1.6%。其中,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5%,出口同比增长5%。

一季度工业、出口表现好于市场预期,消费和投资在稳步恢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不过,一季度经济也存在一些隐忧,比如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进程中、工业产能利用率走低、整体物价比较低迷等。

如何看待一季度经济运行?如何看待工业产能利用率走低的现象?出口前景如何?如何稳定房地产市场?如何推动消费更好地恢复?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国家信息中心原首席经济师祝宝良。

祝宝良。资料图

一季度经济表现超预期:出口带动明显

《21世纪》: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如何看待一季度经济表现?背后主要原因是什么?

祝宝良: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好于预期。但是喜中有忧,突出表现为房地产需求低迷、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物价低迷等问题。

过去四年经济平均增速是4.7%,过去两年平均增速是4.1%,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5.3%显然是超预期的。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外需拉动,以及内需平稳回升。

过去四年平均经济增速为4.7%,其中内需贡献了4.1%,进出口贡献了0.6%。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5.3%,其中内需贡献了4.5个百分点,进出口贡献了0.8个百分点,相较过去四年平均值来看,内需在稳步恢复,外需拉动作用还在上升。

从消费和投资的增速来看,也能反映内需在稳步恢复,不过这个恢复进程比较缓慢。过去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速大概是3.7%,投资平均增速是4%;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投资增长4.5%,相较过去四年平均增速均有所回升。

相对而言,外需的边际拉动作用更为显著。一季度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运行比较有韧性,世界经济整体好于预期,推动我国出口的回升。疫情三年里出口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很大,2023年进出口对经济贡献转负,但是今年一季度出口贡献又转为进一步提升。按照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比重12%~13%,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其中有2.4~2.5个百分点来自出口拉动。随着3月出口增速回落,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就回落到4.5%。

近年来,季度间基数存在高低差异,也凸显出一季度经济恢复好于预期。过去四年,由于疫情冲击、政策加力应对等综合作用,四年平均经济增速是4.7%,其中一季度平均增速是4.9%,二季度为4.5%,三、四季度基本稳定在4.7%。综合来看,一季度的基数较高,在较高基数基础上仍然实现5.3%的增速,显然是好于预期的。

政策应侧重扩内需

《21世纪》: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但是工业产能利用率降至73.6%,相较2021、2022、2023年数据有所走低。其中,一季度汽车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降至64.9%。工业增势较好主要原因是什么?产能利用率走低反映了什么问题?

祝宝良:一季度出口和工业超预期,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重要支撑力量,因为当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占比在提升。

一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走低,这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方面,疫情这几年,我国宏观政策倾向于保企业、保供给端。近四年平均下来,制造业投资增速年均增长7%左右。尤其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比较大,产能上升也比较快。

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进程中,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条的产能利用率被压下来了,诸如钢铁、有色、水泥等产能利用率偏低。

3月CPI和PPI较上月有所下行,物价整体表现较为低迷,反映国内总供给是大于总需求的,存在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

所以,在供给侧增势很好的基础上,今年的宏观政策应该更多转向需求端,政策应致力于拉动内需,要稳住房地产、出口、消费,促进服务消费的发展,这需要出台一些需求侧的政策。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当然仍需加大投入,但是更应该转向对“人”的投资,要从投资混凝土转向投资人力资本,比如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加大投入,解决农民工进城后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出口仍面临不确定性

《21世纪》:今年一季度以美元计价进出口增长1.5%,其中出口增长1.5%;以人民币计价进出口增长5%,其中出口增长4.9%。怎么看待一季度的进出口形势?后续出口前景如何?

祝宝良:一季度出口超预期,跟全球经济表现有韧性有关,像美国现在处在补库存的阶段,疫情期间购置的居家办公电子消费品等,经过三年多时间进入更换周期。一季度出口表现,还跟人民币贬值、国内产能过剩造成出口价格下跌有关,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优势比较明显。当然,也跟中国产业转型取得成效有关,以“新三样”为代表的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在明显上升。

从出口前景来看,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整体在下行,美国补库存周期可能接近尾声,“新三样”出口预计会遭遇一些外部阻力,这些都会对中国出口造成影响。考虑到二季度基数相对较低,预计一二季度出口形势较好,三四季度出口会面临一定压力。

稳楼市关键在于稳房价

《21世纪》: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5%,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4%,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7.6%,房地产投资和销售仍在下行通道。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量比前期有所上升,但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扩大。如何看待当前房地产市场?如何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

祝宝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进程中。从一季度相关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下行预期并没有改善。部分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种种危机,会加剧市场对房地产市场的不信任,对其交付的楼房质量、物业服务等都存在担忧。

要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很重要的是稳定房价预期。“保交楼”当然是很好的政策,但是这只是供给端的政策,如果房价是下行的,居民会持币观望,当前的购房需求在萎缩。稳定房地产市场需要在需求端发力,从有市场需求的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入手,通过放开限购、降息等政策,来稳定房价,进而稳定购房需求,从而改善市场预期,推动部分房企经营状况改善,并带动其他城市需求改善。

降低居民负担促进服务消费

《21世纪》: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其中商品零售增长4%,餐饮收入增长10.8%。如何看待当前消费的恢复状况?服务消费相对强劲,但商品消费相对偏弱,背后主要原因是什么?对于促消费有什么政策建议?

祝宝良:2023年中国人均GDP在1.27万美元左右,处于高收入国家门槛。按照国际研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阶段。

以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服务业的增长应当快于整体经济的增速,比如当GDP增速在6%左右,服务业增速应该在7%~8%。前几年服务业受疫情冲击较大,当前服务业增速仅为5%,低于同期GDP增速,反映服务业还在恢复阶段。

当前中国居民的吃穿住用得到基本满足,消费的重点就从商品消费逐渐转向服务消费。疫情前中国的教育、医疗、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很快,就反映了这一趋势。扩内需的政策需要顺应这样的消费趋势,因此建议降低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负担,促进这些服务消费的扩张;通过完善社保体制,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等。

当前推进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当然能带动汽车等消费。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商品消费偏弱,是受到房地产市场的拖累,稳定房地产市场才能带动家电、家居、建筑装潢等消费。

《21世纪》:预计今年全年经济增速如何?当前经济运行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祝宝良:2024年全年经济增速预计在5%左右,从同比和环比增速看,预计全年经济走势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

需要重点关注房地产市场、产能过剩、消费恢复较慢、市场预期偏弱等问题。政策层面应该致力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促消费政策应该注重释放服务消费需求,下半年出口面临压力需要扩内需政策加力。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