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独立非执行董事协会周年会议“香港独立非执行董事协会周年会议2024-香港企业管治及资本市场改革”5月20日举行。(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摄)
香港独立非执行董事协会周年会议“香港独立非执行董事协会周年会议2024-香港企业管治及资本市场改革”于5月20日举行,香港金融发展局行政总监、董事会成员区景麟在活动中发表专题演讲时表示,香港可以从四个新的增长路径发展,分别为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国际可持续金融中心,数字资产中心以及国际创新和技术中心,以巩固及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强竞争力。
区景麟表示,香港可以从四个新的增长路径发展。(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摄)
区景麟:香港可从四个新的增长路径发展
区景麟指出,香港的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持续增长,而且香港的资产与财富管理行业对本地经济发展和全球金融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香港预计将于2027年超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记账中心。截至2022年,香港的资产和财富管理所管理的资产总额(AUM)约为30万亿港元,当中64%的资金来自非香港投资者。
香港致力拓展家族办公室的相关业务,区景麟表示,香港是家族办公室在亚洲发展的首选之地,政府目标是到2025年吸引至少200个家族办公室入驻香港。他认为,香港有一系列的措施吸引家族办公室落户香港,大致可分为8个项目,第一为引入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第二,提供税务宽减,单一家族办公室在香港管理的家族投资控权工具将获得利得税豁免;第三,提供便利市场措施,证监会发牌科会设立专责沟通渠道处理有关家族办公室的查询;第四,成立香港财富传承学院,政府资助成立全新的香港财富传承学院,提供人才培训服务;第五,推广在香港国际机场的艺术品贮存设施,研究于机场设立展览设施,让资产投放在艺术品的家族办公室受惠;第六,发展香港为慈善中心,简化慈善团体申请获豁免缴税的程序;第七,进一步扩大投资推广署FamilyOfficeHK专责团队的职能;以及第八,成立新的家族办公室服务提供者网络。
在国际可持续金融中心方面,区景麟表示,香港作为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中心,可以从5个关键方向加速发展,分别为构建绿色科技生态系统、推动绿色金融应用和创新、绿色认证与国际标准对齐、加强与大湾区和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加强绿色技术和绿色金融领域的人才培训和教育。
推动香港成为数字资产中心方面,区景麟指出,政府于2022年10月底发表,有关虚拟资产在港发展的政策宣言,阐明政府为在香港发展具活力的虚拟资产行业和生态系统而订定的政策立场和方针,对参与虚拟资产业务的机构及公司持开放和包容态度。他举例指出,证监会认可虚拟资产期货ETF,让散户投资者可以投资于受合规管理的虚拟资产产品。
国际创新和技术中心技术方面,他称,政府致力支持Web 3.0生态系统发展,在2023至2024年度的财政预算案中,拨款5000万元加速推动Web3生态圈的发展,包括举办国际大型研讨会,让业界和企业更掌握前沿发展,推动跨界业务合作,并举办更多青年工作坊。此外,政府于去年6月底,成立第三代互联网(Web3.0)发展专责小组,该专责小组由财政司司长担任主席,成员包括15名来自相关业界的非官方成员,以及相关主要政府官员和金融监管机构的代表,旨在就香港Web3的可持续和负责任发展提供建议。该工作组将研究相关问题,并提出推动Web3发展的具体建议。
韩颖姣表示,上市制度改革塑造了香港资本市场的新经济生态系统。(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摄)
韩颖姣:上市制度改革塑造香港资本市场新经济生态系统
为完善上市规则,让港股更多元化,并保持国际同步,港交所近年进行了多项上市制度的改革,除“同股不同权”上市机制外,还引入了“18A”及“18C”章,分别针对未有盈利生科公司及特专科技公司,其中18A已经使香港成为亚洲最大、及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
港交所中国区上市发行服务部主管、高级副总裁韩颖姣在香港独立非执行董事协会周年会议2024发表演讲时表示,上市制度改革塑造了香港资本市场的新经济生态系统,港交所与时俱进,设立《上市规则》第18C章特专科技公司,适用于从事新兴及创新行业等特专科技公司来港上市。
港交所设立特专科技新章节(18C),韩颖姣表示从事新兴及创新行业,需投入巨额资本及研发投资,将产品商业化或扩大业务规模,以及需要花较长时间才可获得可观收益或实现盈利,但增长潜力高的公司,可以考虑透过特专科技新章节来港上市。
韩颖姣指出,特专科技行业可接纳领域的范畴有几个,其中包括新一代资讯技术,涉及云端服务、人工智慧;先进硬件及软件的公司,如业务涉及机器人与自动化、半导体、先进通讯技术以及电动及自动驾驶汽车等。
香港是全球领先的新股集资中心,韩颖姣引述资料指出,2014至2023年,香港IPO累计募集资金领跑全球,以2018年上市制度改革以来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香港有299家新经济公司成功上市,IPO融资金额9449亿元,占港股IPO融资总额的65.1%。
韩颖姣称,上市制度改革塑造了香港资本市场的新经济生态系统,例如与生物科技相关的《上市规则》第18A章节,也造就香港成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集资中心,该生态圈不断完善,自第18A章节上市规则生效以来,医疗健康IPO的公司有127家,总募资超过2768亿元。另外,与不同投票权相关的《上市规则》第8A章节,促进了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登陆香港的资本市场,8A章完成上市企业14家,总募资超过1794亿元。
彭颂邦表示,近几年透过GEM上市的公司的确比较少,但是近几月开始见到有活跃起来的迹象。(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摄)
彭颂邦:透过GEM上市公司有活跃迹象
为提高GEM(前称创业板)的吸引力,艾华迪集团首席合伙人彭颂邦表示,近几年透过GEM上市的公司的确比较少,但是近几月开始见到有活跃起来的迹象,因为自港交所去年底公布GEM改革,并于今年1月1日生效之后,激活了部分公司考虑透过以GEM的形式上市。
彭颂邦解释,过往GEM未改革前,透过GEM上市的公司需符合最低市值约1.5亿元、两年现金流合共3000万元等条件;不过,自今年1月GEM上市改革后,新的上市资格已有所改变,例如市值要有约2.5亿元、营业额方面最近两个财政年度合计不低于1亿元,而且在该两个财政年度有按年增长;研发支出方面,最近两个财政年度的研发支出合计不低于3000万元,而每个财政年度的研发支出占同期总营运开支不低于15%。
他再次指出,GEM改革后的修订着重公司在研发上的发展,因为港交所希望吸引有科技及创新背景的公司透过GEM上市,加上GEM改革后引入新的“简化转板机制”令合资格的GEM发行人转向主板时无须委任保荐人,提升了公司透过GEM上市的兴趣。
汤飙表示,如果被停牌公司希望复牌,要满足复牌条件。(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摄)
汤飙:公司希望复牌需满足条件
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合伙人汤飙表示,香港大约有2600多家上市公司,联交所每个月都会公布长期停牌的名单,如公司停牌超过3个月就会被列入此名单中,截至4月底约有63家公司,汤飙认为以去年为例有90家公司停牌,今年停牌的公司是有所减少,减少的原因过去一年公司复牌的成功率有所提升。
他提及,公司涉及停牌的原因有4个,例如未能出具审计报告、被监管机构询问、公司内部出现问题,以及被沽空机构狙击。过去几年上市公司被沽空机构狙击的不多,多数公司是涉及未能出具审计报告而被停牌,又或者因为近年经济下行,导致公司资金断裂,以及股东、董事之间有争吵,也是被停牌的原因。
汤飙指出,如果公司希望复牌,要满足复牌条件,例如刊发业绩、证明符合《上市规则》第13、24条有足够业务运作,并拥有资产支持营运、对导致停牌的事件进行独立调查,并采取适当补救措施、证明并无管理层诚信问题,以及进行独立内部监控检讨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