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鞋第一股”ST奥康的焦虑:内控失效与转型困局

2024年05月24日 17:2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朱艺艺
昔日辉煌不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艺艺 杭州报道

登陆A股上市12年,“中国男鞋第一股”昔日辉煌不再。

继2022年巨亏3.74亿元之后,ST奥康(603001.SH)2023年并未扭转颓势,继续亏损0.93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业绩也未见好转,营收净利双降,营收下降15.34%至7.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44.66%至0.23亿元。

除了主业增长的焦虑,公司内控问题也逐渐暴露:由于奥康股份实控人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2022年财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公司于2023年4月戴上“ST”的帽子。

就在5月21日晚,ST奥康发布公告,再次提示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与此同时,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ST奥康及其实控人王振滔也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

5月16日,上述调查“靴子”落地。

根据浙江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2021年至2023年4月期间,奥康股份实控人王振滔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近10亿元货款,而公司亦未在2021年~2023年上半年财报中真实、准确、完整披露相关情况。对此,上市公司及其实控人王振滔分别收到了300万元罚单。

实控人占用上市公司近10亿货款

浙江证监局的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揭开了奥康股份内控混乱的一幕。

经查明,2021年至2023年4月期间,奥康股份董事长、实控人王振滔组织、指使相关员工,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2021年~2022年,在王振滔的组织、安排下,奥康股份通过第三方将公司资金转给由王振滔控制的温州市瓯海南白象如飞鞋服店、永嘉县奥光鞋店,构成实控人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等行为。

其中,2021年累计发生额1.67亿元,占公司当期净资产的4.82%;2022年累计发生额0.95亿元,占公司当期净资产的3.23%。

不仅如此,在2021年至2023年4月,王振滔又利用上市公司影响力,与经销商协商,让其将货款汇入其控制的温州市瓯海南白象如飞鞋服店、永嘉县奥光鞋店的银行账户,导致经销商回款至上市公司的时间滞后。这一行为属于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构成关联交易。

其中,2021年累计发生额5.01亿元,占公司当期净资产的14.45%;2022年累计发生额3.64亿元,占公司当期净资产的12.37%;2023年上半年累计发生额1.03亿元,占公司当期净资产的3.46%。推算来看,公司实控人王振滔合计占用上市公司9.68亿元货款。

基于此,浙江证监局认为,奥康股份董事长、实控人王振滔,总经理王进权,董秘兼财务总监翁衡对上述违规事项应承担主要责任,分别对其罚款300万元、80万元、80万元;此外,上市公司也收到300万元罚单。

事实上,奥康股份实控人的违规行为,之前就有迹可循。

2023年初,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2年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并出具了否定意见,提及“公司实控人及关联方存在大额占用公司资金情形,会计师无法就资金占用情况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他资金往来的商业实质以及相关交易对公司产生的影响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从2023年4月27日起,上交所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奥康国际”变更为“ST奥康”。

紧随其后,2023年6月、2024年3月,ST奥康先后收到浙江证监局的两份警示函,其中透露,“2022年,奥康股份控股股东关联方奥康集团,存在通过公司合营方和经销商向公司借款的方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形”“上市公司资金支付、经销商管理相关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奥康集团与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存在混同”。

对于奥康集团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经过,ST奥康在2023年6月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时透露了更多细节。

根据公司逐笔列示,2022年,奥康股份与奥康集团共有40笔资金往来,从2022年3月16日持续到同年11月,金额最大的一笔资金占用达2000万元。

尽管上述占用资金及利息已归还,关联交易已停止,且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3年财务报告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但奥康股份强调,“尚未向上交所申请撤销股票其他风险警示,后续能否获得上交所核准尚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有望何时摘帽?5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联系到奥康股份相关人士,其仅表示,“相关内容以公告信息为准”。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王振滔还控制了另一家A股医药上市公司康华生物(300841.SZ),康华生物也在近日公告披露了上述《行政处罚决定书》。

不过,康华生物强调,“上述行政处罚决定所涉主体为王振滔、奥康股份及其相关人员,与康华生物无关,对康华生物正常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无直接影响。”

转型困局

在内控问题暴露之前,奥康股份曾头顶“中国男鞋第一股”的光环。

奥康股份创建于1988年,成立至今已有36年时间,公司于2012年4月登陆上交所主板,在A股上市也有12年时间。

遗憾的是,上市即巅峰。

上市当年,奥康股份归母净利润高达5.13亿元,可谓业绩巅峰;而且,彼时在皮鞋类国内市场占有率方面,奥康品牌实现男鞋市场占有率 6.79%,排名第一,女鞋市场占有率2.35%,排名第十一。

不过,随着近年来休闲运动潮流升温,运动鞋和休闲鞋需求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皮鞋的市场。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调研数据,2016年至2021年,国内皮鞋产量从46.18亿双下降至35.24亿双。

奥康股份董事长王振滔2017年接受采访时也感叹,“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还穿皮鞋?”

深知皮鞋生意难做的奥康股份,开始拓展运动鞋品类,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015年,奥康股份与美国运动休闲品牌“斯凯奇”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取得中国大陆地区斯凯奇品牌专卖店的拓展经营权与“斯凯奇”(SKECHERS)等标识使用权。

随后在2018年下半年,奥康股份又与德国时尚运动品牌“彪马”达成战略合作。

目前,奥康股份不仅布局了自有品牌“奥康”“康龙”,也运营代理品牌“斯凯奇”“彪马”。

在公司推行多品牌战略的转型中,代理品牌的收入贡献似乎不及预期。

从收入贡献来看,2019年~2023年,斯凯奇品牌实现营收分别为2.39亿元、2.94亿元、3.68亿元、2.64亿元、3.11亿元,对整体收入贡献仅在10%左右。

同一时期,彪马的收入贡献更低,被并在“其他品牌”之列。

2019年~2023年,彪马在内的“其他品牌”实现营收分别为0.97亿元、1.20亿元、1.27亿元、1.45亿元、1.71亿元。

有鞋服行业从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年轻消费者注重个性、时尚、舒适度和功能性,这几年鞋服行业的运动和休闲趋势就是这种需求的体现。”

基于此,奥康股份重新发力男士皮鞋赛道,探索打造“更舒适的男士皮鞋”。

2022年12月,公司官宣陈伟霆为奥康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并首创推出奥康运动皮鞋,推出“透气”“万步”“云朵”三大系列。

除了拓展新品类,为提振业绩,奥康股份也进行对外战略投资。

早在2015年,奥康股份就投资了跨境电商上市公司兰亭集势(LITB.US)。

2015年6月,奥康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奥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以约7734万美元现金受让兰亭集势约2455万股(包括普通股及美国存托股份),占兰亭集势发行在外普通股的25.66%。

此后,兰亭集势经过增发股份、股份回购及员工行权等一系列动作,奥港国际对其持股比例相应变动。截至2023年末,奥康股份间接持有兰亭集势约2455万股,持股比例为11%。

不过,被奥康股份青睐的兰亭集势,业绩表现并不稳定,2022年~2023年均为亏损。

对此,2021年,奥康股份对兰亭集势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6661.20万元;2022年,奥康股份又对兰亭集势确认投资收益金额-4271.73万元。

在种种多元化尝试后,奥康股份仍亟需走出亏损困局。

2022年,奥康股份在上市10年之际遭遇首次亏损,归母净利润为巨亏的3.74亿元。2023年,公司继续亏损0.93亿元。

相比之下,同为A股老牌鞋履上市公司的红蜻蜓(603116.SH)2023年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

不过,同为鞋履行业的哈森股份(603958.SH)、*ST天创(603608.SH)也有烦恼,2023年其分别亏损0.05亿元和0.30亿元。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