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郑庆东: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涌现出一批人文经济典型案例

2024年05月24日 14: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振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李振  深圳报道

5月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分论坛在广东深圳举办。经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郑庆东在演讲中表示,文化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两个轮子,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文化发展赋予经济发展深厚的人文价值。

郑庆东发现,人文与经济是在良性互动中推动各自高质量发展的,如今已经涌现出像深圳、杭州、苏州、成都等一批既有历史文化传承又有高科技创新的人文经济典型案例,创造了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融的丰富实践,也探索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要坚持文化与科技双向赋能,加快形成文化的新质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发展的今天,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必将极大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形成文化新质生产力提供新的动能,为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郑庆东说。

郑庆东还发现, 近年来文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特别是文旅产业在业态、产品、市场等方面蓬勃发展。一波波“网红城市”持续涌现,激活了旺盛的文旅消费需求,开辟了充满想象力的新赛道。我们应坚持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创造文旅应用新场景,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配套创新文化产业新体验、新产品、新IP,延伸文化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我们要坚持文化与经济融合互动,以文化产业繁荣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在当前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消费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量,促进经济活跃,推动消费升级。”郑庆东说。

除此之外,郑庆东还发现,当前“文博热”“非遗热”“传统节日热”蔚然成风,国潮文创、古风汉服成为新时尚,文化带动经济发展,滋养人民精神,构成人文经济新形态。“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产业使命光荣,我们既要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养分,又要切实承担起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创作的历史责任。”

郑庆东认为,我们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和“活化性利用”,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能“活起来”、“火起来”、“潮起来”;要找到传统与文化的结合点,以创新方式拓展开发文创产品、文博旅游、非遗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等文化新产品、新业态,充分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经济属性和社会价值,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要推动精品文化产品走出去,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发展故事。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