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岛实验室黄埔学院又“开班”:培养科学企业家,跑出产业转化加速度

2024年05月25日 22: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伍素文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生命大健康。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伍素文 广州报道

5月24-26日,一场集结政产学研医金各界资源,以“人工智能赋能生命大健康”为主题的创新专题研习班(以下简称“研习班”)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开班首日,来自广州实验室及生物岛实验室的六大生命健康领域高科技项目亮相路演,展示广州在AI与生命健康结合领域的科研实力及产业化发展路径。

本次研习班是“科技成果转化大湾区科学企业家培养计划”(以下简称“科学企业家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该计划由广州市科技局和生物岛实验室黄埔学院联合举办。2024年以来已举办两期研习班,每期课程均围绕生命健康产业不同领域进行研学,路演项目均聚焦“一械两品”领域,参加人员均为生命健康领域科学家及企业家。

目前,以科学企业家培养计划、相关基金项目、产业园为抓手,生物岛实验室黄埔学院正全力助推广州市生命健康项目的产业转化。这也是广州加快构建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促进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缩影。

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生命大健康

1个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实验室基地、4个省实验室、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超500个省、市重点实验室,8个科技资源库,3个高水平研究院,构成了当前广州基础研究平台的基础布局。

黄埔学院是生物岛实验室协同广州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共同打造,专注于生命健康领域科研成果转化的国家级协同创新联合体,主要围绕“一械两品”领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目前正以“科学企业家培养计划”赋能科学家创业,计划开设七期研习班。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看到,紧扣“人工智能赋能生命大健康”主题,此次研习班邀请了业内大咖讲授《医疗人工智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医疗场景中的基础模型:通才与专才》《AI赋能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撑要素及实施路径》《洞悉未来、投资趋势》等课程,集聚了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人士、科学家等各界代表。

“这次我们的学员基本都是计算机领域,比如中国科学院或其他院校做药理设计、AI设计、数据算法的,一起探讨人工智能对生物医药的赋能创新。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去做赋能和应用,这也是现在国家战略的方向。”生物岛实验室主任助理、黄埔学院执行院长毛丽丽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说。

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是当前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毛丽丽表示,实验室在推进人工智能与生命大健康产业的结合上主要有几个方向:一是在场景应用上,与海尔等企业合作,将后者的人工智能技术或设备应用到无人实验室、仪器设备等;二是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引领作用,与华为等企业联合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后快速增值企业产业,再由企业赋能生态,让更多中小企业受益。

此外,实验室还会利用自身的大数据、AI平台孵化的“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项目,譬如此次开班路演的纳米抗体应用开发平台“智能自动化生物大分子精准设计与开发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公共服务平台等。

提高产业转化效率

黄埔学院今年推出的“科学企业家培养计划”,重点帮助生命健康领域创业企业解决研发、市场、融资、政策等实际困难,链接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助推广州市生命健康领域科技成果产业转化。

开班仪式上,无论是路演环节,还是金融赋能座谈会的环节,企业家、专家学者、金融机构等面对面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和项目对接,为项目下一步的产业转化、投向市场奠定基础。

背靠大湾区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广州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的科研优势,黄埔学院以高端科学仪器与高端医疗器械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公共服务平台、泛癌早筛平台、纳米抗体应用开发平台、细胞药物创新研究中心五大平台建设集聚资源,这些都有利于科技和产业的互促融合。

毛丽丽介绍,生物岛实验室作为中台,招的都是市场化团队,效率高、专业化,给予资金资源和扶持,一来可以为路演项目的产业转化提供全流程、全领域赋能,二是与传统企业合作,利用实验室的科研能力、快速转化通道引领传统、龙头企业快速成长,赋能中小企业。

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力促转化,这是在广东加快构建“研发机构+企业+基金+政策”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下,许多科研机构创新转化体系、搭建转化载体,推动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落地转化的缩影。

与此同时,广州也在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力度。据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基础研究处处长麦胜文介绍, 广州市连续五年、每年投入2.4亿元建设市本级的基础研究项目,还连续五年与省基金委、省科技厅建设了粤穗联合基金,还在争取与国家基金委合作成立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广州),未来五年,广州每年将投入4亿元左右经费到基础研究项目上。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