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 四川素有“天府粮仓”之称,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2023年四川粮食总产量718.8亿斤,连续三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比上年增加2.4%。
今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明确,2024年四川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9600万亩以上、产量保持在715亿斤以上。
时间已进入5月底,眼下四川田间地头一片抢收抢种的繁忙景象。
“今年四川夏粮丰收已成定局”,5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 切实担负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四川使命”作介绍,在发布会上,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如是表示。
四川粮食产量还有增长潜力,《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四川粮食产量将达730亿斤、2030年将达750亿斤的目标。
为此,四川也作出系列安排部署,包括实施粮食扩面增产工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量质并重建好“天府良田”、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等等,还明确提出了提高省级财政种粮大户补贴标准、适当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补助水平等一系列硬政策。
“天府粮仓”首先要有“天府良田”。黄强表示,四川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2023年净增50万亩耕地,复垦了4.2万亩撂荒地,做到应种尽种。
今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也对耕地保护提出具体要求,提出要全面落实田长制,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强化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管理;分类稳妥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细化明确“非粮化”整改范围,合理安排恢复时序等。
当前耕地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粮食生产要想在扩面积上做文章难度还很大,因此四川将下一步工作重心放在了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上。去年《四川省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印发,分作物明确了增产目标,细化了具体技术路径,确立了“五良融合”、科技到田、全链条发展等工作重点,聚焦玉米、大豆、小麦三个作物攻关。
粮食安全说到底是食物安全,四川林草资源丰富,林地面积3.8亿亩,向森林要食物也是四川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黄强介绍,四川率先启动建设“天府森林粮库”。在甘孜、阿坝、凉山等地的原始青冈林下,每年能产约4000吨松茸,农户采摘松茸,每年收入多至10万元。四川正在打造全国“森林四库”建设示范省,积极推进“蓄水于山”“摇钱于树”“藏粮于林”“固碳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