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李莎 北京报道 5月28日,DIC 2024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全球新型显示行业全产业链(包括材料、装备、面板)营业收入为1876亿美元,我国占比近50%,中国大陆凭借庞大的市场优势和显示面板规模优势,已在全球行业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国(上海)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暨国际(上海)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也将于今年7月2-5日在上海举行。
(DIC 2024新闻发布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新型显示是电子信息和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型显示行业全产业链(包括材料、装备、面板)营业收入为1876亿美元,我国占比近50%。其中,显示面板的营业收入为1045亿美元,我国占比55%。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面积2.41亿平方米,我国占比近73%。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秘书长胡春明介绍,新型显示消费正在通过产品迭代、技术升级和应用扩散稳步扩大。产品迭代和技术升级正在给消费电子的存量市场带来增量机会,比如折叠手机、AI笔记本电脑、电竞显示器、画屏等迭代产品,近年来相继出现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新型显示的应用也在从消费电子领域逐渐拓展到工业电子领域,开辟出更多的增量市场,比如车载显示、公共显示和工控医疗显示等近年来增长十分显著。
“与2016年相比,我国新型显示行业营业收入全球占比提升了25个百分点,显示面板出货面积全球占比提升了44个百分点,均位居全球首位,逐渐形成以京东方、TCL华星、天马、维信诺等龙头面板企业为核心,辐射至上游材料、装备投资不断扩大的产业生态。”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介绍,中国大陆凭借庞大的市场优势和显示面板规模优势,已在全球行业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且在本土供应链的培育和未来显示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和积极布局。
日经BP(上海)总经理易扬也指出,特别是在TFT-LCD和AMOLED技术上,其不管是产能、出货还是价格和盈利,中国大陆地区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随着全球LCD面板、OLED面板等产能持续向中国大陆迁移,对上游供应链的本地化发挥了强大的拉动作用。2024年显示材料和设备本地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快。
胡春明认为,当前新型显示产业的竞争已不再是以往规模的竞争,正逐渐转向效率和价值的竞争。今后的产业竞争既是全产业链的竞争,也是全方位的竞争。中国新型显示行业要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要培育产业链生态,推进信息链、资金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相互交流、相互支撑,形成地区间、产业间、院校间、企业间各类要素动态组合,提升产业链各环节间的有效合作水平。同时,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与企业的交流合作,DIC 2024将以“同屏共振 勇毅前行”为主题,分为DIC FORUM中国(上海)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DIC EXPO国际(上海)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和DIC AWARD国际显示技术创新大奖三大板块。
其中,DIC EXPO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规模近3万平方米,涵盖新型显示行业全产业链,集中展示材料和装备工艺、显示器件以及终端创新应用产品。BOE(京东方)、HKC惠科、维信诺、天马微电子、和辉光电、龙腾光电等面板大厂将参展。500余家展商中超过100家为2024年新展商,包括彩虹股份、恒美光电、诚志永华、虹科创新、沃格光电、越好电子等。
梁新清表示,今年DIC 2024还将围绕Mini/Micro LED、折叠屏手机、车载视窗、商用显示、健康显示、VR/AR、显示驱动IC等行业热点,设置多场高规格专题论坛及平行论坛,探讨更多的增量市场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