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娘惹糕,越过山海,在这个热情洋溢的七月,与苏州撞了个满怀。
7月11日至15日,苏州与新加坡携手开启了一场文化交流盛宴——“苏州·新加坡体验周”。苏州中心商场化身为两国文化交融的舞台,以“新”潮来哉Singapore Shiok Lah为主题,展现了新加坡的非遗文化、地道美食、品牌形象以及欢乐游戏,为苏州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独特的文化体验。
今年苏州和新加坡的文化交流好戏连台。前不久,“乐融狮城”新加坡华乐团音乐会在苏州奏响,“相约狮城 遇见苏州”文化周在新加坡举办。这次“体验周”活动,为苏州市民了解新加坡、感受新加坡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进一步增进两地的友好交流,谱写了苏州与新加坡合作新的篇章。
绣双面韵,绘岛国风
园区与新加坡的文化交响
文化,是连接心灵的桥梁。
苏州与新加坡的文化交流,如同江南的细雨,润物无声,却深入人心。从苏州芭蕾舞团的《天鹅湖》到新加坡华乐团的《乐融狮城》,从非遗精品的展示到诗歌摄影展的举办,每一次交流都是心与心的对话,是文化与情感的交融。
几个月前,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苏州工业园区三十年的诗情画意,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示了园区的辉煌成就与发展蓝图;这一次,在金鸡湖畔,新加坡小贩文化的历史与价值,如一曲曲悠扬的乐章,诉说着小贩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苏州·新加坡体验周”活动中,Toko Suri摊位格外显眼。这是一家将东南亚娘惹文化与社会责任(ESG)理念完美融合的原创时尚品牌,产品以蜡染布(Batik)为主,均为纯手工制作,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新加坡RCEP Centre主任洪雅幼向记者介绍这项传统工艺,以及它如今焕发的光彩和为可持续发展做的贡献,“我们在做项目出海时,会提前让企业了解这些东南亚文化,通过产品让他们认识到东南亚文化与中国的关联,这样在合作交流上也能更加顺畅。”
作为助力企业出海国际化的机构,新加坡RCEP Centre ODI项目部专注为中资企业做境外投资全流程服务,包括境外新设、并购等境外投资业务。
洪雅幼表示,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园区。她感慨:“像回家一样亲切,整个治理和环境都非常舒服。”
“苏州·新加坡体验周”不仅是一场文化的展示,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它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互尊重和学习。
味传千里,香满园区
新加坡美食的苏州盛宴
在“苏州·新加坡体验周”上,每一道菜品都承载着新加坡多元文化的故事与情感。
美食市集汲取了新加坡小贩中心元素,精心打造了9个特色美食摊位,汇聚各类新加坡风情的“Hawker foods”。这里不仅有经典的海南鸡饭,还有香气扑鼻的椰浆饭,搭配多样配菜,共同构成一道层次丰富、风味绝佳的佳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炒萝卜糕,无论是用甜黑酱油炒制的黑色萝卜糕,还是用鸡蛋炒制的白色萝卜糕,外层香脆,内里柔软,甜味与咸味的完美平衡,让人回味无穷。而金源源老咖啡带来的地道小吃——烤三明治,以炭烤面包、冷冻黄油和咖椰酱的特色组合,为食客们带来了层次丰富的美味体验。
此外,还有面包夹冰淇淋的奇妙组合,一片彩虹色的吐司,夹着一块现切的厚实冰砖,松软与冰凉的双重口感,让人难以忘怀。
从传统小吃到现代创意料理,每一口都是对味觉的探索,每一次交流都是对文化的传承。
新加坡拥有华族、马来族、印度族等多个民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元、极具特色,而讲究“不时不食”的苏州人对美食的热衷也不在话下。专门来体验的朱佳琪今年1月去了新加坡旅游,得知这个活动后前来“寻味”。
“美食市集确实融合了当地比较有特色的小吃,像天天海南鸡饭也是新加坡人日常会去吃的。”朱佳琪说,这个活动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收获在新加坡当地的美食体验,建议“多搞点”。
除了美食的盛宴,还有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美味·新加坡》展览。这一展览不仅展示了新加坡美食的丰富多样,更是一次深入了解新加坡多元文化和历史的机会。
展览通过精心设计的展板和珍贵的历史图片,带领访客穿越时空,探索新加坡美食的起源和发展。从早期移民带来的食谱,到今天融合了各种风味的独特美食,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都讲述着新加坡美食文化的变迁和多样性,让苏州市民和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新加坡,感受这个国家的热情、多元和创新。
合作启新篇,共绘未来图
中新三十年的辉煌与梦想
自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诞生,中新合作的种子便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三十年的风雨兼程,园区不仅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更是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这背后,是中新两国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双方深厚友谊与互信的见证。
这里,是中新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缩影,是双方互利共赢理念的生动实践。在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双方携手同心、合力前行,不断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
——经贸合作势头良好,园区与新加坡在精密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合作;
——双向开放持续扩大,双方共建中新“国际化走廊”,打造了园区新加坡国际商务合作中心、新加坡苏州商务中心,服务两地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产业合作务实推进,打造标识性、代表性产业合作项目,新加坡科研局首个海外分支机构新*科研企业合作中心落地项目30余个,中新生命科学园项目揭牌启动,新加坡航空入驻苏州城市航站楼;
——探路引领不断深化,围绕两国最新合作共识,中新双方加快推进新领域合作,共建中新绿色数码港,深化新能源、新环保领域合作,聚焦数字经济合作赛道,加快跨境数据流动、数字身份互认;
——人文交流更加密切。园区累计组织224批次、4458人次赴新培训,内容涵盖规划建设、经济发展、产业创新、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
新加坡贸工部东北亚司高级司长黄诗伟表示:“在园区开发建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很高兴能通过此次‘苏州·新加坡体验周’,把新加坡多元的美食、文化、品牌等元素带到苏州。美食本身就是很好的交流媒介。我们希望能通过体验周,让更多苏州人民有机会接触和欣赏新加坡丰富多彩的文化。”
站在园区开发建设三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展望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前行,在文化交流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两座城市的故事将续写新的篇章,共同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