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刘婧汐 珠海报道
2024年9月25日下午,第三届世界湾区论坛·品质消费主题论坛在横琴成功举办。
会上,中国食品院标准与数字化研究发展部副主任刘明发表了题为“标准提升助力消费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从产业发展背景、营养功能食品、传统酿造酒类和传统营养食品四个部分展开。
产业发展背景方面,刘明表示,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消费品标准化建设,先后出台《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行动方案》等文件,旨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以标准有力引领消费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营养功能食品方面,以益生菌产品为例,2022年,我国益生菌相关食品的市场规模已达千亿元,其中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市场百亿元,全球占比接近1/5,且以接近20%速度增长。刘明指出益生菌发挥作用的核心3要素是活的微生物、摄入足够数量、对宿主健康有益。所以市面上宣传添加了上千亿益生菌的产品要想发挥作用,必须在销售和贮存环节保持活性,同时食用后能够活着到达肠道来发挥作用,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菌建立不同的检验评价方法,保障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仍然具有很高的活性,而且菌株能够耐受人体胃酸和胆汁,活着到达肠道发挥有益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标准构建上不断地开展工作。一旦这个标准体系没有构建好,产业很快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传统酿造酒类方面,刘明表示“为什么老百姓认可茅台、五粮液是名优酒?原来标准往往主要面向生产企业用于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未考虑消费者对产品的理解。我们围绕第三代酒类标准体系,通过感官标识、酿造工艺等品质表达手段建立完善产品标准,这样消费者才愿意消费,愿意尝试。”通过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提高白酒标准体系整体水平,使标准通俗易懂,贴近消费端,提升了标准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和指导作用,推动行业高速、高质量发展。
传统营养膳食方面,刘明说:“消费端越火的产品,往往越是消费者关注,媒体聚焦的,也会容易暴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燕窝为例,目前食用燕窝行业乱象频出,比如燕窝制作过程中出现很多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不良现象。“围绕这一块我们开展了燕窝产品标准体系的规划研究,通过规范了产品分类,统一质量要求,强化了安全标准,这样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他说。
刘明表示,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未来还会继续开展生物合成原料和营养健康食品全产业链的研发创新和保障技术等研究,上游通过推动原料创新合规,促进功能食品原配料和营养健康食品快速产业化;下游通过质量安全功能评价标准化基础研究和标准制定,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