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要点
—●●●●—
1、A股市场综述(注:本周A股指的是20201102-20201106)
股指表现:本周A股重要指数均上涨,深证成指(涨4.5%)、沪深300(涨4.1%)和中小板指(涨4.0%)领涨,科创50涨3.4%,创业板指涨2.9%,上证综指涨2.7%,上证50涨2.4%。行业上,家电、汽车和有色金属领涨,仅医药和农林牧渔下跌。
当前估值水平:截至11月6日,沪深300、创业板、中小板、上证50PE-TTM分别为14.9倍、64.5倍、36.7倍、11.7倍,处于2011年以来的92%、86%、89%、88%分位数水平;PB分别为1.6倍、7.6倍、4.5倍、1.2倍, 处于2011年以来的61%、90%、80%、43%分位数水平。
资金流动:本周陆股通净流入214.2亿元人民币。北向资金本周主要流入家电、银行和汽车,流出交通运输、建材和机械。本周A股IPO募资总额为157.6亿元;A股定增募资163.1亿元。本周重要股东净减持约166.8亿元,其中增持约6.7亿元,减持约173.5亿元。限售股解禁市值约1595.0亿元,下周解禁约561.0亿元。
投资者情绪:1)A股日均换手率从上周的1.16%上升至1.25%,高于近五年以来的中位数水平;2)截至11月6日,涨停家数/跌停家数比(10日移动平均)为2.42,处于2013年以来的31%分位数水平。
本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1900亿元。货币市场利率:截至11月6日,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下降97bp至2.40%;SHIBOR隔夜利率下降44.6bp至1.79%,3个月利率上升2.9bp至3.00%。
人民币汇率:本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1.61%,截至11月6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6125。
2、港股市场综述(注:本周指的是20201102-20201106)
股指表现:本周,港股重要指数均上涨。恒生科技(涨8.2%)、恒生国指(涨7.6%)和恒生大型股(涨7.1%)领涨,恒生综指上涨7.0%、恒生中型股上涨6.9%、恒指上涨6.7%、恒生小型股上涨5.5%。行业上,所有行业指数均上涨,恒生原材料业、非必需性消费业和综合业领涨。
估值水平:11月6日,恒指预测PE(彭博一致预期)为13.3倍,处于2005年7月以来的中位数和3/4分位数之间;恒生国指预测PE为10.0倍,处于2005年7月以来的中位数附近。恒生指数PE(TTM)为13.9倍,恒生国指PE(TTM)为10.0倍。
资金流动:本周港股通资金净流入203亿人民币,南向资金主要流向计算机、汽车和餐饮旅游,流出医药、煤炭和有色金属。据彭博口径,本周主要投资于香港的股票型ETF中,资产总值前十大ETF净流入资金0.4亿美元。截至本周五,AH溢价指数为142.9,低于上周的148.0,处于近四年以来的高位水平。
投资者情绪:截至本周五,恒生波指为22.0,低于上周五的27.9,处于2012年以来的77%分位数水平;主板周平均卖空成交比为13.2%,低于上周的14.6%。
货币市场利率:截至11月6日,相较于上周五,本周HIBOR隔夜利率下降28.1bp至0.04%,7天利率下降46.1bp至0.10%,1个月利率下降19.4bp至0.21%。
汇率市场:截至11月6日,美元兑港元汇率为7.7536。彭博巴克莱中资美元债各等级回报指数:本周彭博巴克莱中资美元债回报指涨0.49%至206.5;投资级回报指数涨0.37%至186.2;高收益回报指数涨0.83%至254.4。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增速下行;中、美货币政策宽松不达预期;大国博弈风险
—●●●●—
报告正文
—●●●●—
一、A股、港股市场监测
1、A股市场监测(注:本周指的是20201102-20201106)
1.1、A股市场表现概览
股指表现:本周A股重要指数均上涨,深证成指(涨4.5%)、沪深300(涨4.1%)和中小板指(涨4.0%)领涨,科创50涨3.4%,创业板指涨2.9%,上证综指涨2.7%,上证50涨2.4%。行业上,家电(涨12.4%)、汽车(涨10.3%)和有色金属(涨9.6%)领涨,仅医药(跌1.5%)和农林牧渔(跌0.1%)下跌。
风格上,重要指数均上涨,中市盈率指数(涨5.5%)、微利股指数(涨4.9%)和大盘指数(涨4.1%)领涨。主题上,涨幅前三的分别为打板指数(涨13.8%)、锂矿指数(涨13.5%)和黄酒指数(涨10.9%)。
1.2、A股估值与股权风险溢价
当前估值水平:截至11月6日,沪深300、创业板、中小板、上证50PE-TTM分别为14.9倍、64.5倍、36.7倍、11.7倍,处于2011年以来的92%、86%、89%、88%分位数水平。当前沪深300、创业板、中小板、上证50的PB分别为1.6倍、7.6倍、4.5倍、1.2倍, 处于2011年以来的61%、90%、80%、43%分位数水平。
截至11月6日,股权风险溢价为3.5%,低于上周五的3.8%, 低于2012年以来的一倍标准差下线。(注:股权风险溢价=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倒数-10年期国债收益率)
截至11月6日,沪深300股息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11%,处于2015年以来的36%分位数水平。上证综指PE-TTM倒数为6.54%,高于2倍10年期国债收益率6.41%。
截至11月6日,行业估值从市盈率 TTM的角度,特征如下(以下涉及分位数时,其历史区间为2011年第一个交易日至今):
家用电器(100%)、汽车(99%)、休闲服务(98%)、食品饮料(98%)、纺织服装(86%)、计算机(86%)、交通运输(81%)、医药生物(81%)行业市盈率TTM 处于相对较高分位数水平。
银行(68%)、商业贸易(65%)、电子(58%)、电气设备(56%)、非银金融(51%)、化工(51%)、有色金属(51%)、通信(45%)、机械设备(44%)、国防军工(43%)、综合(40%)行业市盈率TTM 处于相对居中分位数水平。
传媒(27%)、钢铁(25%)、轻工制造(25%)、建筑材料(24%)、采掘(24%)、公用事业(17%)、建筑装饰(7%)、房地产(6%)和农林牧渔(低于1%)行业市盈率TTM处于相对较低分位数水平(括号内为其分位数数值)。
行业估值从市净率的角度,特征如下(以下涉及分位数时,其历史区间为2011年第一个交易日至今):
食品饮料(99%)、家用电器(97%)、休闲服务(94%)、电子(89%)、电气设备(79%)、医药生物(73%)、汽车(63%)、计算机(57%)、国防军工(56%)、建筑材料(54%)、机械设备(54%)行业处于横向相对较高水平。
化工(47%)、非银金融(43%)、农林牧渔(42%)、通信(39%)、交通运输(38%)、轻工制造(34%)、钢铁(33%)、纺织服装(30%)行业市净率处于横向相对居中水平。
有色金属(28%)、综合(24%)、传媒(22%)、商业贸易(17%)、公用事业(6%)、采掘(5%)、房地产(3%)、银行(2%)、建筑装饰(1%)行业市净率处于相对较低分位数水平(括号内为其分位数数值)。
1.3、资金流动
陆股通资金净流出:本周陆股通净流入214.2亿元人民币;自开通以来,陆股通累计买入成交净额11087亿人民币。北向资金本周主要流入家电、银行和汽车,流出交通运输、建材和机械。
本周,北向资金前十大净买入个股为格力电器、立讯精密、招商银行、中国中免、隆基股份、伊利股份、京东方A、比亚迪、迈瑞医疗、东方财富;前十大净卖出个股为海康威视、海螺水泥、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华兰生物、顺丰控股、海尔智家、中国人寿、韦尔股份、宁德时代。
本周A股IPO募资总额为157.6亿元;A股定增募资163.1亿元。本周重要股东净减持约166.8亿元,其中增持约6.7亿元,减持约173.5亿元。限售股解禁市值约1595.0亿元,下周解禁约561.0亿元。
1.4、A股投资者情绪监测
(注,以下“A股”指的是中证流通指数成分股)
换手率:A股日均换手率从上周的1.16%上升至1.25%,高于近五年以来的中位数水平;截至11月6日,涨停家数/跌停家数比(10日移动平均)为2.42,处于2013年以来的31%分位数水平。
股指期货:本周沪深300股指期货基差率均值为-0.25%。截至11月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基差率为-0.12%。
1.5、中国内地市场流动性和债市数据跟踪
本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1900亿元人民币:本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3200亿元人民币,回笼5100亿元人民币。
货币市场利率:截至11月6日,相较于上周五,SHIBOR隔夜利率下降44.6bp至1.79%,7天利率下降20.3bp至2.22%;SHIBOR1个月利率下降4.9bp至2.64%,3个月利率上升2.9bp至3.00%。截至11月6日,7天银行间同业拆借加权利率下降64bp至2.55%,7天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下降97bp至2.40%;3个月同业存单利率上升5bp至3.18%,6个月同业存单利率下降2bp至3.33%。
人民币汇率:本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1.61%,截至11月6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为6.5915,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6125。
债券市场:截至11月6日,相较于上周五,3个月、6个月、1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下降1.1bp、下降2.5bp、上升5.6bp至2.65%、2.76%和2.78%。期限、等级、信用利差无明显变动。
期限利差:10年-2年中债国债利差为0.28%,较上周下降2.9bp;
等级利差:5年期AA级与AAA级企业债利差与上周持平为0.55%;
信用利差:5年期AA级企业债与国债利差为1.46%,较上周下降9.6bp;5年地方政府债(AAA-)-国债到期收益率为0.32%,较上周下降7.7bp。
2、港股市场监测(注:本周指的是20201102-20201106)
2.1、港股市场表现概览
股指表现:本周,港股重要指数均上涨。恒生科技(涨8.2%)、恒生国企指数(涨7.6%)和恒生大型股(涨7.1%)领涨,恒生综指上涨7.0%、恒生中型股上涨6.9%、恒指上涨6.7%、恒生小型股上涨5.5%。行业上,所有行业指数均上涨,恒生原材料业(涨11.6%)、非必需性消费业(涨11.3%)和综合业(涨8.9%)领涨。
2.2、港股盈利趋势与估值
估值水平和盈利增速:
截至11月6日,恒指预测PE(彭博一致预期)为13.3倍,处于2005年7月以来的中位数和3/4分位数之间;恒生国指预测PE为10.0倍,处于2005年7月以来的中位数附近。
恒生指数当前PE(TTM)为13.9倍,处于2002年以来的中位数和3/4分位数之间;恒生国指PE(TTM)为10.0倍,处于2002年以来的中位数附近。
恒生指数和恒生国指当前市净率水平均为1.1倍,二者处于2002年以来的1/4分位数附近。
截至11月6日,恒生指数2020年EPS预测增速为-20.7%;2021年EPS预测增速为19.2%。
截至11月6日,从PE(TTM)的角度,行业估值分位数特征如下:
资讯科技业(82%)、地产建筑业(81%)、原材料业(59%)、能源业(53%)、综合业(48%)、工业(40%)、公用事业(29%)、金融业(28%)、电讯业(4%)(注:行业括号内百分比数值为2011年以来行业当前最新市盈率所在分位数);
恒生医疗保健业(93.3倍)、恒生必需性消费业(31.2倍)、恒生非必需性消费业(130.1倍)。
当前恒生指数的股息率为3.37%,低于上周的3.59%,处于2006年9月以来的1/4分位数和中位数之间。
2.3、资金流动
港股通资金净流入:本周港股通资金净流入203亿人民币,自开通以来累计买入成交净额达14125亿人民币。从十大活跃成交股的数据来看,南向资金主要流入计算机、汽车和餐饮旅游,流出医药、煤炭和有色金属。
南向资金周度净买入前十大个股为腾讯控股、吉利汽车、美团-W、小米集团-W、香港交易所、汇丰控股、舜宇光学科技、思摩尔国际、建设银行和安踏体育;净卖出前十大个股为比亚迪股份、信义光能、微创医疗、中国神华、中国平安、福莱特玻璃、华润啤酒、赣锋锂业和信达生物。
本周港股通成交占主板成交金额的比重为9.5%,低于上周的10.6%。截至11月6日,AH溢价指数为142.9,低于上周的148.0,高于2005年以来的3/4分位数,处于近四年以来的高位水平。
根据彭博口径统计,本周主要投资于香港的股票型ETF基金中,基金资产总值前十大ETF净流入资金0.4亿美元。
截至11月6日,本周恒指两倍反向ETF净流入资金7.2亿港元。
(注:FI二南方恒指基金,即恒指两倍反向ETF,提供恒生指数单日表现的相反的2倍回报,例如恒指一日跌1%,该两倍反向ETF便实现2%的升幅,反之亦然。)
2.4、港股投资者情绪
投资者情绪:截至11月6日,恒生波指为22.0,低于上周五的27.9,处于2012年以来的77%分位数水平;主板周平均卖空成交比为13.2%,低于上周的14.6%。
2.5、中国香港市场利率汇率跟踪
货币市场利率:截至11月6日,相较于上周五,本周HIBOR隔夜利率下降28.1bp至0.04%,7天利率下降46.1bp至0.10%,1个月利率下降19.4bp至0.21%。
汇率市场:截至11月6日,美元兑港元汇率为7.7536;USDCNH即期汇率为6.5926。USDCNH一年期风险逆转指数为3.27,低于上周五的4.06,处于2011年以来的51%分位数水平。
2.6、中资美元债数据跟踪
截至11月6日,相较于上周五,
彭博巴克莱中资美元债回报指数涨0.49%至206.5;投资级回报指数涨0.37%至186.2;高收益回报指数涨0.83%至254.4。
MarkitiBoxx非金融企业中资美元债回报指数涨0.43%至221.8;投资级回报指数涨0.44%至217.3;高收益回报指数涨0.37%至234.7.。
MarkitiBoxx金融企业中资美元债回报指数涨0.46%至309.1;投资级回报指数涨0.26%至231.2;高收益回报指数涨0.72%至382.6。
MarkitiBoxx房地产企业中资美元债回报指数涨0.77%至350.9;投资级回报指数涨0.37%至244.5;高收益回报指数涨0.93%至386.9。
二、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增速下行;中、美货币政策宽松不达预期;大国博弈风险。
《先进制造业领涨——A股港股市场数据周报》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11月8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张忆东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10012
SFC HK执业证书编号:BIS749
自媒体信息披露与重要声明
本信息材料仅为对公开资料的整理信息,不涉及分析师的研究观点及投资建议。
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
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