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市场啊,哪种投资风格才能驾驭你?

2021年05月20日 15:18   嘉实基金

有人说, 风格的多元化,是A股的一大特色。 你认可这句话吗?

中国资本市场共有多少种投资风格?

投资风格是基金经理在过往投资中展现出的习惯与偏好,投资风格的判定是基金投资的基础。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中国基金经理们根据自身特点和中国市场的本土化实际,发展出了不同且可验证的投资风格,最终形成中国资本市场多元化的投资氛围。

图片

招商证券曾在一份报告中总结,绩优且资深的基金经理往往具有较为明确的投资逻辑,这是提供明确回报预期的因素之一。确实,只有基金经理具备稳定的投资风格,才能让投资者在长期投资的不同阶段,对基金回报状态有较为明晰的预期。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基金经理们只属于上述六种投资风格中的一种。有时候,同一个基金经理也可以融合不同的投资风格,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例如巴菲特,他说:“我有15%像费雪、85%像格雷厄姆。”前者开创了成长投资先河,后者是深度价值派鼻祖。

从A股两轮典型牛市看,哪种投资风格最有力?

历史和现实都在提示:任何一种投资思想在资本市场中都会受到局限,都会出现特别有效或是阶段失效的现象。这种变化因为时间跨度和涨跌幅度的变化,也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困惑。

A股近十年中出现了两轮典型的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牛市,分别是2008~2011年,2013~2015年。以中证1000、沪深300来衡量中小市值股票与大市值股票的相对收益情况,大致如下:

图片


但简单粗暴的涨跌幅对比,并不能刻画市场运行的全部。

A股的2009-2011年,有色金属和电子行业在三年中有两年涨幅排名前五,并且涨幅靠前的以周期股,如采掘、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为主。涨幅靠前的 100 只个股中,化工、有色和医药在三年中至少两年数量排名前五;2013-2015年,通信和传媒行业在三年中有两年涨幅排名前五,涨幅靠前的行业以电子、通信、计算机、军工为主。

换句话说,不论价值、成长,或是更宽泛的投资风格划分,都逃不开周期的轮回,唯一的差别就是时间的长短。

单一思维已不足以应对复杂的投资世界

对不同投资思想的包容,对多维度的理解,已成为一种趋势。中国基金公司基于基本面的理解,正不断进化出新的更具包容性的策略风格体系。

2009年,嘉实基金创设了“全天候、多策略”投研体系,这被视为对多元投资思想引领性的实践探索,它将对单一投资策略的运用裂变为对多元投资思想的吸纳,包罗在整体投资理念中以应变不同市场变化。

立足中国资本市场典型的非有效性市场背景,以追寻最本质、最真实的基本面为价值观信仰,统一指引整个投资流程;但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又形成了秉承成长、GARP、价值等投资思想的逾25个投资策略组。所以,嘉实基金的投研是条大船,船的动力源之一就是多元共存的投资思想。

如今,嘉实基金的“全天候、多策略”体系已经从1.0升级至3.0版本,投研人员也已经达到300余人,投研视角已经深入到了更细分领域,完成29个一级子行业、112个二级子行业知识库的建立。正是以这些知识库为基础,嘉实对战略行业和战略标的的研究、投资均敢于保持高置信度,最终形成了鲜明、稳定的价值观与方法论。

这也正是投资与信仰的意义。无论何种环境,始终相信经过深度基本面研究后的价值判断,而不是跟随市场热点拜在交易情绪门下。这种信仰不仅对于基金经理个人有意义,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也是如此。

财经日历

      • 2025年 5月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