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实习生谢韫力 上海报道
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缺芯潮中,即便强大如苹果,也未能幸免。
12月8日凌晨,有媒体报道称,由于供应链受限和“限电”等政策影响,iPhone和iPad的组装生产在今年十月份短暂停止了几天,这是“十多年来首次”。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10月底的电话会议上曾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苹果公司提供芯片的制造商供应不足,造成本财年第四季度公司损失60亿美元。
缺芯潮的影响还在蔓延,这对于A股苹果产业链公司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苹果组装工厂被迫“刹车”?
库克在前述电话会议上称,行业内多家公司经历的芯片短缺问题,虽然苹果在高端核心芯片并没有面临供应吃紧问题,但是在诸多其他成熟制程芯片供应方面,依然面临和其他公司争夺的境地。同时东南亚国家因疫情导致的制造业停工更是雪上加霜。
他称,过去几个月供应链问题造成苹果公司产生了60亿美元的损失,如果芯片短缺问题迟迟得不到缓解,本季度末的损失会比60亿美元更多。对于全球芯片荒的问题究竟何时能缓解,无法给出准确预期。
苹果今年第四财季业绩报告显示,当季实现营收834亿美元,同比增长29%,市场预期是851亿美元。当季利润206亿美元,同比增长62%,与市场预期一致。苹果第四财季来自于iPhone的净营收为388.68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264.44亿美元,同比增长47%,不及此前市场预期的412亿美元,这也是苹果近5年来第一次没有达到市场盈利预期。
而从最新的供应链消息来看,缺芯潮的负面影响也许比市场想象得更长久。
上述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指出,“由于零部件和芯片有限,在假期加班并为一线工人支付额外工资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过去的中国十一黄金假期总是最忙碌的时候,所有的组装商都在为生产做准备。”
该报道还指出,影响iPhone、iPad和Mac生产与外围组件有关,包括“德州仪器(199.03, 4.42, 2.27%)的电源管理芯片和Nexperia的收发器以及博通的连接芯片”,也有中国的电力调整措施。
据报道,9月、10月,苹果公司在优先考虑iPhone13系列和新款iPad的所有必要组件下,牺牲了老一代产品生产,但iPhone13系列的产量还是比之前的计划减少了20%。12月初,该公司计划在年底前仅生产约8300万至8500万部iPhone13系列,未能实现其设定的9500万部。
尽管存在短缺,生产也未达目标,苹果仍在向其合作伙伴施压,要求将iPhone生产加速到 12月和1月。该报道称,苹果已告知供应商“在11月、12月和1月重新加速iPhone的生产”。
“果链”影响几何?
从12月8日当天的市场表现来看,A股果链公司似乎未受到上述消息的负面影响。
同花顺数据显示,苹果概念板块涨幅2.34%。个股方面,科瑞技术、德赛电池、立讯精密、歌尔股份、大族激光等涨幅均在5%以上。
消息面上,或是受到新能源汽车、元宇宙等风口概念的影响。
12月8日,专注分析苹果公司的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发布研报,大陆厂商立讯精密将为苹果第二代AR/MR头戴装置的NPI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供应商。
研报认为,立讯成为NPI,意味着至少在初期是独家供货商,并且苹果第二代头戴设备出货量将显著增长。因为立讯在苹果供应链的策略是制作出货量大的产品,故研报认为第二代设备年出货量将达千万级别。预计立讯的增长动能将自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加速。
该研报还认为,立讯为Apple第二代元宇宙硬件之赢家,数款Apple新产品NPI自2022年开始推升立讯成长动能。
受此影响,立讯精密快速拉升,收盘大涨6.19%。
综合当前市场消息来看,利空因素正在果链上方交织。
就在12月7日,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凯蒂.休伯特将苹果目标价由164美元上调至200美元,股价较上次上涨21%。她还将对第四季度的iPhone出货量预测提高了300万部,达到8300万部,同比增长4%,并表示在本季度内,苹果没有遇到第三季度所面临的供应紧张问题。
综合各方人士的观点来看,缺芯潮对苹果出货的负面影响客观存在,但从下游需求考虑,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或只是被延后,相关业绩表现也将有所滞后。
回到A股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就观察到,在消费电子传统旺季的三季度,苹果产业链公司业绩纷纷出现了下滑。但从最新应对来看,包括立讯精密、长盈精密、蓝思科技、领益智造等在内的龙头公司均在拓展新能源汽车等新赛道,向别处要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