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华中四省上市公司PK:湖北湖南综合质量各领风骚 河南江西效益发展辟蹊径

2021年12月31日 11:2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陈红霞,井然
各省上市公司发展的高质量,即是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脉络的历史成绩和未来爆发力,更重要的是当地营商环境效果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红霞 实习研究员井然  报道

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法发〔2021〕34号)》,这是最高法落实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的重磅举措。

而在此前的7月22日,国务院对外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进一步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之际,中部地区的发展质量再度成为关注焦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双循环发展的重要环节,其落地质量,能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格局。

区域内上市公司发展的质量、水平、潜力等,是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重要参考指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各省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爆发力,也是各地政府营商环境效果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21世纪经济研究院选取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四省份,围绕上市企业整体规模、效益发展和创新发展等共3级16个指标,以2021年年中报告和截至2021年9月17日四省市相关数据为基础,对四省上市公司质量进行研究,以期管窥蠡测,小角度透视各省市高质量发展成绩。

21世纪研究院研究发现,截至9月17日,湖南省上市企业数量规模再度超过湖北,位列华中首位,而江西省上市企业培育速度依然赶不上其他三省,位居末位。且湖南省在上市公司科技创新相关指标中的科创板和小巨人数量上,也分别以12家、162家领跑华中四省,说明湖南省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果领先。而评估经济活力的民营经济上市企业的占比中,河南省领先其他省份,以60.80%的比例占据首位。

从企业效益角度来说,四省份平均总市值相差不大,其中,河南省以169.73亿元位列第一,其他三省分别为江西省的165.63亿元、湖南省的160.06亿元和湖北省的151.88亿元。但在企业运营能力方面,江西省上市企业平均净利润率同比增幅达208.65%,高于其他三省,湖南省最低,仅为62.68%。平均净利润率剔除ST和ST*企业后,河南省位列第一达0.13%,湖北省和湖南省均为0.10%。

从整体评分,综合企业规模和质量、企业效益发展和创新发展各类指标来看,湖北省以76.25分获第一名,湖南省其次,河南省和江西省位列后两位。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整体企业规模和质量方面,湖南省得分最高,达58.75,但其效益发展指标最低,仅6.25分,河南省则在各项指标中,均属于居中水平。江西省规模质量和创新发展虽然位列末位,但其效益发展达16.25分,位列第一。

21世纪研究院认为,整体来看,湖南省、湖北省在上市企业规模、科技创新能力、经济活力等方面目前在中部四省中处于领先地位,对各类政策的响应速度和执行力推动,符合新时代经济形式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但受限于基数规模等因素影响,整体企业盈利能力、企业效益等方面,需进一步提升和聚焦新兴产业。而河南省和江西省则在经济总量相对被动的局面下,只有在经济活力和企业盈利能力上领先,但也需加大对上市企业的培育力度和产业的集中化发展,以快速响应国家政策,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数据来源:21世纪经济研究院、Wind

产业分布聚焦四大行业

在华中四省中,湖南省和湖北省一直在上市企业数量上被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多年来,两省围绕着中部“老大”的地位,一直你争我赶。截至9月17日,湖南省的A股、B股上市公司数量为126家,超过湖北省的123家,位居中部四省的第一位。河南省、江西省上市企业数量分别为93家、60家,落后于其他两个省份。

在过往各省产业培育上,华中四省的资源禀赋和产业政策引导上,按照传统的上市企业行业板块划分,四省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生物医药、基础化工、电子和通信领域。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在机械设备、生物医药、基础化工行业都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上市公司,机械设备行业分别拥有14家、13家、15家、5家上市公司,生物医药行业拥有13家、18家、6家、6家上市公司,基础化工行业拥有13家、7家、8家、7家上市公司。

对比其余三省,湖北省在电子、通信、国防军工行业具备一定优势,分别布局了11家、11家、7家上市船公司;湖南省在电力设备、农林牧渔、传媒行业布局了12家、11家、6家上市公司,在食品饮料、电子行业也分别拥有5家上市公司;河南省在汽车、电力设备、有色金属、食品饮料布局了6家、8家、6家、7家上市公司;江西省则在电子、有色金属行业分别布局了6家上市公司。

但四省的上市公司布局短板也较为明显,在轻工制造、银行、美容护理行业,四省上市公司总数分别仅为2家,家用电器、房地产行业四省上市公司的总数分别仅为3家。

这种行业布局则与早期各省发展的侧重点有关。按照《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任务,中部省份有五大任务:一是坚持创新发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承接制造业转移、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四是坚持开放发展,形成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五是坚持共享发展,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9月13日,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山西、安徽等省份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详细阐述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最新“路线图”。按照最新的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规划,除了此前已经聚集度高的装备制造等领域外,中部地区上市企业中,产业发展获得更多支持的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的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这些路线若能快速实现,有望改变当下各新兴产业上市企业不够强大的局面,实现更多突破。

河南位居总市值之首

上市公司市值作为反映市场对企业的整体期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的市场认可度。同时,以销售收入为最主要评选标准的《财富》中国500强企业,被视为企业经营能力的参考指标之一。

从效益发展各项指标来看,河南省上市企业平均总市值位居中部四省之首,为169.74亿元,江西位列第二,为165.64亿元,湖南省为160.07亿元,湖北省与其他四省差距较大为151.89亿元。

在湖南省,总市值超过500亿元的企业达10家,为中联重科、酒鬼酒、华菱钢铁等企业。湖北省、河南省并列中部第二,均为6家,湖北省为华新水泥、中航机电、高德红外等企业,河南省为洛阳钼业、华兰生物、双汇发展等企业,江西则为2家,分别为赣锋锂业、江西铜业。由此可见,各省份支柱产业与资本市场结合密切度更高,而这些产业主要聚集到工程机械、食品、能源、生物医药等等领域,与中部省份的资源相匹配和产业特色相关。

从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企业数量来看,湖北省、河南省在中部省份中仍然具备竞争实力,均为10家。江西省为5家,湖南省则为3家。其中,湖北省的中国500强企业为九州通、东风汽车、中信特钢等企业。河南省分别为洛阳钼业、双汇发展、牧原股份等企业。江西省分别为江西铜业、新钢股份、正邦科技等企业。湖南省分别为中联重科、蓝思科技、华菱钢铁。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9月17日,湖北省、河南省已有9家ST或ST*公司,湖南省、江西省均为2家。据此对比来看,在2021年的数据表现中,湖南省企业市值管理能力相对靠前,但企业销售能力相对较弱,河南省则反之。

具体到今年上半年四省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上,综合来看,河南也要略胜一筹,具体情况见下表:

数据来源:Wind、各企业2021年中报、21世纪经济研究院

平均主营业务收入方面,江西省超越其他3省,实现78.48亿元,河南省次之,但与前者相差较大,为44.30亿元,湖北省、湖南省之间差距也较大,分别为39.88亿元、28.95亿元。

平均净利润方面,河南省在该项大幅度领先其他省份,达到4.46亿元,位居第二的湖南省为3.19亿元,江西省2.89亿元,而湖北省则仅达河南省的半数,为2.40亿元。平均净利润增长方面,江西位居榜首,达到上半年同期208.65%的增长,湖北、河南分别为167.75%、111.53%,湖南省则仅为62.88%。

平均净利率方面,除去各省的ST和*ST企业,河南省达到13%,江西省紧随其后,为12%,湖北省、湖南省并列,为10%。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TTM)方面,除去ST和*ST公司,河南省再一次大幅领先,实现9.27%,江西省次之,为6.64%,湖北省、湖南省分别为4.93%、3.31%,四省之间的差距较大。

平均资产负债率方面,湖南省最低,为42.72%,江西省为45.34%,湖北省、河南省较为相近,为47.25%、47.46%。

平均总资产周转率方面,江西省达到0.38次,湖南省为0.33次,湖北省、河南省相近,分别为0.29次、0.28次。

中小企业创新破局

在完成规模的聚集后,代表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企业进一步向科创板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等领域聚集。而这些资本市场及科技创新领域的创新政策,也引领着中国未来产业的聚集方向,围绕着服务科技创新企业、服务创业期企业定位的科创板、北交所等资本平台,企业数量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经济的成长性。

目前,华中四省入选新三板精选层的公司数量较少,湖北省的数量为3家,湖南省2家,河南省、江西省均为1家。湖北省的3家企业分别为从事智慧交通行业的微创光电、专注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的泰祥股份和从事商用车变速器零部件行业的华阳变速,湖南省的2家企业分别为从事隧道施工智能装备行业的五新隧装、从事汽车4S零售服务的德众汽车,河南省、江西省的企业分别为专门生产高性能橡胶钢丝软管的利通科技、从事工程设计及咨询服务的华维设计。这些企业在细分领域的创新性和成长性成为首批精选层的入选者。

而随着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其重点服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热点。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该类企业业绩良好,极具发展潜力和培育价值处于成长初期的小企业。通过培育推动其快速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行业中或本区域的“小巨人”。同时,其具备瞄准市场空白、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特点,重视“小巨人”企业有助于我国针对产业链中细分领域的短板进行技术突破和空白填补。

工信部从2019年开始遴选推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已培育三批总共4762家,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在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有1000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企业有829家,新材料产业的企业有802家,此外还有13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属于战略新兴产业。

今年7月,工信部将通过审核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进行了公示。具体来看,湖南省共有162家企业入选第三批“小巨人”企业,远超湖北省的121家,河南省、江西省分别为115家、109家。

从行业来看,各省在具体行业的布局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湖南省的“小巨人”企业在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工业进行了较大力度的布局,湖北省多集中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河南省对机械设备、仪器仪表行业打造发展实力,江西省则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批发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布局。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湖南省在培育中小企业方面,打造了较为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也是其在这一数据上遥遥领先的原因。2021年2月,为“做强大企业培育小巨人”,持续引导全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湖南省印发《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2021-2025)》。2020年12月,湖南省印发《湖南省中小企业“两上三化”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重点面向制造业中小企业,以推动深度“上云上平台”为手段,以加快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为路径,引导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广泛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

而早在2014年4月,为进一步深入实施《湖南省中小企业“百千万”成长工程》,湖南省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争取在2014年到2016年,培育“专精特新”发展示范企业500户以上。

除了专精特新企业外,要求具有极强科创属性的企业也被列入科创板范畴。从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上来看,湖南省是以12家上市公司数量,力压湖北省的7家,河南省、江西省则持平,均为4家。推行注册制一年以来的创业板也各省科创能力强企业角逐的上市板块,在这一指标上,湖南省也以1家的优势领先湖北省,位居中部第一,为28家。河南省、江西省分别为21家、15家。

对比以往的上市公司产业归属结构来看,当下的科创板企业中,湖南省进一步向机械设备、生物医药、电力设备和通信领域聚焦,湖北省分布企业行业范围相对分散,从计算机、国防军工、环保、农林牧渔等行业各属一家。河南省4家企业分别隶属于通信、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和生物医药。江西省则聚集在电力设备、环保和有色金属上。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湖南省12家企业平均值为15.42;湖北省7家企业平均值12.43;河南省4家企业平均值10.17;江西省4家企业中,有一家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余三家企业平均值为14.39。

华中四省上市公司规模情况如下表所示(数据截至2021年9月17日):

数据来源:Wind、21世纪经济研究院

科创力量的持续能力

不过,科技创新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原生驱动力,研发投入这一指标则为各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各省份未来潜力的重要指标。

从各省企业的研发投入来看,湖北省、河南省的科研力量仍然不容小觑。根据2021年半年报数据,湖北省上市企业科研投入平均为1.15亿元,位列四省第一,湖南省为1.06亿元,河南省、江西省分别为9619.48万元、9362.39万元。就科研投入占营收的比重来看,河南省则逆袭榜首,为6%,湖北省、湖南省并列,为5%,江西省为4%。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企业在科研投入方面难分伯仲,考虑其他市场参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湖南省创业板、科创板企业的数量领先,受益于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

2018年12月,湖南省政府印发《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省创新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10位。到2022年,全省主要指标均达到创新型省份建设标准。到203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较“十二五”末翻两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以上。并据此提出重点任务,同时编制《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指标体系表》。

2019年8月,湖南省政府再次发布《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就创新创业环境升级、创新创业动力升级、创新创业主体升级、创新创业载体升级、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升级、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等方面提出意见,并开展相关工作。

2020年9月,为高质量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实施,进一步规范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组织管理,湖南省科学技术厅修订印发了《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这一系列科技创新的刺激举措助推了湖南上市公司在创新方面的大投入。

21世纪经济研究院认为,从上述数据和指标来看,上市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质量,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实力和政策引领息息相关,而在未来区域经济资本市场发展的主战场上,政府的引领和投入,企业家围绕政策的执行力,也将决定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