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赋能创业公司:让听障人士“看到”声音

2022年01月14日 07:56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我在11岁时因病导致失聪,过去18年里我的世界里没有任何声音。因此我对听障群体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所经历的各种困境有非常切身的体会。我一直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身上有种使命,要通过自己的所学去帮助我们这个群体。”

这是音书科技创始人石城川在2021年青年创新加速营(下称“加速营”)期间的发言,加速营由OPPO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下称“UNDP”)主办,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特别支持,旨在搭建产业合作交流平台,赋能用创新科技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早期创业项目。成立于2016年的音书科技是在UNDP青年赋能项目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创业团队,也是此次加速营的受邀入营创业项目,截至目前,音书科技已累计为超过一百万听障人士提供了数亿次辅助沟通服务。

在近些年来火热的青年创业大潮中,前述团队是一个典型的缩影。他们在早期有明确的理念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愿景,团队成员也有技术和能力,但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不断通过各方的资源连接和支持,克服企业业务逐步扩大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各种挫折,进而真正实现创立时所立下的初心。

其中,产业与社会各界组织的支持对创业者而言非常重要。石城川向笔者表示,其实在创业过程中,公司经历过一系列的节点变化,但这都不足以构成发展路上的难题。“最需要的是产业间合作过程中,来自大家观念上的转变。对少数社会弱势群体有一定能力倾斜,比如对听障群体的支持等。”

图:石诚川在青年创新加速营路演活动介绍音书科技

音书科技与OPPO的合作是产业合作赋能创业者的一个案例。音书科技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一度对真人语音数据有较大需求,通过与OPPO小布助手合作“城市传声人”项目合作搜集真人语料,依托OPPO小布助手庞大的用户群体,帮助其完善了这些数据库资源。同时,他也注意到了OPPO近日发布的单目式智能眼镜产品Air Glass,也希望与其接进一步探讨合作的可能性,这也可能会为听障人士的生活带来更大便利。

这些来自大型科技公司的科技产品,通过与聚焦细分特定人群公司的能力进行匹配,就是典型更好助推科技真正走向“科技为人”的过程。 

产业合作助力初创公司更进一步

目前,中国大约有2780万听力残疾人士。由于欠佳的听力,他们缺少对声音的感知,因而在发音与语言沟通上遇到各类挑战。

音书科技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听力言语障碍群体的沟通现状。音书科技通过为学校、政务服务中心、医院、银行等公共服务机构提供无障碍沟通解决方案,帮助这些机构更好地服务听障人士。同时,音书科技还专门为听障人士开发了一款音书APP,通过语音识别技术等帮助听障人士高效地与外界交流,搭建听障群体服务平台。截止到目前,音书APP已有超过100万听障用户,为听障人士提供了超过10亿次辅助沟通服务。

图:特殊教育学校在使用音书的无障碍教学系统上课

作为具备AI特性的公司,音书科技要想把产品做到更精进,就需要庞大的数据资源来完善模型算法。考虑到初创公司规模有限,可获得的数据有限,产业合作支持在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的音书APP,有一个功能是帮助听障人士练习说话,而这就需要先‘听’声音。其实听障人士绝大多数不是完全听不到任何声音,部分听障人士可以通过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等产品帮助‘听’声音,‘听’到之后,再进行模仿。”石城川介绍道,但是即使能‘听’到声音,他们“听”到的声音与实际声音可能存在偏差,进而导致后续进行模仿的声音准确度也受到影响。

“所以这一方面需要人工智能语音评测算法,帮助我们评估发出的声音是否准确、哪些地方不准确;另一方面,就需要大量来自真人的语音数据,借此可以帮助听障人士更好完善纠正发音不准等问题。”他表示,因此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缺乏大量真人语音数据。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场公益活动中,石城川遇到了OPPO小布助手团队。后者常年来都深耕通话行业,旗下的智能语音助手也在近些年来快速成熟,背后就积累了不少声音模型。在了解到音书科技对真人语音材料的需求后,OPPO小布助手与音书科技的合作开展“城市传声人”项目,依托小布助手1.3亿的庞大用户量,引导用户录制音频,捐赠声音,制作语音训练材料。截止2021年11月,该活动用户总参与次数共计约13万次,帮助音书科技完善了真人语音材料的数据库资源。

这一项目不仅为听障人士提供了免费的真人录音语言训练材料,并降低了系统语言训练的成本与门槛。“跟OPPO的合作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石城川感慨道。

图:音书科技介绍与OPPO小布助手合作城市传声人计划

创业筚路蓝缕持续探索

与青年创新加速营同期举行的,还有OPPO一年一度的未来科技大会,在会上OPPO发布了新一代智能眼镜Air Glass。这是一个整体重量不到30克的单目分体式眼镜,镜片厚度仅1.3毫米,是目前业界最轻的单目波导眼镜。OPPO Air Glass 的发布马上引起了石城川的注意,加速营作为一个产业合作交流的平台,了解其需求后也马上帮助其联系上该款眼镜的技术团队与其深入交流。

之所以有与OPPO智能眼镜产品进行合作的想法,是因为音书科技的起点恰恰就是眼镜。

图:石诚川在OPPO未来科技大会体验OPPO Air Glass

石城川最早萌生出创业的想法时是在大学期间。2012年,谷歌公司发布一款智能眼镜之后,他认为这将可以帮助听障人士更顺畅地与普通人交流,理想状态下,是可以让说的话变成文字,呈现在眼镜上。

在这样的设想之下,2016年,音书科技成立,花费一年时间做出了智能眼镜产品的雏形。但在当时,市面上还没有出现相对成熟的智能眼镜产品,这意味着供应链能力也还在完善过程中,石城川也发现,做出来的眼镜相当厚重、续航时间短、也不美观,最终这个设想被暂时搁置了。

创业的路途还在持续,虽然硬件无法达成,但是石城川开始将能力转移到软件APP层面,经过三年多时间积累,音书APP正式被推出市场。随着这些技术逐步迭代成熟化,音书科技目前已经可以把这类产品推向特定机构,如特殊教育学校、政务服务大厅、银行等公共服务机构。

随着智能眼镜产品的快速迭代,特别是看到这款OPPO新推出的轻量眼镜,石城川感觉距离实现自己最初定位的愿望似乎也更近了一些。

“跟OPPO的技术团队沟通,以及亲自去体验了这款眼镜后,我发现这和五六年前我想要为听障人士设计智能眼镜的成品很接近。”他指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产业间合作探索的案例,大公司与创业类公司进行能力互补,也将更好帮助生活中有困难的群体。

“根据中残联的统计,在我们国家十多亿人口中,包括老年人在内,只有7000万人左右的听障人士,那么专门面向听障群体做智能眼镜产品,从单纯商业角度而言可能不算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项目,但确实是一个很有社会价值的想法。”石城川坦言,在此过程中,来自更产业界的技术能力、市场合作等各方面支持,都将推动这件事情更好更快落地。

他续称,“我们还是需要一些社会上产业资源的特定关注,如果仅仅依靠我们自己,实际上很难快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希望能够得到社会层面更多的同理心和支持。跟OPPO的合作,对我们来说就是可以为细分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方向。” 

在如今的创新创业浪潮之下,具备技术能力和科学眼光的年轻人在大批涌现,他们期望着能够通过自己的经历和不断探索,帮助一些群体获得更有尊严和更便利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必然会因为资源受限,而面临发展瓶颈。

而大型头部科技公司在发展到成熟期之后,其已经能够为更广大的人群提供更便利化的服务,通过充分调用他们的能力和资源,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自2020年起,OPPO提出“科技为人,以善天下”的品牌使命,这也是OPPO近些年来愈发关注的发展方向,特别在环境保护、青年赋能、数字普惠和身心健康等关键议题,都在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行动。例如,在2021年,OPPO与爱的分贝公益项目合作,共计捐助115万元帮助57位听障儿童更换人工耳蜗外体。

比如音书科技参与的加速营活动,就是自2021年8月起OPPO与UNDP开展一年期合作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主要成果之一。据悉,OPPO作为合作伙伴加入亚太地区青年赋能伙伴联盟,其目的是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以科技手段为社会问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今年加速营的三大主题是“气候行动”、“数字普惠”与“大健康”,活动招募了20个天使轮至A轮的优质青年创业项目,代表项目如碳中宝、英汉思、纷来智能、逐光之声等。

应该说,巨头公司与初创公司的拥抱还在发展路途中,彼此之间可以打开的应用空间可能还很大很广阔,但这已经是一个十分优良的延续。 

视频:青年创新加速营回顾视频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