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 资讯通研究员邢瑞涵 综合报道
在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发布了明年能源工作的七大重点任务。
其中包括,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计划建成福清6号、红沿河6号、防城港3号和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4号机组,新增装机367万千瓦。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推进具备可靠条件的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多个券商近期报告频繁推荐核电板块,关注产业链机会。
核电积极有序发展,产业链景气度提升
国金证券认为,核电作为本地电源,可以有效解决沿海地区发电量不足的问题。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在《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中预计,到2025年中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到2035年在运和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合计将达到2亿千瓦。
长城证券预计,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6-8台机组的步伐稳步推进,若以每台投资约200亿元计算,年均投资规模将达1200-1600亿。
2020年8月,国务院一次核准4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2021年上半年,国家核准了5台核电机组,“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正在逐步实现。
2021年12月20日,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1号反应堆完成发电机初始负荷运行试验评价,成功并网并发出第一度电,成为全球首个并网发电的四代机。该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设备国产化率高达93.4%。中核霞浦示范快堆工程项目目前双机组同步建设,1号机计划于2023年建成投产,该示范堆的建成将实现放射性废物最小化,解决铀矿资源枯竭、核材料利用率低和核废料难以处理等问题,对我国加快构建先进核燃料闭式循环体系具有推动作用。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核能是重要能源选择
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装机规模接近4000万千瓦,核电占比进一步提升。国家大力推动双碳战略,新能源发电和核电是重要来源。
民生证券认为,核电设备主要包括核岛(NI)、常规岛(CI)和辅助设备(BOP)三部分。核岛是整个核电站的核心,也是核电站投资建设中成本占比最高的一环,承担热核反应的主要部分。核岛主设备包括核反应堆(包括堆芯、压力容器、堆内构件)、主管道及热交换器、蒸汽发生器、核级阀门、反应堆冷却剂泵、控制棒及驱动机构、核级线缆、稳压器、安全箱和硼注箱等。
其中,反应堆压力容器、主管道及热交换器、蒸汽发生器为核岛三大主要部件,目前基本由国企垄断。主管道、核级阀门、主泵、核用电机等零部件及核级密封门槛相对较低,少数民营企业可进入该领域,但仍然需要严格的资质审查标准。而目前主要的二代改进型核电机组项目,红沿河、福清、防城港等常规岛部分的综合国产化率已经达到85%以上。
从细分领域看,汽轮发电机组、汽水再分离器与冷凝器等重点监管设备领域由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三家国企垄断。其他设备领域市场竞争相对激烈,阀门、凝汽器、水泵等常规岛非核心设备民营企业参与度较高。
核电设备投资配置
长城证券建议关注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江苏神通(002438.SZ):我国阀门行业细分龙头,成长有望加速;
中国核电(601985.SH):核电和新能源绿电双轮驱动,核能综合利用打开新空间;
中国广核(003816.SZ):公司是我国在运装机规模最大的核电开发商与运营商,是中国核电行业最大的参与者;
中国核建(601611.SH):公司是我国核电工程建设龙头企业,代表着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高水平;
久立特材(002318.SZ):公司是蒸汽发生器U型管国产化领军者;
(报告来源:民生证券、国金证券、长城证券;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刊载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