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活动
1、18次@南沙,广州政府工作报告划了这些工作重点!
1月25日上午,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广州市代市长郭永航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在报告中,南沙被直接提及了18次。特别是在部署今年重点工作中,南沙特设一个章节,提出以南沙为主阵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落实南沙“一把手工程”,推进南沙高水平开发开放,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战略平台。
2、国家级!又一重磅金融开放政策落地南沙
1月25日,“南沙自贸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对外开放试点金融政策宣讲会”在广州南沙星海会议中心举办,通过“现场宣讲+线上直播”的方式,由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业务专家详细解读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让市场主体和金融机构更快了解政策内容,更好地推动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政策落地南沙。
南沙获批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是继“南沙新区金改15条”后,迎来的又一国家级金融创新开放政策,将为南沙乃至大湾区金融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黄埔南沙“双子星”牵手协同“东进”“南拓”
1月28日,黄埔区与南沙区签署关于推动双区协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区域协同联动发展为重点,以产业互利合作为纽带,以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为突破口,提出在共同打造广州科技创新轴、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共同打造广州国际科技金融中心、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集聚区、共同打造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高地、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共同打造国家级经开区改革开放标杆、共同打造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共同打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型1发展平台等9大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东进”与“南拓”是广州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黄埔和南沙的合作,将有力推动广州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强化新兴产业量级、优化营商环境等级,打造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引领示范区,成为广州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营商环境
1、南沙连续两年获评广东省制造业发展较好县(市、区)
日前,广东省制造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2020年度广东省制造业发展较好地市及县(市、区)评估结果,南沙再次被评为广东省制造业发展较好县(市、区),这是南沙区连续两年获评广东省制造业发展较好县(市、区)。
近年来,南沙坚持产业第一、实业立区,推进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分别实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845.27亿元、3401.7亿元,工业经济总量全市排名第二;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669.5亿元、676.86亿元,两年平均增长8.3%,两年平均增速居全市首位,两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均超36%;制造业税收分别达到171.70亿元、187.63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分别为38.14%、38.84%。
2、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位出炉,南沙两项指标进入全国TOP10
近日,商务部完成了2021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对217家国家级经开区2020年度综合发展水平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位列国家级经开区第12名;在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两项排名中,南沙均进入全国前10名,分别排名第4和第6。
2021年,南沙对外开放门户功能显著增强。自贸区新增73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7项、16项分别在全省、全市复制推广,在国家新区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前三。此外,经权威机构评估显示,南沙投资贸易便利化、综合创新指数位居全国前列,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排名前三;南沙新区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千亿规模,同比增长22.3%,增速不仅位列全市之首,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也列首位。
3、南沙“惠企发展十条”奖补减免超7亿元
记者广州市南沙区发展改革局了解到,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南沙“惠企发展十条”通过“减、缓、免、返”等政策,累计减税降费以及奖补企业超7.2亿元,惠及企业约9万家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和纾困措施,2021年7月,南沙发布了《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结合区内实际,出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惠企发展十条措施(简称“惠企发展十条”),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减税降费、减轻企业社保缴费负担、减轻企业租金负担、稳定企业用工、深化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加大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入驻企业及保供零售企业帮扶力度、推动文化旅游业复苏、推动交通物流行业加快恢复、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努力把疫情影响降至最低,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4、南沙区司法局荣获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近日,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发布《关于表彰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的决定》,对“七五”普法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其中,南沙区司法局荣获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记者从区司法局了解到,国家“七五”普法以来,南沙区着力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实效,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民法治观念显著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法治南沙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三、经济建设
1、GDP突破2000亿元!南沙2021年经济数据出炉,这项投资国家级新区里排第一!
记者从南沙区发改局了解到,2021年,南沙地区生产总值规模(GDP)首次突破2000亿元,全年南沙新区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千亿规模,同比增长22.3%,增速不仅位列全市之首,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也列首位,较全省、全市平均增速高16和10.6个百分点,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约两位数的增长。
2、灵山岛尖拟打造2.4千米“城市活力碧道”
日前,广州南沙明珠湾管理局挂网《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尖市政基础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完善项目方案设计(公开征求意见稿)》。据悉,该项目位于明珠湾起步区灵山岛尖,凤凰大道以东,定位为“城市活力碧道”,承担了连通岛尖游道的交通功能,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舒适且极具吸引力的休闲场地。该项目改造提升范围总长度约2.4千米,总改造面积约120000平方米,具体建设内容包括三道空间(道路形制、竖向设计、铺装材料)、疏林花海(植物设计、营造方式、自动灌溉系统)、多元场所(特色游憩节点设计、活动空间、功能场地)、文化主题雕塑。征求意见稿显示,项目将贯通碧道慢行系统,赋予碧道智慧功能,沿碧道布局网红景观。
3、广州港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头号工程”正式通过竣工验收
近日,广州港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头号工程”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获得省交通运输厅颁发的“航道工程竣工验收证书”,正式通过竣工验收。该航道拓宽工程自2020年8月25日正式全线投入使用以来,对珠江口港口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南沙港区至珠江口66.6公里航道实现10万吨和15万吨级船舶相向通航,新的通航标准投入使用后,通航管制船舶同比大幅减少约40%,大大提高了通航效率,全球最大集装箱船和国际邮轮可自由进出南沙港区,20万吨级船舶进港数量跨越式增加。
4、南沙“瞄准”医药大健康打造“智慧生物谷”
近日,由南沙产业园管理局组织开展的横沥工业园、同兴工业园(南沙区DH0304、DW0102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方案开始批前公示。
南沙产业园管理局规划国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整体的产业研究,横沥同兴工业园规划发展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园区定位从最初分散化生产加工的第一代产业园升级到生物健康产业体系完整的新一代产业园。此次规划调整将实现产业规划的空间打造与管控。据介绍,新一代产业园的主要特点是上中下游产业链齐全,落户企业联系紧密。从上游的原料制造,再到中游的研发生产,再到下游的销售推广,横沥同兴工业园致力促进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生态构建,同时综合提升园区公服配套与市政设施,促进产城融合。
四、海丝动态
2021“海丝论坛”及相关智库产品获南财集团2021年度优秀产品
1月25日下午,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举办2021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暨2022年工作动员会,由广东海丝研究院申报的2021“海丝论坛”及相关智库产品获得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021年度优秀产品(项目)奖。
海丝院立足湾区之心南沙,长期耕耘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研究咨询、论坛培训、宣传推广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和媒体+智库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在政府决策咨询、高端会议活动、媒体宣发等领域已形成区域影响力,打造出“海丝论坛”“海丝大讲堂”“21财经APP南沙频道”等一系列“海丝”品牌产品。
【来源】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南沙记者站、南方+、广州南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