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涉嫌违规担保近16亿元 新潮能源股票或遭ST
33家中国企业被美国列入未核实清单 涉多家上市公司
危机持续发酵,阳光城主体及多只债券评级被大公下调至BBB
今日关注
1、涉嫌违规担保近16亿元 新潮能源股票或遭ST
新潮能源(600777)公告,公司涉嫌违规担保,涉及可能承担的债务本金约为15.94亿元,约为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2.82%,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33家中国企业被美国列入未核实清单 涉多家上市公司
美商务部将33家中国实体纳入“未经验证清单”,包括光华科技(002741)、得润电子(002055)、昀冢科技(688260)、兴发集团(600141)以及药明生物(02269)等。受此影响,药明系大幅下挫。药明康德(603259)早盘大幅低开逾9%,随后秒跌停,股价创1年多来新低,市值蒸发逾300亿元。而药明康德H股盘中更是一度暴跌逾27%,药明生物盘中最多重挫近32%。
3、保荐机构不再提供推荐服务 *ST德奥或仍将无法恢复上市 深交所火速关注
*ST德奥(002260)公告,鉴于公司预计2021年将继续亏损,持续经营能力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已不符合恢复上市条件,保荐机构联储证券认为公司已不具备恢复上市的条件,不再为公司恢复上市提供推荐服务。同时,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
债券预警
1、危机持续发酵,阳光城主体及多只债券评级被大公下调至BBB
2月8日晚间,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公告,将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体及公司发行的多只债券信用等级调整为BBB。大公称,阳光城盈利能力显著下降,对债务偿还缺乏有效保障。
2、泛海控股: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诉讼、仲裁涉案金额合计25.95亿
2月8日,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除已披露过的诉讼、仲裁案件外,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诉讼、仲裁涉案金额合计约25.95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5.62%。
3、荣盛发展控股股东质押1亿股股份以偿债,占总股本2.3%
2月8日,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荣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函告,获悉其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被质押。本次质押数量1亿股,占其所持股份的6.45%,占公司总股本的2.3%,质押用于偿还债务。
4、鹏博士: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2.46亿元
2月8日,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2021年度预计对相关资产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准备合计约3.13亿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计约19.33亿元。经过公司财务部初步核算,本次预计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约22.46亿元,考虑所得税影响因素后,将减少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83亿元。
5、ST贵人:拟终止出售泉州市台商投资区部分资产相关事项
2月8日,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公布,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重大资产出售事项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本次重大资产出售事项。本次重大资产出售的标的为公司位于泉州市台商投资区东园镇阳光村厂区内的土地及地上建筑物。
股票预警
1、亿纬锂能:实控人、高管收到广东监管局警示函
亿纬锂能(300014)公告,因短线交易及违规买卖上市公司股票行为,实控人骆锦红女士、高管李沐芬女士于近日分别收到广东监管局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2、三峡新材:第一大股东前海佳浩所持公司1.11亿股被轮候冻结
三峡新材(600293)发布公告,公司于2月8日接到通知,公司单一第一大股东前海佳浩持有的公司1.11亿股被轮候冻结,冻结期限为三年。
3、拉夏贝尔:A股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
*ST拉夏(603157)公告,因公司2021年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亿元至-16亿元,公司已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且目前仍未撤销,公司A股股票可能被上交所终止上市。
4、万科A:1月合同销售额356亿元 同比下降50.19%
万科A(000002)昨日公告,公司1月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10.6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356亿元,同比下降50.19%。
5、和佳医疗原控股股东、实控人合计240万股被申请财产保全
和佳医疗(300273)公告,因涉及两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公司原控股股东、实控人郝镇熙及蔡孟珂被申请诉讼财产保全,导致其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涉及股份数量合计240万股。
6、2021年财报还未发布 江山股份独董和财务总监辞职
2月8日晚间,江山股份(600389)发布高管变动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分别收到独立董事徐晓东先生、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叶洪林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申请。同日公司公告,股东福华科技于1月25日至2月8日期间减持公司股份297万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份为1%。
7、上交所对中路股份、中路集团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
上交所2月8日发布对中路股份(600818)、控股股东中路集团、实控人陈荣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中路股份、中路集团、实控人陈荣存在以下违规行为: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199.31万元;股权转让收益金额前后披露不一致;控股股东减持未按规定履行预披露义务。同日公告,中路股份控股股东被司法执行集中竞价减持335万股。
金融同业预警
1、央行等四部门:防范借科技名义违法违规从事金融业务
2月8日,据央行官网披露,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印发《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其中提到稳步推进金融科技标准建设。坚持金融业务与非金融业务严格隔离,厘清科技服务与金融业务边界,防范借科技名义违法违规从事金融业务。
2、千万级巨额罚单压顶!新年支付机构接连遭罚
据北京商报报道,据2月8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开年以来,就有至少10家支付机构被曝罚单,累计被罚4032万元,其中7家机构被罚数百万,还有1家被罚高达千万元,从违规红线来看,反洗钱不力仍是处罚重灾区。
3、泰康资管涉"老鼠仓"案 前投资经理累计交易1.17亿元
2月8日,据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则判决文书获悉,险资头牌泰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涉“老鼠仓”案。公司权益部原投资经理王某群涉嫌利用职务便利,向他人提供未公开信息进行趋同交易,涉及66只股票共计约1.17亿元成交额,盈利超过346万元。
4、小贷公司6年锐减2500家
据第一财经报道,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453家,贷款余额9415亿元,同比增加550亿元。2015年,国内小额贷款机构一度达到8910家,从业人员更是突破11万人,此后便持续下滑,6年间小贷公司少了2457家,从业人员则在此期间锐减5万多人。
5、央行官员发声:"大V"带货卖金融产品必须持牌
据中证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日前在《中国金融》上撰文指出,金融作为特许行业,必须持牌经营。金融产品是“专卖品”,不是任意机构都可以卖的。“大V”通过社交媒体带货销售金融产品必须持牌,否则属非法金融活动。
6、浙江善渊投资产品触及止损线
据每经网报道,浙江善渊投资公司于2月7日发布的《关于理型1号私募基金触及止损线的告知函》显示,该基金2022年1月27日的单位净值为0.7909,已低于止损线0.8元,将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风险止损操作。
行业预警
1、教育部:规范培训收费行为 推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立法
教育部昨日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及,着力巩固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成果,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指导各地开展常态巡查、坚决关停。加大对隐形变异培训查处力度,开展专项治理。规范培训收费行为,加强培训预收费监管。推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立法,加强执法力量,提升执法能力,抓好执法巡查。
2、民航局综合司:民航去年亏损843亿
据新浪财经消息,近日,民航局综合司最新发布的《关于2021年民航盈利企业经营状况的调研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民航全年行业亏损达843亿元。
3、生猪养殖公司严控成本应对行业"寒冬"
2月8日,发改委发布消息称,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视情况启动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地方按规定开展收储工作。在生猪价格跌破生猪养殖企业成本的当下,成本管控成为熬过“寒冬”的关键。相关上市公司纷纷采取措施,严控成本,应对猪价持续低位带来的经营压力。
4、58同城、安居客:1月份重点城市新房线上均价环比微跌
据中证网消息,2月8日,58同城、安居客发布2022年《1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1月全国重点监测的65个城市新房线上均价为17582元/㎡,环比微跌0.15%。二手房挂牌均价为16888元/㎡,环比微涨0.35%,已落实二手住房参考价制度的城市中,东莞、成都、三亚和温州4个城市二手房挂牌均价环比下行。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上海大智慧财汇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编制。本报告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任何据此产生的风险和收益皆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