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战“疫”两年启示录⑥:口岸城市“外防输入”的成与败

2022年01月30日 20:4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季媛媛
本文系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新冠战“疫”两年启示录:通往科学精准防控之路》报告第六章内容。如需获取完整报告,请关注“21新健康”公众号免费赠送。

前言:

2019年12月30日,武汉市卫健委一则《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在网上疯传,由此拉开了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战“疫”序幕。

随着武汉疫情的暴发,在农历年除夕前一天,中国政府作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决策:武汉自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封城”。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人口千万级别的大城市采取最严厉的防疫措施。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打响了一场举世瞩目的新冠疫情全民阻击战。最终到2020年2月底中国基本控制疫情成为全球率先实现复工复产的国家,武汉也在历经76天艰苦战“疫”后于4月8日成功解封。自此,中国进入了“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动态清零”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

这两年来,不论是新冠病毒本身,还是全球疫情形势都出现了巨大变化。

新冠病毒不仅传播力超强,而且持续不断变异,从最早的Alpha到Delta,再到如今的Omicron,已出现上十个新变种,导致全球超3亿人感染,死亡超500万人。

其中,据中国国家卫健委通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24时,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231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4792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

而前一年,截至2020年12月31日24时,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707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206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

对比2020年,2021年全年中国新增确诊病例20247例,死亡增加2例。虽然我国占全球人口近20%,但中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数占全球病例数不到0.05%。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全民严防死守、科学精准防控政策。

不过,2021年国内本土新冠疫情呈多点散发之势,局部聚集性疫情接连不断,据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根据公开信息梳理,2021年全国31个省份仅西藏未有报告确诊病例,全国暴发本土聚集性疫情超过20起,如上半年的石家庄疫情、黑龙江疫情、广深疫情,以及下半年波及多个省市的南京禄口机场疫情、西北旅行疫情和西安疫情等。

2022年伊始,超级新变种奥密克戎又横空出世,并迅速席卷全球,取代德尔塔成为多数国家主要流行毒株。如今奥密克戎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国内已有14个城市报告病例。

目前看来,已肆虐全球两年之久的新冠疫情短期内难说“再见”,国内“防反弹、防输入”疫情防控压力仍将高企。

虽然国内已经积累了两年的战“疫”经验,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少城市仍然被打得措手不及,如最近的西安疫情。自2021年12月9日至12月29日,西安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突破1000例,西安疫情也成为“武汉封城后最严重的一回”。

当下奥密克戎席卷全球,未来战“疫”之路任重道远。在武汉“封城”两周年之际,作为疫情暴发之初国内最先抵达现场探访报道的主流媒体之一,也是这场战“疫”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记录者,21世纪经济报道新健康采编团队与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从公众媒体视角出发,秉承主流媒体社会责任与担当,总结梳理这两年来国内城市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推出2022年首份重磅报告《新冠战“疫”两年启示录:通往科学精准防控之路》,旨在承前启后,助力科学精准疫情防控,争取早日结束这场人间劫难。

报告全文近3万字,主要围绕核酸检测、隔离防控、物资保障、封控应急、医疗救治、外防输入、城市防控、科技战疫等八个方面展开,因时间仓促、能力和眼界有限,疏忽和不足之处还请诸位读者朋友多多包涵。今天继续推出报告第六章节《口岸城市“外防输入”的成与败》,敬请关注!如需领取完整版,请关注“21新健康”公众号限时免费赠送!

出品|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

策划|于晓娜 徐旭

撰写|季媛媛 唐唯珂 陈红霞 叶碧华 朱萍 魏笑 武瑛港 徐旭

编辑|徐旭

制图|张佳俊

进入疫情防控新常态阶段后,国内主要压力来自“境外输入”疫情。2021年,国内暴发了大小20多起本土局部疫情,主要传染源头都来自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并且大多是通过口岸城市外溢传播引发的。 

因此,海陆空口岸成为疫情防控的关键前沿阵地。其中,机场因人员流动范围大,又是境外与境内人货物流汇集交叉之地,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病毒感染并引发外溢传播,因而成为口岸疫情防控中的最大挑战。 

目前国外疫情还在愈演愈烈,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外防输入”的压力会继续高企。去年,作为我国重要的航空口岸城市,南京和广州这两个省会城市都发生了因“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这两场战“疫”背后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国内口岸城市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具有典型参考价值。

被忽视的管理漏洞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疫情自7月20日始,经过一个月的艰苦阻击,到8月19日南京市全域已降为低风险地区。此次疫情直接波及15省27市,是继武汉疫情之后波及国内范围最广、感染人数较多的疫情。 

南京是人口超900万的特大城市,禄口机场更是国内重要的航空口岸,疫情前的2019年禄口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300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11位,跻身国内第一梯队。

南京疫情最早发现于7月20日,在禄口国际机场工作人员的定期核酸检测中,有阳性结果,主要涉及参与机场航班保障人员,包括地服、保洁等岗位人员。

7月30日,南京官方通报,本轮疫情源头为俄罗斯CA910入境航班,系德尔塔毒株。 

本次疫情早期报告的机舱保洁员病例的基因序列与俄罗斯入境的航班报告的1例输入病例的序列一致。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保洁员工参加了CA910航班的机舱清扫,工作完成后,因为防护洗脱不规范,可能造成个别保洁员感染,进而在保洁员工之间扩散传播。同时,该公司的保洁员同时保障国际和国内航班的垃圾清运,机场其他工作人员因为接触保洁员或被污染的环境而感染。

而当时外地最早与禄口机场相关的病例乘坐厦门到沈阳的航班,经停南京禄口机场并就餐一次,最终包括其父母在内的一家三口也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广东中山病例曾到达了禄口机场T2航站楼;四川绵阳病例则从南京禄口机场出发,返回绵阳;江苏宿迁病例也曾抵达禄口机场;安徽芜湖病例也与禄口机场相关。珠海确诊病例也在南京禄口机场乘坐飞机。通过病例轨迹不难发现,疫情通过多条路径波及至除南京外的多个省市。 

可见,禄口国际机场因为运营管理不专业,导致防控漏洞频出,如将国际航班与国内航班

由原来的分开运营变为统一混合运营,造成境外疫情流入,引发新冠疫情传播。此外,在发

现阳性样本之后,禄口机场对相关人员的防控管理又不到位,进一步造成疫情蔓延,如保洁人员与保洁人员家属混住,初期造成多位家属感染。

机场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前沿阵地,特别是境外与境内人员交叉,人员流动范围又广,稍有管理运营不当都会造成大面积的疫情感染与传播。

疫情发生后,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也指出,口岸始终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

其实“外防输入”主要着力点在这几个方面:一是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全程闭环管理;二是严格管控接触入境人员物品和环境的高风险岗位人员;三是加大相关入境物品的抽检比例;四是严格实施入境航空器终末消毒等措施,不断强化源头管控,严把疫情输入关。

境外管控在于“三个全覆盖” 

同样作为国内重要航空口岸城市,在“外防输入”上,与南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广州。 

目前每天全国入境人员,广东占90%,全省在用的集中隔离点有300多个,每天在隔离点被隔离人员有近3万名,工作人员有近2万名。而广州则是广东省入境管理的重要口岸。2019年,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超7000万人次,仅次于北京首都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 

事实也是如此,疫情以来,广东省多个地市均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报告,其中大部分为广州报告。截至2021年12月15日,广州2021年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感染的数量达到了1911例,平均每天5.47例。 

那么,针对“境外输入”压力长期居高不下,广州是如何进行有效应对的? 

此前广州方面通报表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在做法上,广州全面加强入境人员管理,实现“三个全覆盖”:做到核酸检测全覆盖、做到隔离观察全覆盖、做到境外人员全覆盖。 

例如,广州全面开展14天的回溯性排查,实现境外人员全覆盖。也正是在回溯性排查中,实现了接连发现外籍人士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同时,广州通过公安数据分析、居民主动申报、其他城市信息推送、社区三人小组排查等方式,对通过内地各地各类口岸入境并来穗、入境前14天有外国旅居史的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切实做到一个不漏。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广州主要是通过几个途径实现人员全覆盖排查,包括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来穗返穗人员、发热门诊患者和重点场所人员的全面排查。一旦筛查出无症状感染者,会采取立即隔离、立即调查、立即管理三项措施,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同时对于相关涉疫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此外,广州积极探索防疫新路径,将疫情防控关键节点前移,按照“集中和均衡相结合”原则,计划分三期构建“2+14+4”健康驿站体系(即2个新建项目、14个酒店改扩建项目、4个医疗机构分片支撑),每期计划建设房间数不少于5000个。国际健康驿站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远离人口密集区。其距离白云机场约20公里,行车约25分钟;车行到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仅需40分钟;同时紧靠14号线马沥站,便于人员运输和医疗物资保障。

在严防境外疫情输入的战“疫”中,广州海关也一直注重应用科技手段提高检疫精准性,不断优化通关流程。早在2020年4月起,广州白云机场空港口岸便上线“广州海关疫情防控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统一数据接口、联动口岸智能监管设备等方式,广州海关将数字化管理贯通旅客健康申报、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移交地方联防联控机制集中隔离、入院治疗、病例转归等全流程,推动口岸联防联控部门实现以“航班”“病例”为监控重点的全流程追溯,“一航班一账册”“一旅客一账册”“一病例一账册”,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提供数据支撑,对接广东省入境人员联防联控形成闭环管理。 

此外,对口岸的工作人员、转运人员、隔离酒店的工作人员等直接接触境外人员和货物的重点人群及相关人员,建立了健康监测台账,纳入了核酸检测“应检尽检”范围,和疫苗接种“应接尽接”的重点人群。实行“一周检测、两套衣服、三区管理”。筑牢口岸检疫、医学观察隔离点、社区排查、发热门诊、医疗救治这五道防线,严格落实入境人员的健康筛查、核酸检测、封闭转运、隔离医学观察四个全覆盖,实现从国门到家门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不得不说,面对境外疫情管控,“软”“硬”兼施成为广州的一大特色。

实际上,为了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筑牢外防输入的防线,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也发布了《关于加强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从三方面加强疫情监测预警体系:一是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二是加密高风险岗位和相关人员核酸检测频次。三是强化多渠道监测预警。不仅如此,对于高风险岗位人群防控措施、防范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人员流动、检查进口冷链食品等方面均要求落实风险把控。 

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主要的疫情风险仍是“境外输入”,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科学优化口岸疫情精准防控,彻底堵住“漏洞”,筑牢闭环管理“防线”,彻底把疫情挡在国门之外,将是众多口岸城市的重中之重。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