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加码数字经济赛道:武汉发布新版路线图,河南立法提升竞争优势

2022年05月11日 18:4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刘茜
数字经济有助于中部城市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刘茜 实习生曹仲植武汉报道 

数字经济正呈现区域竞速的良性态势。

近日,武汉市密集出台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规划,并明确提出,到2026年,武汉数字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3700亿元。到2035年,武汉市应全面建成数字经济一线城市,成为全球数字经济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上的重要节点。

不久前,《河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产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安全保障、法律责任等都作出了明确界定,填补了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没有法律保障的空白。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数字经济正在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推动力。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2021》指出,河南、湖北、湖南数字化转型指数规模和增速均位列全国前十,成为数字化发展活力最旺盛的省份之一。从城市群竞争来看,过去一年里,中原城市群数字化转型指数增速达到350%,长江中游城市群数字化转型指数增速达到315%,分别位列全国第一、第二。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经济有助于中部城市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加速数字场景应用的落地,来推动新数字产业的发展和数字创新。

政策密集加码

《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将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划分为4个梯次,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为数字经济一线城市。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有13个,武汉、长沙、郑州、合肥等4个中部省会城市均位列其中。

就中部地区来看,武汉位居第一,长沙、郑州、合肥紧随其后。此外,南昌、太原被列为数字经济二线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现。

今年以来,中部省会城市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实现进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去年上半年,数字经济占武汉市GDP比重就超过40%。按照规划,未来三年武汉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建成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今年5月,武汉先后发布数字经济发展路线图以及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23条“新政”。

针对数字经济公共服务平台不够完善、软件产业发展不够充分、数字经济集聚区建设亟需加快等短板弱项,武汉市拿出真金白银对相关平台的发展,给予补助奖励。同时,设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基金以投资入股形式,支持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通信、基础和工业软件、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相关产品和技术等为主营业务的投资项目。

另一中部省会城市长沙,去年数字经济总量接近4000亿元,提出了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45%的目标。今年4月,长沙发布了193个智慧城市场景,预估总投资52.5亿元,以期打造开放包容、融合繁荣、公平竞争的场景应用市场,牵引带动数字经济发展。

而郑州也着力于打造中部地区数字“第一城”,提出到2022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00亿元以上,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今年4月,河南省政府与华为达成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计算产业、人工智能产业、数字能源产业、数字政府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合作。

与此同时,河南省连续4年发布数字经济工作方案,2022年要实施数字经济重大项目1000个,完成年度投资2000亿元。

中部地区正积极融入东部沿海数字经济产业分工体系。《2021中国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白皮书》认为,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3+2+N”的地缘结构初步确立,整体呈现3大核心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引领、2带(环海数字经济引领带、中部数字经济崛起带)并进提升、西部多点开花的新格局。

创新提质发展

围绕数字经济发展,中部各个省会城市,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武汉正在一个新的经济发展起点上,可以依托中部产业优势,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版图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盘和林认为,武汉有发达的通信产业,具备光芯屏端网等产业优势。

但是,武汉数字经济产业不够多元化。盘和林指出,比如武汉在互联网应用、ACG等方面依然较为薄弱。应用是数字经济的核心,是数字产业的关键突破口。未来武汉要发展多元数字产业,为数字技术和场景结合提供更多的条件。同时,结合丰富的院校资源落地产学研用,提升成果转化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发布的数字经济发展路线图中,武汉提出,将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其中,规划软件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达到5500亿元;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达到55%,线上经济交易额达到3万亿元。

因地处长三角,合肥在数字经济领域发力较早。早在2018年,安徽与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一市印发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目前,合肥形成以京东方为龙头的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聚企业近300家,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人工智能产业跻身全国城市 “八强”,新增大数据企业267家。

相比中部其它省会城市,郑州更侧重数字民生场景的建设。2019年8月郑州市启动了“城市大脑”项目,探索建立特大城市数智治理体系。在《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中,郑州市数字治理指数排名全国第七,进入数字治理一线城市行列,也是全国首个全场景数字化运营城市。

在多地紧锣密鼓推进的数字经济立法中,河南也走在前列。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公乐介绍,河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总量不大、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不够深入,同时缺乏龙头企业和标志性项目,“必须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通过立法提升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竞争优势”。

记者注意到,《河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制定了一些能够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比如,为了促进数据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明确了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则以及数字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等。

盘和林表示,从数字经济立法来看,一线城市立足于数字经济场景落地,其他一些省份则依托当地产业特点,选择数字核心产业中的1-2项作为突破点,比如中西部地区更多强调算力建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