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长安镇霄边幼儿园 胡仁仙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信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也给了不法分子利用电信网络诈骗钱财的可乘之机。
一、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电信、互联网等技术,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植入木马等手段,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性诈骗,诱骗被害人打款或转账,从而实施的犯罪行为。
二、电信网络诈骗常见的类型
•QQ微信诈骗手段:
犯罪嫌疑人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以“急需用钱”、“借钱”等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2.犯罪嫌疑人使用QQ、微信等网络通讯工具,模仿相同昵称和头像冒充受害人的上级领导、熟人等身份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充值、购物,从而实施诈骗。
3.犯罪嫌疑人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公司人员架构,复制公司老总网络通讯工具昵称和头像图片,再使用QQ(微信)冒充公司老总,假借和其他公司合作伙伴签合同为由,将公司财务拉入事前准备的QQ群(微信群)内,让财务向对方公司的指定账户汇款。
4.犯罪嫌疑人先通过非法渠道购买通讯录等公民信息,后使用电话发短信冒充受害人的领导或熟人,声称改了新号让受害人留存,又或让受害人加微信、QQ等联系,后以急需用钱办事、要向领导送礼等借口让受害人向指定的微信或银行卡等账户汇款,从而实施诈骗(该类诈骗全程短信联系,无电话通话,故与茂名电白系手段有显著区别)。
5.利用微博、微信、QQ等通讯工具冒充受害人在国外的朋友,称购机票时支付宝或者银行卡受限制不能使用,需要受害人代买机票,然后声称向受害人支付宝或银行卡转账,并把虚假的转账成功截图发给受害人,受害人看后信以为真,继而向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打款购票,最后发现被骗。
6.犯罪嫌疑人通过QQ冒充受害人子女给受害人发送信息,以报名培训班为由,提供虚假的联系方式让受害人进行联系,之后犯罪嫌疑人冒充培训班老师以交纳学费为由让受害人进行汇款,实施诈骗。
7.犯罪嫌疑人通过QQ冒充受害人子女给受害人发送信息,假称其在国外的教授回国,教授国内亲属要做手术急需用钱,但由于教授回国前,因带现金太多不方便,已交由其保管,诱导受害人与教授进行联系给予帮助,随后犯罪嫌疑人冒充该教授让受害人想办法给其汇款,进而实施诈骗。
•电话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1.犯罪嫌疑人获取受害人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后,以打电话的方式联系受害人,冒充受害人亲友以换了新手机号码骗得信任、后隔天以违法被公安机关处理需要保释金、遇交通事故需救治或赔偿、或处理关系不方便直接出面等理由诱导受害人转款实施诈骗。
2.犯罪嫌疑人获取受害人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后,以打电话的方式冒充受害人单位领导,让受害人到办公室谈话,后以需接待客人要送礼为由,要求受害人帮忙转账到指定的银行账户实施诈骗。
•充购物客服退款诈骗:
1.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及快递信息后,冒充购物网站客服称受害人购买的物品质量有问题,可给予受害人退款赔偿;或者冒充快递公司客服称受害人快递丢失,可给予受害人经济赔偿,随即提供二维码诱导受害人扫描,受害人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诱导,将其银行卡等信息输入二维码跳出的网页,并输入手机验证码后,其银行卡内钱款便被转走。
2.犯罪嫌疑人以受害人支付宝会员积分不足不能退款为由,让受害人提高会员积分进行贷款,并指引受害人将贷款向指定账户汇款实施诈骗;或者因物品质量原因导致交易异常,将冻结受害人账户资金,让受害人将资金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刷单类诈骗:
1.犯罪嫌疑人获取受害人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后,以打电话的方式联系受害人,冒充受害人亲友以换了新手机号码骗得信任、后隔天以违法被公安机关处理需要保释金、遇交通事故需救治或赔偿、或处理关系不方便直接出面等理由诱导受害人转款实施诈骗。
2.犯罪嫌疑人获取受害人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后,以打电话的方式冒充受害人单位领导,让受害人到办公室谈话,后以需接待客人要送礼为由,要求受害人帮忙转账到指定的银行账户实施诈骗。
•代办信用卡、贷款类诈骗:
犯罪嫌疑人一般通过在网络媒体发布办理小额贷款、代办信用卡等钓鱼网站,以此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接着犯罪嫌疑人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或者贷款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对有意向者先收取200-500元不等的手续费(代办信用卡类诈骗还会向受害人邮寄一张假信用卡),然后又以交纳年息、检验还贷能力、保证金、税款、代办费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汇款,或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消费实施诈骗。(此类案件不包括提升信用卡额度)
•游戏币、游戏点卡诈骗:
1.犯罪嫌疑人在游戏、QQ群、微信群、快手视频APP等其他社交平台,推广游戏优惠刷点券广告,并留下联系方式,诱导受害人加QQ或微信好友私聊,之后虚构各种充值优惠套餐,提供给受害人选择,要求先付款再充值,承诺五分钟到账,成功骗取套餐充值费用后,又制作各种游戏界面和充值界面截图,并发送截图给受害人,以安全检测、退款保证金等理由,要求受害人继续充值(保证几分钟后会全数退还给受害人)持续实施诈骗,直至将受害人QQ或微信拉黑。
2.部分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诱导受害人进行游戏套餐充值时,让受害人提供游戏账号和密码、登录服务器区域、登录的手机系统,最后通过登录受害人游戏账号,冒充该受害人诈骗其游戏内其他好友。
•理财类诈骗:
1.收藏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各类收藏协会的名义,印制邀请函邮寄各地,称将举办拍卖会或买卖古玩、艺术品等,并留下联络方式。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以预先交纳评估费、保证金、场地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将钱转入指定帐户实施诈骗。
2.花呗借呗、京东白条,信用卡升级提额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手机或短信群发平台给受害人发送短信,声称受害人符合可以提升借贷额度、信用卡升级的要求,并留下联系电话,待受害人与其联系后,即以“缴纳定金”、“手续费”等名义实施诈骗。
3.解除分期付款诈骗:犯罪嫌疑人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或贷款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发送短信称受害人信用卡逾期未还、信用卡已被冻结,会影响受害人银行征信和支付宝信用积分,进而诱导受害人进行汇款实施诈骗。
•机票退、改签诈骗:
1.犯罪嫌疑人获取受害人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后,以打电话的方式联系受害人,冒充受害人亲友以换了新手机号码骗得信任、后隔天以违法被公安机关处理需要保释金、遇交通事故需救治或赔偿、或处理关系不方便直接出面等理由诱导受害人转款实施诈骗。
2.犯罪嫌疑人获取受害人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后,以打电话的方式冒充受害人单位领导,让受害人到办公室谈话,后以需接待客人要送礼为由,要求受害人帮忙转账到指定的银行账户实施诈骗。
最后,为大家推荐一款防诈骗“神器”它就是“国家反诈中心”APP,快来下载吧,不给诈骗分子任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