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汕头市潮阳区金堡中学 张少如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诈骗套路层出不穷,犯罪分子抓住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网络知识或者防备心还欠缺、辨别能力不强等特点,利用他们的“软肋”或者“贪图便宜”的心理实施诈骗犯罪,给老百姓造成经济损失和精神伤害,严重影响了很多家庭的幸福指数。
几个月前,我的一个学生跟我聊起了他的哥哥经历的一件网络诈骗事件,他的哥哥是位小青年,偶尔帮助家人做点小生意,大部分时间处于待业状态,有一天,当他在网络上想找一份短时间的兼职工作时,突然他的QQ头像亮了,有位“QQ好友”的对话框发来信息,对方说是他朋友要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并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并额外提成等等的好处,但需要他先付一定的金额作为保证金,学生哥哥说他没有钱才会来网上找工作,哪来的钱可以作为保证金,对方并没有停止诈骗手段,而是要求我学生哥哥说如果没有钱作保证金的话可以用身份证来抵押,然后要求他把身份证拍照通过QQ发过去,对方说这样才可以帮他申请到兼职工作,就这样一步步地把学生哥哥的身份证号码骗走了。几天后学生哥哥打算联系这位QQ网友,却发现被拉黑了,根本联系不上此人。再过一段时间,学生的哥哥接到了公安局打来的电话,说是他在网络上实施诈骗,骗走了别人的财物,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学生的哥哥吓懵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成为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为了澄清这件事,学生一家人咨询了很多专业人士,并报了警,把之前在QQ上身份证泄露给网友的事情经过来龙去脉向警察说了一遍,查QQ聊天记录找证据等等才把事情弄清楚了。整个过程让一家人身心疲惫,还因此事而严重影响了家庭和睦,我的这位学生那段日子在学校学习状态显然不好,学业成绩也受到了影响。新型的诈骗手段无处不在,年轻人很难抵挡住诱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提高对诈骗手段的认知能力,时时刻刻保持一颗警惕的心。并以“小手拉大手”的宣传方法,通过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学生防范诈骗手段,提高学生对诈骗手段的认知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知传递到各个家庭,传递给他们的家庭成员。守护好钱袋子,就是守护好家庭的幸福:
利用班会课开展防诈骗主题班会,学生课后撰写学习心得;布置学生观看防诈反诈宣传教育视频,并制作防诈骗手抄报,开展校园防诈反诈宣传教育手抄报评比;有时在早读课时间开展防诈反诈倡议晨读宣讲活动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校园防诈反诈宣传教育活动,我们的目的希望通过多样化的宣传引导,能够引起学生对防诈反诈的重视,并通过他们把以下防诈反诈的认知传达给他们家庭的长辈:要保护好个人隐私,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件及银行密码;要做到不轻易相信陌生人讲的信息;要做到不盲目点击陌生信息、邮件、不明链接等广告;要做到当遇到冒充公检法机关等政府工作人员行骗时,要头脑清楚、不要忙乱,要保持高度警惕,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让你汇款;要警惕推销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防止落入骗子的套路;要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国家反诈中心APP可以智能识别疑似诈骗电话、短信、APP,并对风险行为预警及提示,有效封堵诈骗行为。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年轻人会陷入诈骗犯罪分子的圈套,更何况我们的父母或者上了年纪的亲戚老年人,他们善良朴实,平日里省吃俭用,努力攒钱,却最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我们有责任告诉他们新型的诈骗手段以及让老年人了解更多的诈骗套路。
小手拉大手的教育宣传模式,是为了让防诈骗反诈骗真正落到实处,不是让它只停留在校园活动的形式层面,而是让我们的学生作为防诈防诈宣传员,从校园出发,传播到千家万户,使它在社会各个角落传播开来,让诈骗犯罪分子没有任何可乘之机。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还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因为我有义务和责任告诉我的学生,生逢伟大新时代更应该努力学习新知识,提高新的认知水平,为自己生活着的时代助力和解决当下的问题,才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地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