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新农金|“种业国家队”阵型公布,276家企业入围,陕西仅一席

2022年08月09日 22:00   城市频道

【重点关注】种子被称为农业“芯片”,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种子自给率虽然在不断提升,但在品质和种类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中国种子销售收入前5名(CR5)企业(即隆平高科、北大荒垦丰种业、荃银高科、广东鲜美种苗与登海种业)种子销售收入占比仅为10.6%,与全球种业的市场集中度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而目前我国种业企业中,10亿元以上营收规模的仅有31家,整体呈现出研发力量不足、专业人员稀缺、市场规模亟待提升的状况。

种子作为农业领域的核心科技,事关粮食安全,为了提振种业,2020年中央经济会议上提出要开展种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种业振兴”的概念被正式提出;2021年,《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审议通过,标志着种业振兴行动的开始。

而在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从全国3万余家种业企业中遴选出276家种业企业机构,集中力量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相当于公布了一份“种业国家队”的名单。

从名单分类上看,主要分为农作物、家畜禽、水产三大领域,针对三大领域又细分了具体的品种;而在选拔标准上则是根据企业规模、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等关键指标,并根据不同品种的发展情况,划分了“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三大阵型,由此来保障企业匹配的精准、科学。

在这份名单中,不乏有温氏、牧原、傲农等知名上市企业,也有在近年迅速成长的农业科技型企业。而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山东有32家企业机构入选,稳居榜首;陕西则仅有荣华农业一家入围,该公司主要开发油菜、玉米的种子,它也成为了油料作物补短板阵型企业之一。

除了种业国家队的亮相,近日,根据媒体报道,此前被视为小众专业的种业专业在近几年的高考招生中热度渐起,几大头部农业院校通过“强基计划”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而就在几个月前,茅台集团也成立了红缨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标志着茅台全面入局种业领域,种业市场的火热可见一斑。

在一系列利好叠加的情况下,种业是否能打好“翻身仗”、开创新风口,还有待我们的进一步观察。

【一周动态】

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根据企业规模、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等关键指标,从全国3万余家种业企业中遴选了69家农作物、86家畜禽、121家水产种业企业机构,集中力量构建“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国家种业企业阵型,加快打造种业振兴骨干力量。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两部门联合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

中国科协、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印发意见,联合组织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意见明确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将开展的系列重点任务。其中,科协组织、乡村振兴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和推动各级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等建立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目录,促进优质服务与县乡村科技需求精准对接,为农村地区提供亟须的科技培训、科普讲座、产业指导等科技服务。

(来源:新华网

农业农村部:盯紧盯实能繁母猪存栏量等关键指标,合理调控生猪产能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部常务会议。会议要求,要稳字当头抓好生猪生产,继续加强监测预警,盯紧盯实能繁母猪存栏量等关键指标,合理调控生猪产能,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努力稳定供给稳定市场。

(来源:界面新闻

自然资源部:从严控制建设项目占用黑土耕地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黑土耕地保护的通知》。《通知》明确,要从严控制建设项目占用黑土耕地。建设项目不得占用黑土耕地,确实难以避让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对占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等情况进行严格论证,纳入耕地踏勘论证报告;申请农用地转用时,应说明落实“占黑土补黑土”、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有关情况,按规定制定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方案,做到应剥离尽剥离,剥离后妥善储存,及时合理再利用。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全国早稻收获基本结束,双季晚稻栽插近八成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早稻收获基本结束,预计面积稳中有增,单产基本稳定。双季晚稻栽插近八成、秧苗素质较好。

(来源:人民网

8月份农业生产可能出现“两头涝、中间旱”

近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气象局、林草局等部门召开会商会,对8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经会同有关成员单位综合分析研判,今年以来农业气象灾害轻于上年、轻于常年。受强降水和高温影响,8月份农业生产可能出现“两头涝、中间旱”,东北和黄淮海常年抗旱的地区可能要抗涝,长江中下游常年防汛的地区可能要应对高温干旱,给秋粮稳产增产带来较大挑战。

(来源:央视网

到2022年底,基本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

8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政策体系完善和服务能力提升有关情况。全国有85.3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14%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到2022年底,基本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全球7月食品价格指数大幅下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8月5日表示,7月份全球食品价格大幅下降,植物油和谷物价格回落。7月食品价格指数为140.9点,比6月下降8.6%,比6月下降8.6%,创下自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单月环比跌幅,但同比仍上升13%。领跌的世界小麦价格7月跌幅高达14.5%,部分原因是乌克兰与俄罗斯就解除对乌克兰黑海主要港口的封锁达成协议,显示乌克兰即将恢复谷物出口。小麦价格7月同比仍上涨25%。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说,食品价格从高位回落是好事,但关于指数走势如何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包括全球经济前景、汇率波动和化肥价格高企等。

(来源:参考消息

【本地动向】

西安20个村集体经营性收益超1000万元

近日,记者从西安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2021年底,西安市2254个行政村(社区)已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经营收益13.3亿元,实现分红6.1亿元,增长44.5%。

(来源:陕西日报

2025年西安将全面建成百个乡村建设示范村

8月5日,西安市乡村建设现场培训会在鄠邑区召开。据了解,到2025年,西安市将全面建成100个既有“颜值担当”、又有“气质内涵”、更可持续发展的乡村建设示范村,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全省领先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来源:陕西农村报

陕西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快速推进

陕西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由2018年底2.3万亩,发展到近20万亩,种养规模翻了近10倍。 经过3年发展,陕西省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模由2018年底2.3万亩,发展到近20万亩,新型种养主体达到450余家,综合种养规模达到历史新高;技术模式不断创新,形成稻虾、稻鳖、稻蟹、稻鳅、稻鱼等10多种适合陕西省种养环境的技术模式;稳粮增效作用明显,按照全省目前近2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计算,年可稳产大米6.5万吨。

(来源:陕西日报

陕西5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推出“乡村是座博物馆”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28条,陕西共有“饮汉江水 品富硒茶”秦巴康养之旅、“走进秦岭基因库”自然科普研学之旅、探访“秦岭四宝”自然生态体验之旅、“醉美一号公路”黄河文化探索之旅和商於古道文化体验研学之旅5条线路入选。

(来源:陕西日报

陕西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

8月2日,陕西省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指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以“三变”改革为切入点,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总抓手,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各项工作,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动力;重点实施集体经济“清零消薄”行动,开展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持续盘活农村资源要素;稳妥有序推进二轮承包地到期后延包30年试点,规范土地承包管理与流转,增强仲裁能力与水平,维护好农民土地权益;要加大家庭农场支持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力量。

(来源:陕西农村报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