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9日,交通银行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地同步推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品牌——“交银湾通”。这是交通银行推出的首个国家重点经济区域金融服务品牌,是交通银行立足两个大局、服务“国之大者”、勇担时代大任的生动实践,标志着交通银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踏上新征程。
发布会上,交通银行副行长郝成表示,一直以来,交通银行积极履行国有大行职责使命,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全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交通银行将以此次“交银湾通”品牌发布为契机,加强科技赋能,加大联动协同,进一步提升大湾区跨境金融服务水平,持续为大湾区建设注入新的金融活水。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以及广州、深圳等珠三角九市共同组成,总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创新能力最优的区域之一。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全球唯一同时具有两种制度、三种货币、四个核心城市的湾区城市群,而且粤港澳三地涉及的信用体系与监管体系也不同。
在经济体制复杂的大湾区,实现金融服务的互联互通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对此,交通银行发挥综合经营优势,依托“综合经营、集中布局、特色跨境、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五大经营特色,搭建“产品互联、服务互通、三地如一”的综合金融服务网络,推出“交银湾通”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品牌,形成统一面向大湾区的金融服务体系,全力助推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优化及经济高质量发展。
“交银湾通”将如何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提升区内产品与要素流通的便利度?据介绍,“交银湾通”综合交行与证券、基金、投行、理财等机构在跨境业务领域融合发展的成果,服务“南向通”、“北向通”资金往来,助力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2021年10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正式生效。“跨境理财通”作为资本项下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探索实践,实现了个人投资业务的创新,对于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提升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水平、助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内地与香港间往来的“跨境理财通”业务笔数5458笔,跨境汇划金额7.61亿元,占汇划总额的74.1%;内地与澳门间往来的“跨境理财通”业务笔数5178笔,金额2.66亿元,占汇划总额的25.9%。
除了联通金融市场,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还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以及广东省委、省政府具体工作要求,紧跟总行党委发展战略,创新推出“粤政交融”业态,以便民惠民为出发点,从渠道互补、服务融合、数据共享三条主线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的银政合作机制。积极打通与政府对接的“最初一公里”,做实连接市场主体与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传递“金融为民”的交行温度。
在为大湾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方面,“交银湾通”聚焦理财、消费等主题,对接居民美好生活需求,满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建设需要,为大湾区生活注入新活力。
以金融创新助推产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即“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同时,“纲要”还提出了“建设国际金融枢纽”的战略目标。此外,《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则进一步提出“共建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加快建设金融强省”。
以上战略要求金融要充分发挥强大的支撑作用,成为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托和推手。因此,要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充分发挥金融的杠杆调控和枢纽调节功能,以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强化区域金融协同为突破,构筑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相适应,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为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目标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交通银行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牢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职责,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在推动贸易便利化、发展外贸新业态等方面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湾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金融解决方案。“交银湾通”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品牌立足大湾区双向开放,与湾区发展同频共振,针对客户实际需求,全方位、多层次聚集交行优势资源,将持续提升大湾区在跨境互通、产业升级、普惠民生等领域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验。
未来,交通银行将进一步加强跨境金融创新,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提供交行智慧,持续为大湾区建设注入新的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