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南到青岛,一条高速公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作为连接济青的第三条高速通道,济青高速中线是山东省首条新建智慧高速项目。其中,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已突破多个施工难点,进入建设收尾阶段,预计年底通车。
在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现场,一场“勇创新、当先锋、比贡献”攻坚转序竞赛活动正在全线火热开展,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到2022年年底,该项目新建左幅将建成通车,完成主线第一次转序,随后开启右幅施工,到2023年底主体将全部完工。
在建项目不舍昼夜抓进度,规划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记者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获悉,截至8月底,列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的公路项目已完成投资45.93亿元,完成计划的125%。其中,在建项目5个: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将于年底主体建成通车,明董高速、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国道204大沽河桥梁项目加快建设,蓝谷至胶东机场快速通道胶州段6月开工。按照计划,年底前将有3个项目新开工:蓝谷至胶东机场快速通道墨城路首开段9月开工、即墨城阳段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G308文石线改建工程10月开工建设,沈海高速改扩建项目12月开工。青兰高速(河套至黄岛段)改扩建、莱州至青岛高速、董梁高速等3个项目将加快前期工作,确保2023年全部开工建设。
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乘着三年攻坚行动的东风,全市公路项目按下建设“快进键”,为青岛打造广覆盖、深通达的公路路网提供了重要支撑,更好地助力青岛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
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冲刺年底通车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的胶州三里河互通立交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映入记者眼帘:高耸入云的吊车把建材吊起到正在施工的路基桥涵上,挖掘机连续不停地实施着土方作业。工人们正在实施桥面铺装,抢抓当前施工的“黄金季”加速施工。“2022年以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根据工期建设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加紧施工。”潍青高速六标项目经理张广帅介绍,目前,第六合同段累计完成产值占总计划产值的80%以上,完成路基防排等工程的93%,路面等工程的62%,桥梁结构等工程的90%,交安、绿化工程已全面启动。下一步将科学管理合理配置,加大资源和机械设备投入,全面掀起大干热潮。
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的重点交通工程,同时还是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通承载项目,于2020年6月启动建设。项目途经潍坊安丘市、峡山区、高密市、昌乐县、坊子区、昌邑市及青岛胶州市等7个县市区,全长130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项目起点位于潍坊市西南侧,潍日高速与荣潍高速的连接线高速(规划)枢纽向南5公里处(小徐家庄村附近)。项目终点位于G22青兰高速胶州互通向南约3.5公里处(大赵家庄村附近),与G22形成T型枢纽。
历经两年建设,如今项目步入通车前的关键期。8月15日,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及连接线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跨胶新铁路转体桥2号主墩首节段顺利完成浇筑。至此,项目3处转体桥首节段浇筑施工均已完成,为年内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从山东高速建设管理集团了解到,目前,整个项目的路基工程已完成98%,路面工程完成71%,桥梁工程完成94%。
该项目青岛段全部位于胶州,在胶州境内长约23公里,共设互通立交5个,涉及胶西、三里河、九龙3个街道办事处。胶州市交通运输局重点工程科科长匡秀波表示,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项目是胶州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下一步,将继续协调相关单位为项目提供充足的服务和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努力为项目通车创造条件。
济青高速中线(潍坊至青岛段)(含连接线)通车后,将为青岛潍坊之间再增一条快速通道。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畅通青岛和上合示范区的对外快速通道,提升胶东机场的辐射力,对更好支撑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完善山东半岛城市群交通支撑骨架,丰富山东省高速公路网络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3300多人全力奋战
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中“连四”线莱州至董家口公路的组成部分,位于青岛和潍坊之间,呈南北走向,途经青岛平度市、胶州市、西海岸新区和潍坊昌邑市、高密市、诸城市等6个市(区)。项目长度131.1公里(青岛段长度27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于2021年3月启动建设。目前,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项目进场参建人员达3300余人,主要机械设备1100余台(套),路基工程已完成40%,桥梁工程完成近60%。
9月2日,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青岛西海岸新区五合同段工地现场,施工机械来回穿梭,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明董高速新区段起于大村镇前王家庄村附近,终于泊里镇菜园村,全长约22公里,总投资13.5亿元。线路设置大中小桥13座,拥有分离立交3座、桥式通道15道、天桥16座、涵洞43个,设立互通立交和收费站各两处。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明董高速专班工作人员介绍,项目启动建设以来,专班全部力量下沉一线,把办公室搬到工地上,实行一处项目、一个班子、一套机制、一抓到底。专班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一切为项目建设开绿灯,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区段的挖方、填方、台背回填等路基工程已完成形象进度的80%,桩基、承台、墩柱等桥涵工程完成70%,整个工程正按预定工期推进。
该项目计划2023年12月完工。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缓解青岛与潍坊之间缺乏南北向高速大通道的局面,同时为董家口港新增一条北向疏港高速通道,推动港口与高速公路更为便捷联通,更好地服务青岛陆海联动发展。
两个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2022年,列入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中的两个规划项目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沈海高速青岛段改扩建工程计划年底开工,青兰高速公路(河套至黄岛段)改扩建工程计划2023年开工。
沈海高速青岛段2003年建成通车,现状为双向四车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71118”中的“纵二”G15沈海高速公路青岛市境内路段,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京哈走廊沈阳—大连—青岛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山东省“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公路网布局中“一纵”烟台至日照(鲁苏界)的重要路段,在国家和区域路网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胶东半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与长三角经济交流不断增强,交通量持续快速增长,亟需进行改扩建。2022年5月,沈海高速公路(南村至青岛日照界段)改扩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顺利通过专家咨询评估,为后续方案优化深化和落地实施打下良好基础。本次改扩建段起自沈海高速南村枢纽,止于沈海高速青岛日照界,全长131.4公里,按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改扩建。该项目由北往南串联起了青岛胶东临空经济区、上合示范区、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西海岸新区等重点发展区域,连接胶东机场、青岛前湾港、董家口港等重大交通枢纽。实施后对于提升沈海高速公路服务水平,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深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8月,受交通运输部委托,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组成评估专家组,来青岛开展青兰高速公路(河套至黄岛段)改扩建工程项目申请报告评估工作。评估组通过了项目申请报告,并对项目申请报告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下一步方案优化深化、完善项目申请报告提供了依据,为项目早日完成核准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项目计划2023年开工,2025年建成通车。
青兰高速公路(河套至黄岛段)是《国家公路网规划》18条东西横线中G22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组成部分,与S7601前湾港区1号疏港高速均为原胶州湾高速公路的组成路段,是青岛环胶州湾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内容,于1995年建成通车,现状为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此次改扩建段串联胶州湾北岸和西岸城区,连接了城阳区、胶州市、西海岸新区,沿线布局上合示范区、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中德生态园(国际经济合作区)等多个重要经济功能区,联系胶东机场、前湾港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起自城阳区河套枢纽立交,止于西海岸新区黄岛东主线收费站,全长30.8公里,按照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改扩建,青兰高速主线段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联络线S7601黄岛东枢纽至黄岛东收费站段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
该项目的实施,对于优化青岛城市空间布局,更好匹配上合示范区、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战略实施,提高国家高速公路网服务水平,实现环胶州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质增效,提升胶东机场和前湾港区综合交通疏解能力,促进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