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尹琛 香港报道
香港与新加坡曾同列“亚洲四小龙”,两者一直是争夺亚太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对手。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10月9日的网志(随笔)中表示,“香港一直在竞争中发展与成长,毋须妄自菲薄,也不用回避不足,只须针对性地制定有效对策,进一步提升本港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陈茂波以多项数据举例指,香港金融服务市场在经济贡献、股市市值、债券发行等方面较新加坡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具体而言,香港金融业的经济贡献在2020年达760亿美元,规模是新加坡的1.5倍(约490亿美元);2021年的数据显示,港股市值超42万亿港币,去年全年总成交额为41万亿港币,分别高出新加坡7倍和20倍;债券发行量方面,香港则是亚洲(除日本外)的第三大债券市场,仅次于内地及韩国,亦是亚洲区内最具规模安排国际债券及内地离岸债券发行的中心,占区内发行额的34%,较新加坡多出6倍。
陈茂波表示,香港在金融方面有着“量与质”的优势,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环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大、市场竞争更加尖锐激烈以及逆全球化带来的变数等。其中,陈茂波直言,不同经济体也许会更大力度的抢人才、务求保持自身的经济及产业发展动力。
由香港金融管理局主办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确定于11月2日召开,届时将有全球100余家重要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出席,其中超过30家机构由集团董事长或行政总裁代表。香港的金融科技周亦将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举办。
几乎同一时间,新加坡也将于11月2日至11月4日举办金融科技节,“新港之争”一时之间成为热议话题。英国Z/Yen集团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自2007年起进行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香港大部分时间位列全球第三。但9月底的最新报告显示,香港跌至第四位,而新加坡由第六跃居第三。陈茂波对此回应指,最新排名中,香港总得分实际上增加了10分,较前两位(纽约、伦敦)的得分升幅更大。
新加坡金融业近年来的发展不可小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孟文能在今年早前曾表示,2020至2021年,新加坡金融业年均增长7.2%,是整体经济增速的4倍;其中外汇交易量在2017年至2021年的期间平均每年增长13%。陈茂波亦坦言,服务于多货币东盟地区的新加坡,在外汇方面具备先天优势。
此外,以家族办公室为代表的财富管理业务在新加坡的发展迅猛。新加坡金管局截至今年4月底的数据显示,目前落户新加坡的家族办公室数量超过400家,而在2018年,这一数值为27家。作为财富管理形式之一,家族办公室受到高净值人士的青睐。
不过,香港在这方面的努力也不曾松懈,陈茂波在今年早前的财政预算案中,就提出为香港单一家族办公室所管理的家族投资控股实体提供税务宽免等;香港投资推广署的家族办公室环球团队也将于本月中赴中东宣传,并表示将全力到外地“说好香港故事”,强调香港以往优势未有改变,甚至有新税务优惠即将落实等。
陈茂波指,香港未来的机遇大于挑战,尤其在国家的坚实支持、“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以及亚洲发展的大趋势之下,香港可继续发挥“超级联系人”角色,这也是香港难以复制、难以取代的核心优势。
同时他透露,外界对即将到来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反馈非常正面积极,不少与会者反映会议仅有一天,“有点意犹未尽”。因此,金管局将联同金融学院于峰会翌日(即11月3日)增办一场“国际投资对话”研讨会,题为《投资于风云变幻时》,并邀请环球资产管理机构参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