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周报(第66期)丨生态环境部:力争尽早启动CCER交易市场;港交所推出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央行:三季度绿色贷款增长41.4%

2022年10月31日 19:11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李德尚玉,李明明
本期看点:生态环境部:力争尽早启动CCER交易市场;港交所推出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连接全球气候相关产品;央行:三季度绿色贷款增长41.4%,碳减排项目占66.4%。

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正积极稳妥推进。目前,“双碳”1+N政策体系已经构建完成,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的N个配套政策文件不断出台,各地“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及碳达峰方案陆续公布。

21碳中和课题组推出的碳中和周报,梳理盘点近期碳中和宏观政策、绿色金融等重点消息,致力于发现绿色低碳发展背后的价值。

本期看点:生态环境部:力争尽早启动CCER交易市场;港交所推出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连接全球气候相关产品;央行:三季度绿色贷款增长41.4%,碳减排项目占66.4%。

一、碳中和政策周报

1、生态环境部:力争尽早启动CCER交易市场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围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市场热点问题作出回应:生态环境部在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出台,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做好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顶层的制度设计,组织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做好统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等工作。此外,还将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建立国家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此次会议上还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全面总结2021年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效,以及为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所作出的贡献。报告还阐述了中方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COP27)的基本立场和主张。

同时,生态环境部表明了中方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的基本立场和主张,即中方愿全力支持COP27主席国埃及举办一届成功的缔约方会议,期待与各方一道将COP27打造成为以“落实”为主题,以“适应”和“资金”为成果亮点的一次大会。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交易市场是我们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全国碳市场包括了一个强制的市场和一个自愿的市场。启动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利于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也为社会和企业参与这项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有助于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要做好顶层的制度设计和开展配套制度规范的制修订工作。

2、上海推行十大行动,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日前,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方案分阶段提出具体目标:到2025年,碳中和相关领域创新体系逐步形成,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突破100项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建成10个重大示范项目与工程,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助力产业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支撑主要耗能产品和主要行业能效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

其中提出要实施十大行动,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支撑行动,低碳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技术突破行动,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零碳科技攻关行动,负碳技术能力提升科技创新行动,前瞻颠覆性技术创新行动,低碳零碳技术示范行动,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决策支撑行动,碳达峰碳中和项目、基地、人才和科普协同增效行动,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培育与服务行动,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国际国内合作行动。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本次实施方案致力为上海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进提供基础性科技支撑和前瞻性科技引领,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地方经验。

3、深圳:到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达2000亿

近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及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可再生能源、高效储能、智慧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推动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到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显著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5万亿元,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其中,在氢能项目上,规划建设龙岗国际低碳城、龙华求雨岭氢能产业特色园区。积极推动氢能在交通运输、分布式发电、备用电源、无人机、船舶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开启碳达峰碳中和新征程的关键期和窗口期,随着“双碳”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深圳应对气候变化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更高要求。深圳准确把握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系统擘画未来五年低碳和韧性发展的蓝图,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当好先锋、做好示范。

4、两部门:鼓励多晶硅企业合理控制产品价格水平

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到,创造条件支持多晶硅先进产能按期达产支持多晶硅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降低能耗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优良率。推动建设项目按期投产达产。鼓励上下游一体化、战略合作、互相参股、签订长单,支持建设光伏产业园区。鼓励国有、民营等各类资本参与产业链各环节,有效限制低端产能无序扩张。鼓励多晶硅企业合理控制产品价格水平,在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前提下,结合市场供需形势、生产成本及合理利润水平等因素,引导多晶硅等产品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相关企业可享受政府支持政策,纳入政府及行业重点企业支持政策清单。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此次两部门发布的《通知》,意在积极推进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健康有序发展,多措并举保障多晶硅合理产量,创造条件支持多晶硅先进产能按期达产,鼓励多晶硅企业合理控制产品价格水平,充分保障多晶硅生产企业电力需求。

5、国家能源局:截至9月底风光发电装机约7.1亿千瓦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4.8亿千瓦,同比增长8.1%。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5亿千瓦,同比增长16.9%;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6亿千瓦,同比增长28.8%。1-9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926亿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太阳能发电1328亿元,同比增长352.6%。电网工程完成投资3154亿元,同比增长9.1%。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风能、太阳能发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是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当前,风能、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市场空间较大。

6、北京大兴区:2025年氢能产业链规模达200亿元

10月24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大兴区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正式文件中指出,到2025年,氢能相关企业数量超过200家,培育4-6家上市企业,孵化2-3家生态引领型企业,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累计达到200亿元,形成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数量不低于3000辆,建成至少10座加氢站,推广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装机规模累计达到5兆瓦。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氢能,尤其是绿氢,是一种清洁高效、来源广泛的二次能源,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是未来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发展氢能产业对于支撑首都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北京争当碳达峰碳中和“领头羊”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兴区已初步构建涵盖氢能“制-储-运-加-用”各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储备项目三百余个。

7、履约期临近,全国碳市场成交逐渐活跃

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285,274吨,总成交额16,653,618.00元。挂牌协议交易周成交量47,000吨,周成交额2,747,000.00元,最高成交价58.70元/吨,最低成交价58.00元/吨,上周五收盘价为58.00元/吨,较前一个周五下跌0.84%。大宗协议交易周成交量238,274吨,周成交额13,906,618.00元。截至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5,881,071吨,累计成交额8,601,542,488.58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临近年底,全国碳市场履约期将至,成交也逐渐活跃,成交量逐渐增加的同时,碳价也保持在较高水平。随着履约需求的逐步增加,四季度剩下两个月的全国碳市场或迎来量价齐升的走势。

二、绿色金融周报

1、港交所推出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连接全球气候相关产品

10月28日,香港交易所宣布推出全新的国际碳市场Core Climate,致力连接资本与中国香港、中国内地、亚洲以至全球的气候相关产品和机遇。Core Climate支持市场进行高效和透明的碳信用产品和工具的交易,协助推动全球净零转型。平台参与者可透过平台获取产品信息、持有、交易、交收及注销自愿碳信用产品。据介绍,Core Climate上的碳信用产品来自全球各地经国际认证的碳项目,包括碳避免、减碳及碳消除项目。所有于Core Climate上市的项目均经认证及符合国际标准,例如Verra的核证减排标准VCS (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Core Climate是香港交易所最新的可持续发展举措,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长远策略的其中一环,有助加快全球迈向净零排放的进程。

2、央行:三季度绿色贷款增长41.4%,碳减排项目占66.4%

2022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比上年末高8.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4.88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8.32和5.56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4%。

分用途看,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分别为9.37、5.33和2.9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40.9%和63.2%。分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绿色贷款余额5.33万亿元,同比增长30.8%,前三季度增加8575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绿色贷款余额4.4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增加3577亿元。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随着绿色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可以预计未来绿色贷款仍会保持上涨趋势。

3、交易商协会公布三季度绿色债券投资人TOP10

近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根据投资人参与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程度,公示了2022年三季度投资人情况。其中,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为全国性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TOP10。此外,此次公布的投资人情况还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及农村金融机构TOP10;证券、基金及基金会TOP10;保险类金融机构TOP10和其他类型机构TOP5。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随着我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债券市场蓬勃发展,市场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产品体系日益丰富,发行人、主承销商的参与热情持续提升。同时,更多投资人积极参与到绿色债券市场建设之中,多方主体汇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4、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放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

10月24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表示,近期作为银团独家牵头行和可持续发展协调行,发放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本次银团贷款对象为华能天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贷款金额6亿元,贷款期限3年。本次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将贷款利率与企业预设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清洁能源项目投放金额、装机规模、二氧化碳减排量相挂钩。根据本项目绿色评估专项报告,截至2024年底,本次贷款对应的绿色项目预计可减排二氧化碳至少2300万吨,碳减排效果明显。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是通过银团贷款条款激励借款人达成预设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SPT)的融资工具,是推动减排降耗的重要经济手段之一。可持续发展挂钩融资工具通过与可持续绩效挂钩的方式,为企业可持续融资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

5、浙江衢州建立碳账户239.6万个,企业覆盖率100%

今年以来,衢州全市共发放企业碳账户贷款294亿元、个人碳账户贷款48亿元,共计342亿元。截至目前,衢州市探索建立各类社会主体碳行为的智能监测账户239.6万个,企业和居民个人覆盖率100%、93%,用于掌握该市碳排总量数据,了解每个社会主体的碳排放水平。目前,衢州碳账户已经涵盖工业、农业(林业)、能源、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六大领域,通过开发碳账户金融、用能预算化管理、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零废生活”等应用场景,当地已基本形成“碳激励”。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在碳总量目标控制下,个人碳账户企业碳账户的基础建设,将加快推动形成个人及企业碳交易机制,激励和调动全民节约环保、全社会创新与新技术推广利用的积极性,有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问题。

6、湖州落地首笔ESG挂钩的中资境内银团贷款

近日,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8亿元人民币ESG挂钩银团贷款在湖州落地。该银团贷款专项用于微宏动力“年产4GWh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项目”建设,由中国银行作为牵头行、代理行及可持续发展协调行,联合建设银行、湖州银行与浙商银行,应用湖州融资主体ESG评价结果,实现了境内银团贷款市场首笔中资银行牵头的ESG可持续挂钩银团贷款“零”的突破。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本次ESG挂钩银团贷款,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助力企业的多维度可持续健康发展,也为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产品创新积累了经验。

7、海南:2022年赴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10月24日,海南省财政厅网站发布公告,海南省人民政府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发行 50 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期限为2/3/5年期,包括2年期蓝色债券12亿元、3年期可持续发展债券26亿元和5年期可持续发展债券12亿元,定价利率分别为2.42%、2.65%和2.85%。

此次债券发行是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蓝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据海南省财政厅公告,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投向海洋经济及海洋保护项目、绿色环保项目、医疗及住房等民生保障项目,进一步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推进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通过本次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可以让境外资本市场更了解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吸引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投资自贸港的未来建设。 

撰稿:李德尚玉、李明明(实习生 刘雨青 廖怡媛 崔净萌)

统筹策划李博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