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元素 当代演绎——专访《2023央视春晚》视觉总监费俊

2023年01月25日 14:3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曾婷芳
一场吉庆+典雅、传统+现代的视觉美学盛宴

《2023央视春晚》以温暖人心的精品节目、亮点满满的技术创新、美轮美奂的舞美效果为全球华人送上了一道红红火火的文化大餐。在这场文化盛宴中,围绕宋代词牌名“满庭芳”的主题展现吉祥而又典雅的舞美视觉美学成为本届晚会的一大亮点。 “满庭芳”的概念是如何融入到整场春晚的?里面的色彩系统的建构和应用逻辑如何?整场晚会节目达到高度艺术性与科技感的融合,其中运用了哪些当代科技手段?我们专访了担任本届晚会视觉总监,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俊,请他为我们揭秘视觉设计背后的理念、方法和过程。

 

满庭芳华 舞色新春

吉庆+典雅、传统+现代的视觉美学理念

 总导演于蕾和副总导演邹为在晚会前期策划阶段提出了以 “满庭芳”作为主题,取意自中国古典文学词牌名,导演组希望通过这些花来寄托一份圆满的中华大家庭能够尽展芳华这样一份美好的愿望。费俊对21记者表示,今年春晚的舞美及视觉设计选择以“花”作为贯穿整台晚会的主题符号,以“满庭芳”作为主题理念,这一理念贯穿在演播大厅从空间、舞台到景观等各个方面的设计之中。

(主视觉 满庭芳)

 

以演播厅顶部艺术装置的设计为例,这个由四瓣花结构演化重构而成的装置,既是根植于中华文明的美学创造,又是绽放着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新呈现。创意取材自距今6000年至4800年前的庙底沟彩陶标志性的“花瓣纹”。将四瓣花的形态和结构有机的与单纯的空间装饰型和舞美道具型装置不同,这是一个需要承载复合功能的装置,它既是演播大厅的核心舞美元素,也是需要和大屏幕视觉内容融为一体的视觉要素,它还是舞美灯光和音响必须依托的结构载体,导演组和舞美、灯光、拍摄、声音、视觉等团队经过多轮的设计及功能论证,从空间的视觉体验、表演的支撑作用,拍摄的视觉效果等多维度,不断优化这个舞美装置的视觉形式、空间形式以及功能形式,把原本相对更繁复的设计和功能方案不断进行提纯和简化,最终形成了简约而不失灵动的设计方案。花瓣低下安装有LED灯条,整体长5公里,星星点点的 led的灯点,总共是6万多个,与舞美主造型相呼应,在视觉层面上形成千变万化的效果。

 

在设计方面,这个装置还吸收了新媒体公共艺术的创作思路,运用程控技术以及隐藏式灯带的方式,追求具有中国工笔画晕染美感的“灯光晕染”式动态视觉效果,藏于每片结构顶部的灯带作为间接光源,将每层结构之间以柔和的光晕装饰,形成节制而淡雅的视觉表现,恰到好处地烘托演播大厅的气氛;同时,通过精密的程序控制,形成灯带整体与局部间丰富的色彩变换,从花瓣中心向四周扩散的灯光动效充分展现出装置的灵动感和“绽放”的意向感;作为舞台视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装置还能实时地根据节目的视觉调性来适配出相协调的色彩动态演绎,这一设计让演播大厅的空间也与舞台上的内容成为了一个可以联动的整体,既提升了舞台的表现张力,也增强了观众的沉浸体验。

 

(歌曲《难忘今宵》)

除了在舞美装置设计中的体现,“满庭芳”的概念也体现在整台晚会的视觉设计中,例如在一系列被亲切地称为“值班”的春晚主视觉的设计中,通过不同色彩和花卉元素的拓展,“满庭芳”的概念还被延展出“玉棠富贵“和“春暖花开”等具有丰富意涵的视觉设计,这些视觉展现在节目之间主持人串场、零点倒计时以及晚会最后的《难忘今宵》等重要节点上,形成了既有整体风格又富于变化的视觉意象。

(玉棠富贵 应用于《难忘今宵》- 主要元素:玉兰、海棠)

传统色彩 创新应用

中国传统色彩的视觉美学系统

为整体性、系统性地提升整台晚会的美学调性,费俊带领团队建立了一套属于春晚的色彩系统,这在春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费俊将色彩系统的建构和应用逻辑概括为“寻色”、“拾色”、“弄色”、“舞色”这四个阶段。

“寻色”

整个设计的起点来自于对于中国传统色彩的追寻,中国人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寻觅色彩,每一种颜色皆如诗如画、韵致斐然。在这些古老而逐渐被遗忘的文化瑰宝中,我们看到中国传统色大多都来自自然,饱含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意、对生活的诗意和对未来的寓意;中国色也绝不只是对于世间色彩的命名和描绘,在这些颜色中蕴含了中国人的时空观和生命观。对色彩的追溯不仅可以让我们能够找到文化根源,发现文化底色,还能通过“寻色”来激发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拾色”

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团队从中国传统色中提炼并组合出五个具有吉祥寓意的吉祥五色, 分别为:

吉-吉祥红:一团吉祥高高挂 四季平安 五谷丰;

福-富贵黄:福贵黄中望秋山 万里无云 万里天;

禄-福寿綠:福禄綠神坐上乘 天地万物 共繁荣;

寿-延年青:延年青上摆喜宴 福寿安康 春常在;

喜-如意蓝:如意蓝里点绛红 心想事成 真如愿,

这些吉祥色表现出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表达。

 

为了建构出一套能体现春晚吉祥美学特点的色彩系统,团队将每个主色延展成8种延伸色,形成40种可应用色板,以及10套配色模版,根据舞台视觉的应用特点,形成了一本“春晚色彩视觉应用手册”,为所有参与创作和制作的团队与个人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配色工具及色彩应用指南,这既大大的提高了设计和制作效率,又为形成更加整体性的视觉美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弄色”

色彩系统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跨学科的系统工程。首先在舞台视觉呈现方面,无论是春晚演播现场的整体舞美设计,还是每一个节目的视觉设计,主创团队都在努力让色彩系统能够有机的应用到每一个细节之中,力图将视频内容、灯光设计、服装设计、道具设计等跨专业的工作都能整合到色彩系统之中,形成具有整体感的视觉美学;另外在播出品质方面,视觉艺术与视觉技术的融合是保障最终播出品质的必由之路,如何通过各种观看终端的屏幕来完美的呈现色彩的表现也是团队着力攻坚的课题之一。艺术的“弄色”需要科技的“校色”方式来支撑,从设计、制作、录制到直播,每个环节都要不断通过设计师和工程师联合的测试、校准和调整,才能实现最佳的色彩呈现。

 

“舞色”

色彩不只是一种视觉要素,色彩本身可以称为一种文化观念,主创团队今年还特别以中国色为主题来创作了“满庭芳-国色”这个创意色彩视觉交互秀,通过把中国色唱出来,舞出来,让公众了解中国色彩,感受中国色彩,通过依托现代视觉技术,将中国传统色彩的优雅绚烂外化为舞台上的炫酷呈现。让中国色彩展现得如此现代又如此中国!让大众在色彩的浸染之中感知中国色彩的文化意蕴。

费俊认为,把中国传统色这样的文化遗产活化到春晚舞台,色彩可以成为最直接的文化观念。以“色彩手册”为起点,建立起属于春晚的色彩美学体系,让以往缺乏整体风格的舞台视觉变得更加具有美学调性,让大众在色彩的浸染之中感知中国色彩的文化意蕴。

 

 

(创意节目交互视觉秀《满庭芳·国色》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追寻中国传统色彩,运用AR技术使舞台宛如色彩幻境,同时以现场实时拍摄结合CG特效、AI图像生成等制作技术,将中华传统色彩赋予五位舞者演绎。)

传统元素 当代演绎

 艺术与科技有机结合的视觉美学表达

每一届春晚都是央视视觉技术创新展示的重要平台,在每个节目的视觉创制方面,视觉团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攫取元素,辅之以现代艺术手法和光影技术,使整场晚会节目达到高度艺术性与科技感的融合。费俊告诉21记者,整场晚会运用了VR、AR、XR、360度自由视角拍摄、AI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大数据、程控灯光装置、动态机械装置等前沿视觉技术的应用,使得整场晚会成为一次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成果展示,形成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化演绎。

其中今年春晚节目中AR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是历届春晚中最多的一年,AR虚拟现实技术与现场舞台视觉的有机结合,有效的拓展了舞台的视觉空间,同时丰富了视觉元素的动态叙事能力。央视视觉设计及技术团在现场共设置了5个AR虚拟机位,覆盖整个演播大厅。团队还首次在三维索道摄像机中植入AR技术,让AR能够和不同机位的直播画面都能适配上,给观众带来了更加生动和富于表现的视听感受。

(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以《山海经》《抱朴子》《史记》等中国古典典籍中的吉祥神兽为原型,结合VR三维影像绘制和AR增强现实等技术呈现舞台。)

不仅如此,技术层面使用了5G远程AI智能图像识别动作捕捉技术,如开场的AR兔圆圆,为了保证在4KHDR的直播能让观众看到兔圆圆的每个细节,使用了次世代当中物理解算,在渲染中加入了毛发的弹性碰撞等技术方式,以提高视觉的真实性突破了以往的绑定技术,增加了大量的这种变形的驱动骨骼,大幅度的提升了兔子本身的体型柔软度,使这个兔子的形态更加逼真可爱。

历时4个月 优化40多次

兔圆圆=中国科学故事+中华传统文化

于春节前夕亮相的春晚吉祥物形象“兔圆圆”,由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先生和春晚视觉设计团队历时4个月打磨完成。吉祥物“兔圆圆”身上,包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兔的意蕴和美感,也创造性地呈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就。根据中科院骨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结果表明,“安徽模鼠兔”为世界最早的兔形动物,中国可谓是兔的“第一故乡”。在“兔圆圆”的造型设计中,视觉设计团队与陈湘波先生一同不断打磨和推敲,最后确定的形象,保留了真实中国兔子造型上的特点,同时艺术化的处理使“兔圆圆”兼具人的表情,更能直观展现不同的情态。造型设定上突出兔的灵动、圆融之美,整体线条简洁饱满和圆润。例如,兔耳选择了大小适中、竖直圆润的形态作为常态,但在不同生存状态时兔耳也有不同姿势;兔的眼睛力求在“拟人兔”与“写实兔”之间找到一种造型的平衡。

作为整场晚会第一位出场的演员,春晚吉祥物“兔圆圆”的亮相给观众带来第一波高潮,在开场短片中,观众们跟随“兔圆圆”,从充满节日气息的街头市井,来到鲜花盛开的田野草地,而后乘着直冲云霄的节日烟火来到外太空,在空间站舷窗外,看到失重环境下纸花在水膜中开放的独特现象,此时礼花在夜空中绽放,形成了演播大厅舞美天顶的形状,也自然地将观众带入晚会现场。

费俊团队短片动画导演王可鑫告诉21记者,在动画创作上,团队的想法是突出它的灵气。“我们提出一种‘双重感知’的思路,既感知到兔这种动物的特性,又要赋予它人的行为表演方式与感官体验,这也是动画形象能够被更广泛的受众所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每次兔圆圆摇动尾巴,往往是先感知到了周围的变化,如草的摇曳、花的香气等等,同时伴有源于自然的声音。在短短两分钟不到的时间,尽可能让观众感受到丰富的画外延展体验,从而感受到兔圆圆更为丰富的性格特征。

(晚会开播前接到最后一个紧急设计任务,费俊为岳云鹏变魔术的手绢设计刺绣图案构成)

(费俊与总导演于蕾、副总导演邹为、视觉总监胡增鸣及视觉组在节目成功播出后的合影)

(部分素材来源:央视、MANA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