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昱玢 王睿 编辑/江昱玢
华为汽车概念股,逆势暴涨。
10月24日,圣龙股份再度涨停,录得13连板,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近250%。
从一名普通的螺丝配修工,一步步成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实控人罗玉龙和妻子陈雅卿、儿子罗力成,持股65.99%。
连涨13个交易日后,一家三口账面浮盈,已超40亿元。
踩中热点
罗玉龙做的是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生意,包括发动机油泵、电子油泵等泵类产品,主要供给新能源汽车主机厂。
9月底至今,备受资本追捧,一定程度上,是沾了“华为汽车产业链”概念的光。
招商证券研报称,华为问界M7的热销,将为整车合作伙伴和上游零部件企业带来机会。
与问界制造商赛力斯的业务往来,让罗玉龙成了受益者之一。
10月23日,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张勇提到,圣龙通过青山工业、重庆小康等为赛力斯配套电子油泵等,获得项目定点。
只是,这笔收入非常有限。
2022年和今年上半年,该部分业务收入分别为1915.1万和1022.88万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为1.29%和1.5%,“产生的损益对公司的影响极小”。
圣龙的主要战场,仍是传统燃油车领域。
其重点客户包括长安福特、上汽通用、广汽、长城汽车、吉利等国内整车厂,以及福特、通用汽车、宝马、大众等海外车企。
新能源板块短期内难撑业绩,罗玉龙却大力投入。
去年2月,圣龙投资6690万元成立圣龙新能源,持股49%。新公司主攻电驱减速器、增程系统、混动系统等。相比传统油车业务,新产品的单车价值量高。
财报披露,通过这家合资企业,罗玉龙引进大批新能源电驱动的专业人才,平均行业经验超10年。研发产品中,电驱动高速减速器已量产,配套吉利的增程控制器等完成开发。
5月,圣龙公告称,拟投资1500万元,与日本理研共同成立圣龙理研新能源,业务包含电动泵用马达、电动泵、车载空调系统等。
十三连板
此轮股价飙涨,始于中秋假期前夕。9月28日至今,圣龙股份一路斩获13个涨停。
不到一个月,公司连发12封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和风险提示公告,强劲势头仍刹不住车。
24日的最新公告显示,9月28日至10月23日,圣龙股价累计上涨214.23%,同期,申万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跌幅为1.3%,上证指数下跌5.41%。
“严重偏离同行业上市公司合理估值,股价脱离公司基本面。”罗玉龙试图灭火。
市场炒作热情未能平息。
24日,圣龙股份开盘再度涨停。当日报收37.88元/股,市值89.55亿创新高。
反常之处在于,罗玉龙放出的三季度成绩单中,主要财务数据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据业绩快报,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0.51亿,同比下滑3.16%;净利润腰斩,仅3531.4万元。
罗玉龙解释,一是客户年降、产品结构变化,毛利率同比下降1.6%;二是,1-9月开支增长,尤其是研发投入。
具体数据看,上半年研发费用397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620万元。
近三年,圣龙的业绩犹如坐过山车,2020年扭亏为盈,净利润5560万元,2021年营收同比大增85%,去年又下挫13.5%。
从基本面看,股价持续上扬不可维系。大股东动向,备受关注。
9月28日至10月24日,圣龙股价大涨248%,罗玉龙家族的身家,飙涨超40亿元。
23日,罗玉龙回应投资者,大股东暂无减持计划。
自圣龙上市,一家人确实未减持过公司股份。
父子传承
现年67岁的罗玉龙,从螺丝厂工人做起,干出了一家上市企业。
1985年,担任宁波风动工具厂厂长的罗玉龙,面临员工们饭碗难保的困境。
“当时工厂生产技术落后,没有买设备的资金,最后借用机械职业学校的教学设备,才完成第一笔订单——20吨合金螺丝。”罗玉龙回忆。
“不怕吃苦,就怕没苦吃!”罗玉龙带队,圣龙参与了第一辆红旗汽车的组件装配,逐渐成长为发动机机油泵领域的隐形巨人。
罗玉龙(右二)、罗力成(左一)
儿子罗力成38岁,从北京航空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后,赴美攻读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电子工程学硕士。在美国汽车零部件厂商博格华纳工作了一年,他归国加入家族企业。
2008年,博格华纳决定剥离油泵事业部,罗玉龙出手。
罗力成担纲了这宗国际并购的主力,并先后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密歇根州,设立制造、工程技术、销售中心。
圣龙成功打入海外市场,并拿下捷豹路虎的双联泵订单等。
“必须拥抱新能源。”在企业转型上,罗力成与父亲思路一致。
“2017年就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其间走过一段弯路,现在战略定位清晰,结合圣龙在泵类产品领域的能力,以电子油泵、电子水泵为主。”
罗力成认为,进军新领域,非一日之功。
以电子油泵为例,为了提升其泵油效率,齿顶间隙控制在30-50微米,工人要在超精度双面磨床上操作,保证加工精度。
“经营企业很难,也很累,他(罗力成)完全可以不接手。但他却这么做了,他是优秀的!”罗玉龙对儿子的认可,溢于言表。
父子联手,当务之急是改善公司基本面,为势如破竹的股价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