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在商务部召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考核评价办法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2021年版)》(以下简称新《考核评价办法》)。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介绍,2020年,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11.6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幅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1.5%;实际使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金额611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占全国各地利用外资(含再投资)比重为23.1%;进出口总额6.7万亿元,同比增长4.8%,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20.8%。
今年1月27日,商务部发布2020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宁夏石嘴山经开区因连续两年排在倒数5名中,被“开除”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成为继去年酒泉经开区退出后,第2家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的开发区。
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朱冰表示,自1984年以来,全国累计批复设立232家国家级经开区,其中2家已经国务院批准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目前共有230家。下一步,商务部将坚持严进严出、以升促建、以退促改,强化动态管理,激励国家级经开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宗长青介绍,为进一步落实国发11号文和新《考核评价办法》,商务部将从强化稳外贸稳外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绿色低碳发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等九方面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提出工作要求。
五大一类指标考核经开区
宗长青介绍,新《考核评价办法》按照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统筹协调和发展质量设置五大类一级指标,30项二级指标。
其中,“对外开放”和“发展质量”均被赋予30%权重,包括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单位土地园区地区生产总值产出强度等共15项二级指标。主要评价国家级经开区利用外资、对外贸易、产业集聚、市场主体质量等方面情况,引导国家级经开区积极发挥开放平台作用,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高质量发展。
朱冰介绍,据新的发展要求,在“绿色发展”一级指标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2项负向二级指标,引导国家级经开区探索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新路径。
宗长青介绍此次修订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第一,推动国家级经开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第二,推动国家级经开区服务商务发展新定位。推动国家级经开区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以激发对外经济活力为突破口,在稳外贸稳外资和商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推动国家级经开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引导国家级经开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国家级经开区再次创业、重新出发,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十四五”开局推进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
宗长青介绍,30多年来,国家级经开区不断探索有特色的发展模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改革创新的排头兵。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商务部将发挥国家级经开区开放平台示范带动作用,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加快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外资集聚区,在稳外贸稳外资中发挥更大作用;强化国家级经开区科技创新支撑,加快体制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协同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朱冰表示,在退出方面,加大降级力度,强化倒逼机制。
一是连续三年内有两次进入本地区(按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划分)国家级经开区最后5名的纳入降级备选名单,商务部根据两次考核平均得分情况分地区研提降级建议名单,报国务院批准后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
二是自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决定公布起两年内,相关省(区、市)原则上不得推荐省级开发区升级;
三是被退出国家级经开区序列的开发区整改后再次申请升级,与其他省级开发区新升级执行相同要求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