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退场:起亚与悦达拟组建新合资公司,计划增资9亿美元

2022年02月07日 17:24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杜巧梅
新合资公司名称将在今年4月份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杜巧梅 报道  2月7日,韩国起亚株式会社与盐城市人民政府、江苏悦达集团签署扩大投资协议。

据悉,起亚与悦达拟组建新合资公司,并将在今年4月份发布新公司名称。按照规划,新合资公司计划增资9亿美元,通过扩大投资、导入新车型、发展新能源汽车、设立出口基地等方式,迅速提升整车销量及产能利用率。

随着起亚与悦达全新合资公司的成立,成立即将满30周年的东风悦达起亚正式成为历史。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东风悦达起亚成立于1992年9月12日,经营期限至2022年9月11日,由东风集团、悦达投资(600805.SH)、韩国起亚共同组建,三方股权分别为25%、25%和50%。去年12月17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公告显示,东风悦达起亚25%股权转让项目已被摘牌,转让价格为2.97亿元,不过,摘牌方目前尚未公布。

在业内看来,近年来起亚品牌在华销量下降、合资公司持续亏损是东风集团在合资公司经营期满之前退出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在2016年销量达到65万辆巅峰之后,东风悦达起亚销量一路下滑,2017年东风悦达起亚销售量腰折至35.95万台,2020年其销售量下降至24.9万台;而过去的2021年全年销量仅15.2万辆。

销量持续下滑使东风悦达起亚经营业绩每况愈下。数据显示,2017年-2021上半年东风悦达起亚净亏损分别为11.23亿元、4.92亿元、12.99亿元、47.5亿元和13.71亿元,四年半的时间累计亏损90.35亿元。

1月29日,悦达投资发布业绩预亏公告称,2021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9亿元。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持股25%的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因为缺芯产销量下降以及贵金属涨价等因素,2021年度业绩继续亏损,影响本公司归母净利润约-5.31亿元。

不过,随着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限制的取消、东风集团的退出,起亚也将在华开启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起亚在中国唯一的生产基地所在城市,盐城市政府将全力支持起亚在中国市场扩大销售,并对起亚盐城工厂的出口贸易提供支持;未来十年,起亚确定了在华总产销超过400万台的目标。

一方面,起亚将重点推进全球战略车型和新能源车导入。今年上市的新车型,将搭载大量安全配置及新科技配置,以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与嘉华、智跑Ace等在售车型一起,完善起亚全球战略车型阵容。从明年开始到2027年,以全新纯电动车EV6为起点,起亚每年都会在中国市场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逐步构筑起6款电动车的全新EV矩阵。

同时,起亚还将积极开展创新营销活动,向中国消费者展现“New Kia”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事业愿景。将以经销商所在地为中心,强化区域营销,切实增加消费者品牌体验触点;同时全年持续开展“上门试驾”和“上门服务”,让消费者在家里即可试驾新车和满足基础的售后服务,享受到良好的品牌体验。

此外,合资公司将搭建全新的组织架构,建立创新组织文化,积极引入本土优秀人才及专业人才,加速推进本土化工作。起亚相关人士表示,“起亚将加速‘Global Kia’形象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并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形成更高效的决策流程,扎实推动各项业务开展,在中国市场再出发。未来,起亚也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探索最适合中国市场的管理体系。”

另外,新合资公司还将通过制订合理的运营指标,不断优化商务政策,奖励优秀经销商等措施,实现与中国经销商伙伴合作共赢。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适逢中韩建交30周年和起亚品牌入华20年,更是起亚深化品牌焕新、2045碳中和等战略的关键之年。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起亚将扎根盐城,基于Turn-around战略和“All New Kia,All New Start!”经营方针,加快推进全球战略落地,整合全球资源,更好地反哺中国市场,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加值得期待的产品和服务。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