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大类资产—政策拐点已至,债市剧烈调整

2022年12月14日 12:33    中证鹏元评级   中证鹏元评级

"主要内容

一、表现回顾

11月份,国内大类资产收益总体上“股票>商品>债券”。股票表现最好,A股多数指数上涨,价值风格表现相对较好,大盘强于小盘;国内商品表现次之;债市出现明显调整,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24BP至2.89%,中债国债指数收益低于中债信用债指数收益,3年期中票信用利差和等级利差均大幅走扩,中债城投到期收益率整体上升,1年期和AA级调整幅度更大;国际黄金震荡上涨,原油价格下跌。

二、市场分析

(1)10月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投资跌幅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小幅下降,社零增速和出口增速继续下滑;10月国内通胀水平下降,通胀压力不大;信贷和社融超季节性回落,企业端有改善,居民端需求依旧较弱;11月制造业PMI依旧处于荣枯线以下,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延续走弱。总体看,10月经济走弱,经济复苏过程仍曲折。财政政策上持续发力,提前下达多项中央财政预算资金和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货币政策上央行全面降准25BP,MLF缩量续作,月底加大逆回购量呵护债市。11月银行间流动性相对宽松,资金利率中枢继续抬升,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小幅下滑,债市主要在流动性收敛、疫情防控优化和地产支持政策等因素下剧烈调整。(2)11月,A股主要指数上涨,政策支持的房地产和受益于防疫放松的消费股表现较好。市场对国内经济的预期明显改善,价值股迎来估值修复。(3)11月,黄金价格主要受加息预期等因素影响震荡上涨,原油价格受到需求预期、原油库存等因素影响震荡下跌。

三、展望和策略

(1)债券:经济基本面上,防疫和地产政策已出现拐点,稳增长政策继续落地,经济将延续弱复苏态势。财政政策上保持积极的基调,年底政策重点在于落实,主要通过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税费支持等方式靠前发力。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稳健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策略方面保持谨慎,经济基本面在防疫和地产政策拐点后逐步修复,利率还有调整风险,关注后续政策支持力度和疫情高峰带来的冲击。(2)股票:宏观上国内经济较弱,但预期改善,流动性保持相对宽松,美国加息趋缓,市场风险偏好修复。策略上,先价值后成长,保持谨慎乐观,关注受益于经济复苏和估值修复空间大的板块。(3)商品:美国通胀水平持续回落,美元指数见顶下跌下COMEX黄金价格可能会震荡上涨。供给端不确定性高,需求端持续承压,布伦特原油预期短期震荡,有继续下跌风险。

"

一、大类资产表现回顾

1. 大类资产收益对比

11月份,国内大类资产收益总体上“股票>商品>债券”。股票表现最好,三大指数结束7月以来的下跌,其中上证综指上涨8.91%,创业板指数上涨3.54%,另外港股也出现大幅反弹,恒生指数单月上涨26.62%;国内商品表现次之,南华综合指数上涨6.29%;债市出现明显调整,其中中债国债指数收益低于中债信用债指数收益,两者单月分别录得-1.25%和-0.56%的收益。国际市场,美股延续反弹,标普500上涨5.38%,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37%;国际主要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化,其中布伦特原油下跌9.91%,COMEX黄金上涨7.27%。

2. 债券市场表现回顾

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24BP至2.89%,利率债和信用债均表现较差。11月,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单月上行24BP,在[2.66, 2.89]区间波动,月度均值2.78%,较前一个月上升6BP;10年期国债和1年期国债的期限利差单月下降16BP,在[63,95]区间波动,月度均值79P,较前一月下降14BP。收益回报上,11月份利率债和信用债均表现较差,中债短融总指数在5大债券指数中表现最好,收益率为0.05 %,其他均录得负收益,中债10年期国债指数表现最差,收益率为-1.17 %。累计来看,1-11月份AA级企业债指数和中债企业债AAA指数表现最优,指数累计收益率分别为4.72%和2.90%,中债10年期国债指数表现较差,累计收益率为2.41%。

3年期中票信用利差和等级利差均大幅走扩。11月,3年期中票 AAA、AA+、AA信用利差分别为60BP、89BP和110BP,分别较前一月增加26BP、35BP和40BP,信用利差历史分位数分别为15.5%、25.3%、13.4%,分位数大幅上升。从3年期中票等级利差走势看,各等级利差走阔,AA/AAA等级利差扩大14BP, AA+/AAA等级利差扩大9BP。

中债城投到期收益率整体上升,1年期和AA级上升幅度更大。11月城投债收益率表现上,AAA、AA+、AA和AA-级1年期中债城投债收益率分别收于2.69%、2.91%、3.15%和4.66%,较前一月变化55BP、68BP、83BP和59BP;AAA、AA+、AA和AA-级3年期中债城投债收益率分别收于3.04%、3.35%、3.62%和6.12%,较前一月变化47BP、59BP、74BP和77BP;AAA、AA+、AA和AA-级5年期中债城投债收益率分别收于3.38%、3.65%、3.94%和6.61%,较前一月变化44BP、49BP、53BP和50BP。从收益率历史分位来看,上述期限AAA、AA+、AA等级城投到期收益率历史分位数大幅上升,AA-等级城投收益率历史分位数较高,在25.9%-56.0%区间。

3. 股票市场表现回顾

11份,A股三大指数结束下跌,上证50领涨。上证综指、深证综指、创业板指三大指数分别上涨8.91 %、7.01 %和3.54%,自今年7月以来首次单月上涨。上证50涨幅最大,为13.53%,其次是中证100,涨幅为10.18%;科创50表现最差,下跌1.00 %。

市场风格上,价值风格表现相对较好,大盘强于小盘。各个风格均录得正收益,其中大盘价值和国证价值涨幅最大,为14.86 %和13.17 %,小盘成长涨幅最小,为4.98%。

行业表现上,申万一级行业跌少涨多,房地产、建筑材料、食品饮料等行业表现较好。11月,31个申万一级行业有30个上涨、1个下跌,其中房地产、建筑材料、食品饮料领涨,涨幅分别为27.80%、20.51%、16.61%;国防军工录得唯一负收益,跌幅为5.28%。

4. 商品市场表现回顾

国内南华综合指数上涨,国际黄金和原油价格走势分化。11月,南华综合指数环比上涨6.29%,收于2,276.55点。COMEX黄金期货震荡上涨,布伦特原油下跌。11月,COMEX黄金期货环比上升119美元/盎司,环比涨幅为7.27%,前一月环比下跌1.87%;布伦特原油环比下降9.40美元/桶,环比跌幅为9.91%,前一月环比上涨7.81%。

二、市场分析

二、市场分析

1. 债券市场分析

(1)经济基本面

10月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投资跌幅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小幅下降,社零增速和出口增速在需求走弱和疫情干扰等影响下继续下滑;10月国内通胀水平下降,通胀压力不大;信贷和社融超季节性回落,企业端有改善,居民端需求依旧较弱;11月制造业PMI依旧处于荣枯线以下,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延续走弱。总体看,10月经济走弱,经济复苏过程仍曲折。

10月经济数据走弱,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均回落。投资端,10月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增速下降,当月同比分别为6.9%和12.8%,较上月分别下降3.8和3.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跌幅扩大,当月同比下跌16.0%,跌幅较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总体上1-10月固定资产累计同比增速下降0.1个百分点至5.8%;消费端,受疫情趋严的影响,10月社零当月同比为-0.5%,增速由正转负,较上月下降3.0个百分点;出口方面,10月出口大幅回落,当月同比增速为-0.3%,较上月增速下降6.2个百分点。

国内CPI数据回落,通胀压力不大。10月份,CPI同比上涨2.1%,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CPI中食品项价格同比上涨7.0%,较上个月下降1.8个百分点,拉动CPI上涨约1.26个百分点;非食品项价格上涨1.1%,较上个月下降0.4个百分点,拉动CPI上涨约0.88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和上个月持平。受基数效应和鲜菜、猪肉等价格涨幅下降影响,10月CPI数据下降,处于较低位置,国内通胀压力较小。10月,PPI同比由正转负,下跌1.3%,较上月回落2.2个百分点,从去年以来已连续12个月回落。PPI增速回落主要受到国内需求较弱、增产保供政策以及基数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社融、信贷超季节性回落,实体需求复苏偏弱。10月社融超季节性回落,新增社融9,079亿元,同比少增7,097亿元。从结构上看,社融口径下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4431亿元,同比少增3,321亿元, 政府债券净融资2,791亿元,同比少增3,376亿元,两者是社融回落的重要因素。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152亿元,同比少增2,110亿元,其中企业信贷同比增加1,525亿元,而居民信贷同比减少4,827亿元,反映在政策支持下企业需求端逐渐恢复,而居民信心依旧不足。

制造业PMI依旧处于荣枯线以下,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延续走弱。11月制造业PMI为48.0 %,较上个月下降1.2个百分点,依旧处在荣枯线以下。分项来看,供给端方面,11月PMI生产指数为47.8%,较上月下降1.8个百分点;需求端方面,10月PMI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6.4 %和46.7%,较上个月分别下降1.7个和0.9个百分点,对比来看供给端下降幅度更大。价格端,PMI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PMI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0.7 %、47.4%,较上个月分别下降2.6和1.3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制造业景气度继续下降,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延续走弱,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宏观政策

财政政策上持续发力,提前下达多项中央财政预算资金和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11月份,财政部提前下达多项中央财政预算资金,包括2023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2115亿元、2023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等。这一批预算的下达时间相对往年有所提前,可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有利于推动项目尽快落地,以扩大有效投资。专项债上,今年发行明显加速,前9个月发行完3.65万额度中的3.54万亿,10月份发行万新增限额5000亿,而在11月监管部门已向地方下达了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下达时间同样提前,并且多个省份获得的提前批额度相比2022年明显增长。在稳增长诉求较高的背景下,今年财政政策积极作为,靠前发力,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货币政策上央行全面降准25BP,MLF缩量续作,月底加大逆回购量呵护债市。11月央行保持流动性整体平稳,中旬8500亿MLF缩量续作,结束等量对冲。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利率没有发生变化,符合预期。11月25日,央行宣布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月底央行在债券市场加大逆回购投放量,平抑资金面波动。在稳增长领域,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要求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稳定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投放。

(3)市场流动性

央行缩量对冲MLF到期,降准25BP,月末增加逆回购投放力度力度,公开市场净回笼7390亿元。月初,10月底投放的近万亿7天逆回购到期,央行大额净回笼资金,资金价格回落缓慢。之后央行公开市场多日保持地量操作,中旬缩量对冲MLF到期。11月25日,央行宣布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月末为维护流动性平稳,适度增加7天逆回购投放量,资金价格抬升,但流动性总体平稳。11月,央行公开市场投放8050亿逆回购和8500MLF,当月有13940亿元逆回购和10000亿MLF到期,因此11月公开市场净回笼7390亿元。

银行间流动性相对宽松,资金利率中枢继续抬升,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成交量小幅下滑。虽然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资金利率中枢相对上月小幅上移,但银行间流动性总体处于较宽松状态。DR001在[0.87,1.94]区间运行,月度均值1.46%,较上月上升12BP;DR007在[1.60, 2.02]区间波动,月度均值1.78%,较上月上升14BP,偏离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利率近22BP,偏离度继续减小。11月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量回落趋缓,为5.36万亿,环比减少0.64%,降幅大幅缩小。

(4)债市分析

11月债市主要在流动性收敛、疫情防控优化和地产支持政策等因素下剧烈调整。月初,央行净回笼资金,资金价格回落缓慢,股市走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上升。中旬,疫情防控“二十条”和“金融十六条”政策的推出显著改善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债市剧烈调整,机构迎“赎回潮”。税期过后,资金转松,债市短期修复。下旬,期初流动性延续宽松,部分地区防疫政策收紧,债市小幅上涨。随后国有六大行出手稳地产,债市回调,周五的降准幅度符合预期,未能改变债市走势。月末,房地产“第三支箭”落地,宽信用预期上升,加上流动性收敛,债市继续回调。

2. 股票市场分析

11月,A股主要指数上涨,政策支持的房地产和受益于防疫放松的消费股表现较好。11月,国内地产重磅支持政策频出,防疫政策也出现重大转变,市场对国内经济的预期明显改善。海外美国通胀数据全面回落,加息预期缓和,美股继续上涨,全球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对于处在底部的股市,市场做多情绪升温,价值股迎来估值修复,政策支持的房地产和前期回调较大、受益于防疫放松的消费股等表现较好。11月北上资金流入600.95 亿元,A股交易活跃度继续上升,沪深股市日均成交量回升至8600亿元左右,环比增加17.79% 。

3. 商品市场分析

11月,黄金价格主要受加息预期等因素影响震荡上涨。上旬,美国加息75B落地,美联储表态偏鸽,美元指数回落,金价上涨。10月CPI数据回落,且超过预期,发布后黄金价格继续上涨,并触及月内高点。下旬,美联储发表鹰派言论,金价小幅回落。月末,美联储11月会议纪要显示将放缓加息,金价上行。从机构持仓来看,市场对黄金价格走势多空分化。11月底,COMEX黄金非商业净多头持仓11.00万张,环比增加4.20万张,涨幅61.69%;SPDR黄金ETF持有量为908.09吨,环比减少12.48吨,下跌1.36%,跌幅收窄。

11月,原油价格受到需求预期、原油库存等因素影响震荡下跌。中上旬,OPEC下调世界原油需求,加上中国疫情趋严,市场对原油的需求偏悲观,而数据显示全球库存在上升,多种因素下原油价格震荡下跌。下旬,市场传闻OPEC+可能增产50万桶/日,原油价格继续下跌。后续沙特否认减产,油价小幅反弹,随后惯性下跌。月底加息预期缓和,需求悲观预期修复,油价上涨。

三、市场展望和投资策略

1. 债券市场

经济基本面上,防疫和地产政策已出现拐点,稳增长政策继续落地,经济将延续弱复苏态势。投资端,10月社融数据显示居民需求较弱,虽然政策利好频出,但地产销售高频数据仍较差,销售端和投资端存在时滞,因此房地产投资预计还将处在低位;11月PMI依旧在荣枯线以下,制造业景气度继续下降,内外需走弱下制造业投资可能小幅放缓;前期增量政策逐步进入尾声,基建投资估计难以上升,不过在稳增长政策下将保持韧性,增速估计处在高位。消费端,11月疫情有所反弹,中上旬多地实行严格的封控,下旬逐渐放开,整体来看11月消费受到明显制约,消费将继续走弱,在疫情高峰期后估计会逐渐修复。出口端,海外多国继续大幅加息,外需放缓,出口还在下降。总体来看,经济改善的预期大幅上升,但是传递到经济数据上存在时间差,预计短期经济数据整体偏弱。

财政政策上保持积极的基调,年底政策重点在于落实,主要通过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税费支持等方式靠前发力。在四季度更加注重落实,用好用足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成为四季度工作重点。11月2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继续狠抓落实前期推出的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以扩大投资、带动消费,并强化督导和服务。四季度经济受到疫情冲击,10月经济数据走弱,下行压力较大,需要财政政策加力稳经济大盘,财政政策积极的基调预计还将保持,主要通过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税费支持等方式靠前发力。在政策工具上,今年实行大规模减税降费,地方政府收支压力加大,而专项债上已使用5000亿结存限额,预计未来增量政策可能更加依靠“准财政”的政策性金融工具。

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稳健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目前国内通胀水平压力较低,可以继续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而海外主要央行处于加息的中后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减少,我国货币政策仍聚焦国内,保持稳健基调。另外,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宽松的流动性对于稳定经济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货币政策短期不会收紧,市场流动性会延续相对宽松的状态,推动宽货币传导到宽信用。

策略方面保持谨慎,经济基本面在防疫和地产政策拐点后逐步修复,利率还有调整风险,关注后续政策支持力度和疫情高峰带来的冲击。从基本面来看,疫情和地产的政策出现拐点,虽然数据显示经济较弱,但是经济持续修复是大趋势。市场已经对较差的经济数据产生钝化,对政策利好反应敏感。目前稳增长压力大,政策支持力度还会加大,利率债还有调整空间。资金面上,预计总体保持偏宽松的货币环境,以推动宽信用过程,但是近几个月资金边际收敛,资金价格中枢持续抬升,降准之后增量的宽松政策有限,资金价格估计要逐步向政策利率靠拢,对债市的支撑可能会减弱。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有较大不确定性,关注疫情带来的冲击以及后续政策的支持力度。

2. 股票市场

宏观上国内经济较弱,但预期改善,流动性保持相对宽松,美国加息趋缓,市场风险偏好修复。从宏观来看,今年来长期制约国内经济的两大因素——地产和防疫政策出现重大改善,明年经济全面复苏的概率增大。不过地产景气度的恢复较为缓慢,疫情在未来的1-2月还将迎来高峰,消费端难见快速好转,国内需求端偏弱的局面还将持续较长时间,外需也在回落。在此背景下,货币政策短期难以收紧,市场流动性还会保持相对宽松的状态,对股市偏利好。美国通胀水平超预期下滑,加息节奏趋缓,海外多国加息进入后期。总体来看,宏观环境出现好转,市场风险偏好修复,有利于推动股市上涨。

股票估值小幅上升,股债相对回报率处于历史相对高位。从估值看,经过11月的震荡上涨,A股平均市盈率上行至11.84,处在近十年估值低位,估值修复的空间较高。债市经过11月调整后,股债相对回报率上升,处于历史较高分位,股票相对债券的配置性价比依旧很高。

策略上,先价值后成长,保持谨慎乐观,关注受益于经济复苏和估值修复空间大的板块。目前国内经济较弱,疫情带来的冲击还有待观察,市场的信心还在恢复的初期。而美国通胀水平虽有回落,但是通胀粘性高,美债利率在较长时间仍处高位,紧缩周期下成长风格还受到抑制,影响国内对相关板块的做多情绪,因此短期需要保持谨慎乐观。策略上可以先价值后成长,成长风格调整时可逐步逢低配置。虽然疫情放开后中间可能有回调,但是总体上机会大于风险,关注受益于经济复苏和估值修复空间大的板块,如恒生生物科技板块。

3. 商品市场

美国通胀水平持续回落,美元指数见顶下跌下COMEX黄金价格可能会震荡上涨。从最新的数据来看,美国通胀水平虽处于高位,但已经全面回落,美元指数也见顶回落。美联储12月极有可能加息50BP,而世界多国也进入加息周期的后半段。美国经济韧性较高,增速有放缓迹象,明年还是有衰退的风险;欧洲多国较大概率会进入衰退周期,这对于有避险功能的黄金偏利多。美元指数见顶下跌下COMEX黄金价格可能会震荡上涨。

供给端不确定性高,需求端持续承压,布伦特原油预期短期震荡,有继续下跌风险。原油供给方面,OPEC+ 已实施200万桶/日的减产量,而欧美对俄罗斯原油禁运的政策虽有边际放松迹象,但还是处在博弈中,原油供给不确定性高。需求上,地缘冲突下欧洲经历能源危机,高企的通胀水平也让发达国家持续大幅加息,加上疫情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全球经济的衰退概率较大,经济增速放缓下原油需求预期会下降。目前OPEC已下调世界原油需求预期,而作为世界最大进口国的中国需求端恢复缓慢,预计原油需求将持续承压。布伦特原油价格估计短期震荡,有继续下跌风险。原油价格需要根据主要产油国产量变化、加息预期和地缘冲突等因素调整预期。

作者 I 李席丰

部门 I 中证鹏元 研究发展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