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
①深圳如何锻造“供应链之都”
②苹果iPhone 15系列登场 与华为巅峰对决
③医药反腐“底线”明晰:卫健委官员发声“纠偏” 集中整治“三不得”
④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渠道,韶关林业金融发展研讨会热议解决方案
⑤RCEP农业贸易合作中心在盐田揭牌,深圳要打造农业RCEP“黄埔军校”
⑥贵州酒博会四天破百亿:线上线下花式促销 白酒成助力消费、旅游担当
⑦聚焦产才融合,突出深港合作,深圳罗湖精准化推进人才强区建设
⑧保险+期货应对“猪周期”:金融衍生品如何助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⑨功率虚标、隐裂缺陷:产业“黑洞”呼唤强监管
⑩省会城市密集调整限购政策 新房去库存压力短期仍在
深圳如何锻造“供应链之都”
可以高效、低价、优质地拿到自己所需零配件和原材料,这是一家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优势。可为区域内多数制造业企业提供稳定、丰富、优质的零配件和原材料,这是一个区域的供应链优势。深圳再次出手供应链建设。近日,《深圳市加快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三年行动方案》)发布,到2025年,供应链能力明显增强,供应链技术应用水平居全国前列,培育一批供应链创新标杆企业,把深圳打造成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示范高地。(21世纪经济报道)点击阅读详情>>
苹果iPhone 15系列登场 与华为巅峰对决
2023年的手机市场风云再起。在苹果硬件更新大年,9月13日凌晨,苹果在秋季发布会上推出了iPhone 15系列手机和新一代手表。其中,iPhone 15系列有4款机型,分别是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与iPhone 15 Pro Max,手表则包括S9系列和Ultra 2系列。同时苹果在发布会上更加强调低碳、环保,还用一段戏剧性的“自然之母”剧情来讲述供应链的低碳目标和具体实施。就在苹果“秋季春晚”前不久,华为发售了Mate 60 Pro、Mate 60 Pro+和Mate X5折叠新机,强势回归的华为俨然已成今年手机市场最大的变量。华为“抢跑”之后,和苹果的巅峰对决正式上演,尤其是在高端领域双方短兵相接。(21世纪经济报道)点击阅读详情>>
医药反腐“底线”明晰:卫健委官员发声“纠偏” 集中整治“三不得”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医院院长论坛上,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以“把稳政策基调,推进医药腐败集中整治”为主题进行讲话。近期市场流传“医药反腐已停滞或收兵”的说法,此时郭燕红的公开讲话无疑是官方有力的回应。同时,她也强调,反腐要“集中突破,纠建并举”,聚焦两个“关键”,要与医药界辛勤付出、无私奉献的绝大多数分开,不得与医务人员正常收入所得相混淆,不得随意打击医务人员参加正规学术会议的积极性,不得随意夸大集中整治工作范围。(21世纪经济报道)点击阅读详情>>
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渠道,韶关林业金融发展研讨会热议解决方案
如何用金融手段助力韶关林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创新性解决林业确权、林权价值保全问题?如何将林业碳汇开发好、利用好,实现保生态与促发展的“双赢”?围绕上述林业发展的焦点热点问题,近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的“绿色金融韶关行——金融赋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韶关顺利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和广东省林业局全程指导,超40家金融机构、林业企业代表参与此次座谈,参会人数达150人。研讨会围绕韶关林业发展、林业金融发展、林业融资现状及问题等进行深入讨论,旨在探寻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实践,以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助推绿美韶关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点击阅读详情>>
RCEP农业贸易合作中心在盐田揭牌,深圳要打造农业RCEP“黄埔军校”
当前,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成员国的全面生效,广东农产品出口迎来了全新增长阶段。预制菜、菠萝、水产品等“广东味”在海外市场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农业企业对于抓住这一机遇的需求也愈发迫切。在此背景下,9月12日,广东自贸协定涉农优惠政策系列活动在深圳盐田举行。活动上,RCEP农业贸易合作(深圳盐田)中心暨深圳市圳品集团有限公司落户盐田,并正式揭牌。同时,RCEP产业链合作相关框架协议进行了现场签约,RCEP农业贸易合作交流云平台也对外发布。多方共同探索RCEP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推动广东农业国际贸易再上新台阶。(21世纪经济报道)点击阅读详情>>
贵州酒博会四天破百亿:线上线下花式促销 白酒成助力消费、旅游担当
9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下称贵州酒博会)在贵阳落幕。为期四天的展会,线下共吸引了超过15万人次进馆观展,线上线下达成贸易总额超过116.2亿元。今年贵州酒博会不仅吸引了数百家国际展商和上万名采购商,活动期间还积极面向大众促销,拿出了上千万元的消费券,并举办了拳击赛、长桌宴、美食节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大众消费者到场。不过今年贵州酒博会上,白酒不再是唯一主角,而是成为了帮助贵州促消费、推广旅游的流量担当。(21世纪经济报道)点击阅读详情>>
聚焦产才融合,突出深港合作,深圳罗湖精准化推进人才强区建设
近日,深圳市罗湖区推出《关于新时代全面推进人才强区建设服务罗湖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细化部署了30项工作举措、65项工作任务,从党建引领、平台集聚、重点领域人才提升等多方面,以强目标导向和精任务分工,为后续人才工作指明方向。对应罗湖区的发展历程,罗湖人才政策和配套举措也经历了从放到收,从量到质的变化阶段。七普数据显示,罗湖区每10万人口中,大专及以上人口约为32153人,居深圳全市第三。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3年,高于深圳全市均值,体现出罗湖在人才竞争力方面的深厚积淀。(21世纪经济报道)点击阅读详情>>
保险+期货应对“猪周期”:金融衍生品如何助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12日,在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与广东证券期货业协会联合主办,广州金控期货有限公司承办,大连商品交易所支持的“DCE·农牧季-走进中小微企业:金融衍生品助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生猪产业价格风险管理研讨会”上,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在分析生猪市场波动时指出,当前生猪产业链的核心问题在于产能的调整,从理论上来说,当前生猪市场仍处于下行周期,上半年生猪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包括消费淡季、需求弥补去年超涨以及整体猪周期等,预计未来行业可能会进入一个“产能微调、微利润”的时期,走势依然充满不确定性,需要密切关注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制定合理的价格风险管理策略。(21世纪经济报道)点击阅读详情>>
功率虚标、隐裂缺陷:产业“黑洞”呼唤强监管
一位资深光伏从业人士近日在回忆起十多年前的行业场景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金融危机之后,光伏产业的高回报率成为吸引不少企业入局的主要原因。然而,在彼时技术、设备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门外汉”仓促布局,虽然助推规模提升,却也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质量不过关的组件产品。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十年后,中国光伏产业再度进入井喷态势。不同的是,在追逐产品可靠性的高要求下,中国光伏企业将规模、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相同的是,组件功率虚标、隐裂缺陷等问题仍然存在,提醒着行业规范性发展建设还需查漏补缺。(21世纪经济报道)点击阅读详情>>
省会城市密集调整限购政策 新房去库存压力短期仍在
库存压力大的城市正在逐步退出限购限售。实际上,自9月7日南京宣布全面取消限购之后,已有越来越多二三线城市跟进这一举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嘉兴、南京、天津、济南、沈阳、大连、青岛、东莞等9个城市全面取消限购政策,此外,郑州、厦门、长沙等近30个城市针对局部区域或群体进行了限购政策优化。截至9月12日,已有近20城取消了限购,部分城市比如福州还同步取消了限售。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指出,本轮限购限售政策的退出,会促使二手房挂牌量增加;加上部分城市认房不认贷政策的落地,会促进有置换需求的购房者入市,也会导致二手房挂牌量增加。二手房成交回暖或许会快于新房市场。(21世纪经济报道)点击阅读详情>>
============
播音:小单
编辑:王学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