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刘润的折戟:成就于时代,反噬于时代

2023年11月03日 15:09   来咖智库
实战远比理论更复杂
图片


作者 | 龚岩

编辑 | G3007


中国最贵企业咨询师之一,知名商业博主刘润终于「翻车」了。翻车的场合却是在自己精心准备的主场——2023年度演讲「进化的力量」。


翻车的原因是关于折扣MAMA门店数据问题遭到质疑,而把刘润推向舆论高点的竟然是刘润自己——几次在旁观者看来并不睿智的回应。从数据的表达错误引发个人被骂,形象倒塌,刘润终于没有抵挡住知识精英在洪流中走下神坛的最终解决。


刘润是商业演讲者,是知识的搬运工,也是资本的工具人。很显然,从李佳琦到刘润,时代造就了英雄和「资本家」,必然也会被时代所吞噬。


图片


01

成就于时代,反噬于时代


一个知识精英,能够成为全网知名的商业博主,现场讲课能够高达60万元,如果没有时代的东风,没有一些幸运,是无法站到顶点的。可以说,刘润的成功是时代造就的。


刘润最早出名还是在微软大中华区当高管的时候,他写了一篇文章《一个上海出租车司机给我上的MBA课》。显然,能够走红的他身上带着流量时代会说故事的能力的。而真正让刘润身价大涨,成为中国最贵企业咨询师之一还是与得到的合作。


从2015年伊始,国内的商业职业教育界出现了一个新物种——「知识付费」。这四个字犹如一道光,打开了知识中产们和知识精英们的天灵盖!互联网+的创业潮也让知识付费成为了商业的宠儿。得到和刘润就是时代的既得利益者。


2016年,已经小有名气的刘润受罗振宇邀请加入得到,打造了《5分钟商学院》课程,课程在得到上热卖。根据得到上的数据,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基础》售价249元,《5分钟商学院实战》售价199元,仅这两门课就有超过55万人购买学习。刘润和得到证明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仅一个人就凭两门课程卖了上亿元。


图片


不仅如此,刘润的财富神话也在加速撰写。在得到爆红后,刘润更是将罗振宇的路子重走一遍,向年度演讲进军,办起了「进化的力量」知识商业厂牌。2021年,刘润年度演讲带来了7天213万+的演讲全文阅读数和上亿级的全媒体传播。2022年,年度演讲带来了1433万+的直播全平台在线观看量和1.4亿+的全网热议话题阅读量。刘润,彻底从一个企业战略顾问变成了全网知名IP。


水涨船高,刘润的商业化道路不断加深。根据蓝鲸财经报道,刘润本人是线下内部培训课,70人以下报价40万元,70人以上报价高达60万元,课程时长6小时,课程包含《全面领导力》《建设团队》《商业模式致胜》等。而且,刘润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创办了「润米商城」,除了卖书、买年度门票等外,还做起电商售卖茶叶、旅行箱等产品。


刘润俨然创造了知识精英在商业世界里,抓住时代红利的一个神话。然而,达到过顶点,就注定就会面临下坡的阶段。很显然,创立企业的刘润势必也成为了资本的工具。商业规模越做越大,就不断要求刘润的商业变现效率越来越高,光靠刘润一个人是不行的,得是一个团队。但个人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团队能有这样的能力承接。


不能否认,刘润是有才华和能力的,但商业是复杂且实时变化的。曾经的美好故事和华丽演讲可以说服一片人,当时代的热情过去,新鲜感不再,生存压力巨大之时,人们并不买账正确且无用的大实话。而个人精力有限的刘润,也无法应对越来越庞大的工作量,出差错也就在所难免。


很显然,知识精英的本质是精英对精英,非精英们只是这场盛宴的传话者,不是参与者。刘润名声大噪于流量,当然也要被别人蹭流量。所以在出事的时候,也就有了群起而攻之的人设崩塌的结局,这只是时间早晚的必然结局。


02

刘润的4次回应:实战远比理论更复杂


图片


刘润的商业IP,折戟在一张PPT上,这可能是刘润未曾料到的。但估计让刘润同样没有料到的是,他的这次危机回应,竟然要轮番上演4回,而且形式多样,评论、公众号、AI数字人视频、真人出镜等回应。


我们先来刘润PPT事件回应的过程:


10月28日刘润在年度演讲中谈论「增长收敛」时提及,卖打折日用品的「折扣MAMA」在三年时间开了2500家店,年营收超过17亿元,毛利率32%。随后,数据遭受了外界的质疑:抖音博主@折扣牛发布视频称,以2700家店来看17亿营收,单店平均日销售额仅1700元。「1700元的销售额,你毛利再高能养活什么?基本再除以40块钱的客单价,一天就30个人进店,就这种店的意义是什么?」


随后争议愈演愈烈,调侃和质疑声不断危及刘润个人形象和商业IP。刘润及其团队展开了4次的回应持久战。第一次回应是在留言区进行评论,后来删除。第二次回应是在11月1日公众号发文《刘润:2700家店,17亿,折扣MAMA的数据,到底是不是臆想的?》,后相关内容还被制作成数字人AI视频在各平台进行发布。第三次回应则是转发折扣MAMA邢台飞30分钟的回应视频,以证明刘润和折扣MAMA没有商业赞助的利益往来。


第四次回应则是在11月2日,刘润通过其个人微博发文解释并致歉,承认「有几件事,我确实做错了」。刘润称,「调研完案例,我和创始人确认后,没有实地验证数据,或者和同行交叉验证数据。这是大家质疑最大的点。这是我的错。」


从公关回应的角度看,刘润及团队是折腾,也错过了最佳的回应时间。在面对大众的质疑时,精英分子刘润们显然是无所适从的,因为他们太习惯一直以来被人「仰望」的视角,一时之间还无法适应在舆论场中自己其实是那个百口莫辩的「弱者」,那些大众成为了讨伐声中的强者。即使像刘润这样的精英,在面对实操时依然会犹豫不决,天然反驳以维持精英的尊严,声称那些质疑声是「浑水摸鱼」「胡搅蛮缠」「蹭流量」。


显然,刘润们还是没有认识到事情的本质与核心。经济上行的时候,那些商业的道理很多人听完觉得受用,感觉是找到了机会,但是经济下行时期,更多人并不相信那些理论,在他们看来那些都是「正确的废话」。而且因为商业的原理都是相似的,人们对此并不新鲜,尤其是对于刘润这样高产的知识博主而言。


人们更大的质疑还在于,刘润代表的理论派在实践中是否有更强的适用性。实战远比理论复杂,作为战略咨询顾问的刘润显然没有一套更好的事实结果来说服大众。诚如刘润的4次回应,即使知道道歉可能是最好的结束方式,但是依然在实践过程中走了一条很长的路。刘润的危机事件也再次证明了,实战远比理论更复杂,而当下人们更急切地想要在实践的泥潭中找到快速的解决路径,但显然刘润的理论无法给很多人一个好的解法。


但无论如何,「刘润」已经不重要了。真正重要的是成百上千万的企业家们,他们希望继续从市场经济的法则中获得一席之地,分得一杯羹,他们太需要一个能够全方位理解并持续给他们知道希望的人了。

关注我们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