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智造行业动态
(2021.6.26~7.2)
01
行业政策
浙江逐浪“新制造”:瞄准全球数字变革高地,传统企业站上“智造”潮头
作为制造业、民营经济大省,浙江似乎从来不缺转型升级的故事。 根据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浙江省产业数字化指数高居全国第一,并持续领跑。产业数字化,早早已被浙江视为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一条重要主线。近年来,浙江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得“数字化+”“互联网+”“智能化+”正加速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21世纪经济报道)
深圳制定全国人工智能领域首部地方性法规
6月28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全国人工智能领域首部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提请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拟探索建立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产品准入制度,缩短人工智能产品与服务进入市场的审批链条和周期,破解人工智能产品应用“落地难”。(深圳新闻网)
淄博市临淄区:聚力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赛道
6月27日,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划评审会暨自动驾驶应用示范场景建设启动仪式举行,来自国内知名高校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资深专家,共同为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献计献策、共谋发展。
淄博市临淄区作为淄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主力军,6月27日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奇瑞雄狮汽车科技公司、大唐中科唯速科技有限公司等达成合作,充分依托智能网联汽车创新资源集聚优势、舜泰汽车公司的线控底盘生产优势,推动自动驾驶示范场景快速落地。(新浪网)
全球企业智能制造专利百强榜发布 国家电网等20家中国企业上榜
近日,科技创新情报SaaS服务商智慧芽发布的《全球企业智能制造专利排行榜(TOP100)》(下称“榜单”)显示,位列第一梯队的申请企业,主要来自美国、日本、中国、韩国、德国等经济发展及制造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其中,企业数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美国34家、日本27家、中国20家。(上海证券报)
02
市场动态
中国已成全球电子元器件最大生产国:2023年销售或达2.1万亿,“大而不强”问题待解
6月25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基础电子元器件和小电机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会上,《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起草参与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集成电路所研究员王若达预测,2023年前中国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将达到21000亿元,15家企业营收规模或将突破100亿元。他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第一大生产国,企业数量超万家,大部分产品产销量均居全球领先地位,但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企业整体实力偏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骨干企业匮乏。(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电信IDC,领跑全行业
IDC,一个耳熟能详却又陌生的概念。事实上,我们每一次刷短视频、在移动支付上查看流水、在电商平台上购物,都离不开IDC的默默支持。同时,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产生的数据量巨大,IDC也为这些技术的应用落地奠定基础。目前,以IDC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新基建”的坚实底座。
作为最早开展IDC类业务的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凭借雄厚的云网资源和产业数字化领域丰富的技术储备,市场规模常年位居首位,是领跑行业的“常青树”。(通信信息报)
西安首条全线路智慧车站上线 以智能技术提升服务
西安地铁14号线今天(29日)上午正式投入载客,这是国内首条全线路智慧车站集中亮相。西安地铁14号线智慧车站项目在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指导下,由成都智元汇打造。项目着眼于充分“提升乘客服务的智能与便捷”“提升运营管理的高效与集约”“提升设备维修的稳定与可靠”,以科技促服务,以服务迎赛事,以更加智能化的场站服务,向赛事全程提供更高标准的科技服务。(央广网)
2500家中小微企业抗疫报告:制造业企业受疫情冲击尚未完全恢复,需加强产业链韧性
6月2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举行 “经济抗疫——中国中小微企业疫情复苏调研及经济抗疫政策效果分析报告研讨发布会”,并发布了《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生存调查与复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旨在复盘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冲击的主要影响。
根据《报告》,相比于居民服务业和制造业,商务服务业的经营模式较为灵活,企业韧性较强,对疫情冲击的准备也较为充分,转型相对容易,复工率也最高;而制造企业的经营模式在客观上较为缺乏韧性,面对疫情冲击,调整余地较小。(21世纪经济报道)
解码广东制造数字化:探路产业集群转型,5年将推百万企业“上云用云”
2020年,广东GDP已突破11万亿元大关,连续32年居全国首位。面向未来,广东应如何巩固提升制造业发展优势?数字化成为了关键答案。
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正成为广东积极抢抓的战略机遇,近年广东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可谓不遗余力。广东省工信厅数据显示,自2018年广东开始实施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支持政策以来,至今已推动了1.5万家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了50万家中小企业“上线用云”。(21世纪经济报道)
从一粒药看“中国造”——从仿制药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作为药物研发的“国家队”,国药集团研制的新冠疫苗5月7日被世卫组织列入紧急使用清单,成为清单内首支非西方疫苗,也是中国防治传染病疫苗首次获得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授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建党百年之际,一台形似滚筒的“包衣机”在国药集团展出,静静讲述着中国人抗击传染病的历史。(新华社)
缺芯叠加智能网联挑战:车企如何跑好下半场冲刺赛?
“今年中国汽车市场保持增长态势,但下半年以来高速增长的格局可能会结束,尤其是今年二季度开始,增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6月2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2021全球智慧出行大会上预测道,“今年车市将呈现前高后低的格局,全年增长略高于2%,不可能高出特别多。”
2021年已然过半,回顾汽车行业今年以来的发展,一方面,缺“芯”之痛仍然困扰行业前行的步伐,芯片短缺给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车市增速回落明显;另一方面,产业链的整合、行业的融合以及商业模式变革趋势下,围绕着智能网联汽车的供应链体系目前正在快速发展、迭代和成长,也为转型中的车企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21世纪经济报道)
全国首条“未来高速公路”来了,5G汽车时代还会远吗?
今年,越来越多科技巨头和传统车企合作,纷纷加入到汽车自动驾驶的研发当中,甚至亲自动手打造属于自己的汽车产品。另外,《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落地。可以预见,2021年会是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迎来高速发展的一年。
事实上,除了汽车本身的技术支持之外,道路条件的支持也尤为重要。日前,五峰山过江通道正式进入运营阶段,该通道不仅直接连通了京沪、沪宁两条交通动脉,同时还是我国的第一条“未来高速公路”。(My车轱辘)
关于监管智能驾驶,专家呼吁应“粗放”促发展
“从监管来讲,我的建议是宜粗不宜细。无论是小宇2.0这种无人驾驶(小巴),还是智能汽车发展,现在处于一个技术高速膨胀阶段,任何精细的管理都会阻碍发展。”
6月25日,在宇通集团举办的一场工业设计沙龙中,国家智能网联创新中心首席技术专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基础软件工作组组长尚进作为受邀专家出席,并针对智能汽车的监管问题,抛出了以上观点。(经济观察报)
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转化?人工智能新动向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开幕式上称,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逐步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转化。“感知智能是机器具备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将多元数据结构化,并用人类熟悉的方式去沟通和互动。”万钢认为,认知智能则是从类脑的研究和认知科学中汲取灵感,结合跨领域的知识图谱、因果推理、持续学习等,赋予机器类似人类的思维逻辑和认识能力,特别是理解、归纳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人民微看点)
03
头部企业动态
百度成立独立芯片公司 昆仑2量产时间推迟至下半年
近日,百度此前已传出的芯片业务拆分又有了新消息。据报道,百度成立独立芯片公司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百度芯片首席架构师欧阳剑担任昆仑芯公司CEO。同时,百度公布融资细节,确认此次融资的领投方为CPE源峰,投资方包括IDG、君联资本(Legend Capital)、元禾璞华(Oriza Hua)等,估值约130亿元人民币。
21世纪经济报道查询启信宝信息显示,昆仑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星云融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当前注册资本约1661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欧阳剑,百度(中国)有限公司作为大股东持股76.17%,北京昆仑传奇科技合伙企业、天津九章昆仑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分别持股5.91%和4.57%。(21世纪经济报道)
比肩京东顺丰:邮政全面提速推“次日达”,菜鸟系或将垫底!
民营快递的迅速崛起让很多人都遗忘了「邮政」的存在。事实上,邮政不仅是国内最早的国有物流企业,也是规模最大、最赚钱的物流巨头,一年入账超过6032亿元,排在全球500强中第101位,营收更是排在全球第二,是顺丰的6倍之多。
6月29日,中国邮政宣布正式启动全面提速,其内容包括寄递全面提速、全网邮路优化、航空高铁运力支撑和自有干线的规模不断扩大等等。此次提速覆盖了全国1000多个城市,将在全国主要城市可享受邮件次日达甚至次晨达。(搜狐新闻)
格力斩获中央空调发明专利第一金!19项大奖多领域“全面开花”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格力电器斩获19项专利大奖,包括1项金奖、1项银奖和17项优秀奖,成为家电行业发明专利奖获奖总数最多的企业。其中,由格力自主研发的“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和装置”获中国专利奖金奖,创下中央空调行业的发明专利“第一金”。
此外,“格力臻新风柜机”获外观设计银奖,格力电饭煲、冰箱、净化器、电机、机器人、机床、芯片等均有获奖,实现多领域“全面开花”。至此,格力电器已将65项中国专利奖收入囊中,其中专利金奖占据5项。(艾肯家电网)
高通公司推出新的PCIe加速器卡 协助构建虚拟化RAN
高通技术公司宣布增强其5G RAN平台组合,5G DU X100加速卡今日发布,该加速卡的构建方式使基础设施供应商和运营商能够利用高能效的5G、低延迟和高性能,同时促进蜂窝生态系统适应虚拟化无线接入网络(RAN)。
该工具是一个PCIe内联加速器卡,具有同步Sub-6 GHz和mmWave基带辅助功能,它是为简化5G部署而建立的,提供了一个预集成的解决方案,使5G NR第一层高(L1)和O-RAN前导处理的部署更加容易。该PCIe卡的构建方式使其能够连接到现成的商用(COTS)服务器,以取代原本需要CPU承担的计算密集型和延迟敏感型5G基带功能,如大容量、信道编码、波束成形和解调部署所需的大规模MIMO计算。(cnBeta)
科大讯飞AI赋能保险科技应用,提供全链路智能一条龙服务
2021·北大创新评论“创新引领·数智变革”保险数字经济论坛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酒店召开。会上,国内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保险企业与科技企业齐聚一堂,共同就人工智能2.0时代下,如何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于保险产业市场价值的提升和变革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财经头条)
携程集团与海航酒店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6月29日,携程集团与海航酒店集团在海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相关合作内容制定共建方案,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开展多方位、深层次、高质量的合作,共同维护消费者利益,建立良性互动的合作生态及客户消费体验。此合作协议旨在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线上预订流程,以及高品质的酒店产品、卓越服务以及丰富的会员权益。(携程网)
亚信科技荣获2021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赛三等奖
日前,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创办的首届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赛(Global AI Innovation Contest)在杭州落下帷幕,经过多轮激烈角逐,亚信科技通信人工智能实验室从全球4256个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排名第17名,斩获大赛三等奖。(新浪证券)
联想来酷:战略合作重塑精准服务下的智慧零售新格局
2021年6月29日,“联想来酷&罗技战略合作启动仪式”、“联想来酷& ZIPPO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分别在联想全球总部未来中心NEXT空间举行。来酷科技CEO周铭、罗技大中华区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刘京京、ZIPPO全球董事兼首席运营官亚太区总裁刘景华、来酷科技产品营销中心总监侯健到会并致辞。此次活动以“合启未来 酷享经典”为主题。自此,罗技、ZIPPO分别正式成功合流来酷科技智慧生态圈。据了解,这两家品牌的产品在各自的垂类里,都是市场中的第一品牌。(看点时讯)
“保险+科技”深度融合大势所趋,微易科技在科技赋能上砥砺前行
数字经济浪潮汹涌,数字化已经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断成熟,推动了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 “保险+科技”深度融合已成为保险行业大势所趋。(财经头条)
04
知名行业活动及展会资讯
如何保障智能汽车安全?成都这场互联网沙龙聚焦智能汽车数据监管
6月29日,由成都市网信办指导,成都市互联网界联合会、成都市移动互联网协会主办的第49期成都互联网沙龙在天府软件园青年之家举办。此次沙龙以“加强智能汽车数据监管,推动智能网联健康发展”为主题,邀请了网络安全领域专家学者和属地车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探讨智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智能汽车数据监管态势等问题。(新浪网)
直击MWC 2021 | 运营商与世界分享中国速度、中国技术、中国创新
当地时间6月28日上午,以“和合共生”为主题的2021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本次大会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模式举办,围绕连接、行业智联、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创新、未来社会、创新技术、客户体验等话题,搭建一个使产业各环节聚拢的平台,向线上线下与会者展示整个数字生态系统如何持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以进一步推动移动通信产业和社会向前发展。来自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高层领导及相关专家也在本届大会带来了精彩的演讲。(通信世界)
项目简介
从世界强国发展的路径来看,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永远成不了经济强国。2015 年中国推出一系列关于制造业发展的新思路、新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相继发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更是清晰地指出,用三个10 年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2016 年,《21 世纪经济报道》顺应产业经济发展的趋势,适时推出“中国智造促进计划”。该计划旨在以21 优质的媒体传播平台,搭建产业与政府、产业与产业、产业与资本、产业与媒体及产业与高校的信息交互平台,提升“中国智造”的社会关注度,助力产业的转型升级。结合每年行业热点与痛点,“中国智造”项目2017 年重点关注传统企业的转型与升级,2018 年关注企业核心技术与竞争力,2019 年关注自主技术与科技 + 应用,2020 年关注新基建。2021 年是“十四五”第一年,也是进入新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之年,同时是建党100 周年,更是提出强国战略、自主创新、实施替代战略的关键一年。为此,2021 年中国智造促进计划将重点关注“大国创新”:高科技企业要攻克产业链条上的“卡脖子”工程,传统企业迎来智能制造升级、融入万物互联,更包括商业模式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流程再造等。
2021中国智造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