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一周的交易又结束了。本周A股有点虎头蛇尾。
周一的时候A股大涨,用一根长阳线大举反攻,不过之后几天小幅震荡,没有延续进一步上涨的动力,显示上方的抛压还是比较重的。
而今天3大股指出现了小幅的回落,沪指跌0.24%,深成指跌0.3%,创业板指跌1.18%。
盘面上来看,个股涨少跌多,空头略占上风,不过结构性的行情比较明显。这其中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周期性板块和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成长股表现最为强势。不得不说的就是锂电池板块这个板块,几乎没有安静过一天,每天不是在大涨就是大跌当中度过,最爱出风头的莫过于它了。
1.锂电池
近期,我们的文章不知多少次提及锂电池了,板块的热度可想而知。今天,锂电池又20余家个股涨停。而每天行业的新闻都不少。
8月5日晚,锂矿龙头,2700亿市值的赣锋锂业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将斥资84亿元投建共15GWh的新型锂电池项目,并建设聚焦固态电池等技术的现金电池研究院。其中,拟在江西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30亿元建设年产5GWh新型锂电池项目,在重庆两江新区新设独立法人主体的项目公司投资54亿元建设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及先进电池研究院项目。
一出手就是84亿元,简直就是来抢钱的。
日前,电解液生产商新宙邦公告拟投资15亿元在荷兰投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材料项目,而负极材料生产商杉杉股份下属子公司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四川眉山设立项目公司并投资80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可以说,目前几乎行业每一家企业都有扩张的意愿,毕竟新能源车前景和市场空间在那摆着,谁都想分一杯羹。
比亚迪昨晚公告,公司2021年7月汽车销量57,410辆,去年同期为31,382辆;1-7月,汽车累计销量304,099辆,同比增长60.04%。其中,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50,492辆,去年同期为15,100辆;1-7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05,071辆,同比增长170.62%。
此外,有消息称,比亚迪即将于明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目前配有刀片电池的特斯拉车型已进入C样测试阶段。虽然比亚迪方面表示不予置评,但刀片电池的低成本对特斯拉是个吸引力,这个传闻可能性仍然较大。
利好刺激下,比亚迪该股一度涨逾5%,最高至317.3元,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一度超9000亿元。已经有分析师给出了360元的目标价了。
新能源车赛道的景气毋庸置疑。
但是无论对于那个行业来讲,资本的疯狂涌入,最终都会改变供不应求的局面,对于锂电池板块的疯狂,仍然维持不追高,没上车的只等待回调机会再入场的观点。
而对于周期性的有色金属等板块而言,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如果过快上涨对经济不是不利,政策上的降温措施较多,因此这个板块上市还是以波段操作的眼光看待为主。其中个别与新能源车相关的,比如铜或铝的走势则有望强于一般的金属。
【风向研报】8月5日开盘关注的锂电池个股,中国宝安(000009),今天继续冲击涨停,2天最高涨幅18.48%。
关注的原因:
1)老牌产业集团,治理优化有望踏上新征程
中国宝安覆盖以锂电材料、生物医药、房地产为核心的三大业务板块。旗下贝特瑞为全球锂电材料负极龙头,正极业务稳健发展。旗下马应龙、大佛药业主要经营药品制造业务。粤民投入局中国宝安有望理顺公司治理,集中发力于锂电材料、医药核心业务,带动集团踏上新征程。
2)锂电材料:负极+高镍正极双龙头,产能加速扩张
1)负极:一体化布局再添成本优势,硅碳负极一马当先。贝特瑞立足天然石墨,负极出货量多年全球第一,人造石墨后来居上,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优势明显。贝特瑞在下一代材料——硅碳负极上布局保持领先,已进入松下、三星供应链体系进行配套,实现硅碳负极规模量产的公司。此外,贝特瑞逐步开启一体化布局,覆盖针状焦、石墨化两大核心成本因素,预计新产线投产后,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扩大。2)正极:贝特瑞正极核心产品包括NCA、NCM811等,目前已通过海外核心客户认证,产能稳步推进。公司核心客户是欧美电动化的主要受益者,随美国电动化激励政策落地+欧洲持续加速渗透,预计贝特瑞正极业务将迎来迅速增长期。
3)医药&房地产
1)医药:公司持有马应龙29%股份,其为400年老牌药业,具有深厚的品牌影响力。2)房地产:公司积极调整发展战略,逐渐剥离非核心资产带动资金快速回笼,有利于公司加速向高科技产业集团积极转型。
更多详细资讯,请关注文末【风向研报】
风险提示:以上为2021年5月1日至2021年8月6日期间内风向研报部分真实案例,主要借此案例展示机会发现、投资建议、风险控制的服务过程,不作为荐股依据,客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单一个股展示不代表全部业绩展示,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也不代表未来业绩的承诺,股市有风险,盈亏自担。
2.氢能源、燃料电池
在7月下旬的时候,我们曾提及的新能源的细分板块,氢能源。在锂电池,风能,太阳能的风头之下,它并不起眼。而近期该板块有悄悄启动的迹象。龙头个股美锦能源、三孚股份已连收2板。
氢燃烧后的产物是水。氢可以称得上终极绿色能源,现在提出碳中和无疑有利于氢能源的发展。目前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布局参与氢能板块的央企和上市公司也快速增多。
国资委方面日前表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布局,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成果。
开源证券表示,碳中和的大背景以及冬奥会的历史性机遇推动氢能源加速推广,预计2021-2035年是我国氢能源汽车推广、规模降本、技术完善的阶段,2035年后氢能将逐渐取代化石能源。我国氢能源产业发展晚于欧美日韩,但发展速度迅猛,在产业链布局方面已逐渐赶上西方国家。
隆基股份、美锦能源等能源巨头纷纷布局加速氢能产业链建设,未来伴随氢气成本降低将实现与化石能源应用平价,氢能应用将十分便捷,成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游应用端短期重点关注燃料电池汽车,预计2025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10万台,对应燃料电池系统需求年复合增速达60%-70%,氢能产业链有望是继锂电、光伏之后新能源领域又一个数千亿级的市场。
相比而言,氢能源,燃料电池板块尚处于低位,值得留意。
目前国内氢能源、氢燃料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国石化、华昌化工、东华能源、卫星石化、鸿达兴业、凯美特气、宝丰能源、金宏气体、滨化股份、嘉化能源、航天工程、美锦能源、中国石油、隆基股份、东华科技、亿利洁能、潍柴动力等。
3.下周展望
上周A股大幅下跌,本周一立即来了个大长阳反击,之后陷入整理,周五再次调整。看来炒股比的不是技术,而是比谁的心脏更好。在这样的行情当中,成长赛道和传统估值赛道的跷跷板效应仍在不时上演,操作难度不低。
目前大盘围绕着年线反复震荡,而本周以来大盘的成交量持续下降。在诸多抛压之下,
大盘始终未能迈过3500点这个坑,反倒是又逐渐回到了3400点附近区间。
理论上来讲,A股历史上的大底往往都是以二次探底形式来完成的。上周大盘急速探出3312点的低点之后,如果年线再次失守,则还存在着二次探底确认的可能。但无论探底与否,市场回调空间应不大。长期慢牛格局下,回调仍是机会。
下周的操作,重点还是在板块节奏和个股的把握上。
看准风向,选对股票
专业、机会、效率,为你甄选优质标的
体验价,9元/周
点击按钮,马上体验
【风向研报】由越声理财出品,21世纪经济报道旗下21识库为独家渠道,快速获取最新资讯,更有专注A股投资超过20年的业内元老级投研团队,深度挖掘个股价值。
马上点击按钮,获取【风向研报】9.9元 7天体验,看准风向,选对股票。
(本文由越声理财(zx0027)提供,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