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布局东南西北,阿斯利康老王的数字医疗经

2021年08月09日 19:57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朱萍,实习生卜江涛
且看阿斯利康数字化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萍 实习生卜江涛 杭州报道  “阿斯利康东部总部以及阿斯利康数字医疗创新中心的落成,是有专家一起共研、产业共创、成果共享,总共有十几种创新的诊疗一体化方式。” 近日,在阿斯利康中国东部总部启动会上,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在第一届浙江省数字医疗健康产业杭州峰会上表示。

当天,阿斯利康在2020年第三届进博会之际宣布合作共建创新孵化平台杭州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也正式启用,并迎来了首批5家企业入园办公。此外,杭州数字医疗创新中心也同步启动,包括大数据、互联网医疗、诊疗一体化的模式,数字开放实验室以及药店新零售等13家数字医疗创新中心合作伙伴签约入驻创新中心。 

目前,布局数字化医疗的跨国药企并不在少数。如不久前,礼来中国与腾讯宣布达成合作,双方旨在通过云服务、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科技等技术赋能智慧医疗创新服务,打造以患者为中心、各方共赢的智慧医疗生态系统;吉利德科学宣布与京东健康就数字医疗健康生态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希望为慢性传染病患者提供 “一站式”疾病管理解决方案。

王磊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说,阿斯利康希望借助数字医疗通过技术等手段,与具体的医疗场景进行结合,同时也探索“互联网医院”的创新运行模式,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5”布局 

据了解,阿斯利康中国东部总部将立足长三角地区,承担浙江、福建、江西等中国东部地区的业务运营管理,同时借力浙江数字经济基础优势,杭州电商新零售、移动医疗及互联网产业优势,探索数字技术在医疗大健康产业应用与模式创新。

事实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等技术的应用正在成为驱动医疗服务创新的新引擎,为建立健全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撑,不断助力医药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之所以选择杭州,在王磊看来,医药企业不论是做数字医疗还是做创新药、创新器械,企业所在地的医疗水平很重要。而拱墅区作为杭州数字医疗产业的先行示范区,为阿斯利康等创新型企业营造了优越的政策环境和完善的产业配套服务,为协同各方合作伙伴共同构建 “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医疗产业创新生态圈提供了强大支持。

实际上,杭州的医疗资源可能仅次于北上广,很多的院士、专家都是从杭州走出去的,浙大等高校又云聚了各类创新人才。另外,杭州有泰格医药这样基础性服务企业,也是中国CRO领域的领军公司;杭州也有迪安诊断这样的诊疗一体化机构;杭州也有丁香园、微医、阿里健康这些数字医疗企业。基于此,王磊认为在杭州布局数字+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有较强的基础与优势。 

另据王磊介绍,后续也会在东部总部来开设诊所、社会药房、DTP药房,争取把新零售的模式,慢病患者的管理模式,以及诊所的模式,能够在东部总部试出来。

此前,5月28日,阿斯利康中国北部总部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用。阿斯利康中国北部总部将覆盖包含京津在内的华北、东北等地区的运营管理及市场等事务,聚焦智慧医药科技相关产业布局,推动创新技术在生物医药以及大健康领域的开发和应用。随着北部总部的启用,基层智慧医疗创新中心、北京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也落户经开区。

东部、北部总部均是阿斯利康布局中国数字医疗产业的关键节点,也是其五大区域总部布局的两大“落点”。

2019年,阿斯利康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宣布进一步加码区域布局,除位于上海的中国总部外,计划在北京、广州、无锡、杭州和成都分别建立区域总部,在国内形成“1+5”的总体布局。

阿斯利康对上海总部及北京、广州、无锡、杭州、成都区域总部的定位分别是聚焦医疗人工智能、基层智慧医疗、精准诊断、健康物联网、数字化医疗、中西医结合现代化等。

政策推动、AI赋能 

不过,王磊也坦言,虽然杭州的数字医疗走在全国前列,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医疗部分如何拖进来,医保支付如何加进来,药监局评审怎么去批准一个数字医疗产品,卫健委方面如何与产业结合等都是需要思考破解的问题,也是数字化医疗产业需要政策支持的重要方面。 

多年来,我国相关数字医疗政策也在持续完善及推进中。

去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医保局等先后发布了14项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保支持、互联网医院、智慧医院、网售处方药等事业发展。

平安健康药店云创新运营副总裁张策进一步表示,国家近几年出台的新政策,其实是将原有的生产力进行释放,更多地配置给参与整个医疗产业创新和变革的平台、企业,把生产力交给他们,让这些生产要素和生产力重新组合。

在上述启动会上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卢建祥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指出, 在我国医药围绕着基础研发、临床研究、审评注册、营销推广的综合体系逐步完成数字化转型后,医药对于数字化生产力的需求会进一步提升。打造新局势下的医药供需新格局、新场景有利于企业的快速成长和进步。

因此,数字医疗要着眼于整个数字化平台的搭建,基于现有资源,使整个医药产业链在平台上得以数字化。这种数字化则是医生、患者、机构之间的不同场景的沟通与对接。

王磊表示,希望把AI用到各个治疗领域去。“这些技术虽然成熟了,但是仅有技术没有人去落地,没有人把AI与医院里具体的应用场景结合起来。我们希望起到的是一个桥梁作用,把这些好的技术与医疗场景结合起来。目前阿斯利康也在不断加强AI研发,与不同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医疗’的10个应用场景。” 。

今年7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阿斯利康推出了“AI+医疗”应用场景2.0版。

这十大“AI+医疗”应用场景首发于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要覆盖疾病预测、筛查早诊、诊断及检测、患者管理等方面,致力于以AI赋能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

这次的2.0版则包括AI辅助判读及诊断、疾病预防预测、早筛早检、数字化管理与治疗等方面,是对AI赋能医疗的升级迭代。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国患者的健康需求已经发生了转变,由“治好病”延伸到了全病程的管理。而阿斯利康按照患者疾病流程研究患者需求时发现,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的进步,患者需求被划分为了三部分:院前的健康预防、疾病筛查,院中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以及院外的慢病康复与管理。

在慢病管理方面,阿斯利康也在探索数字化管理与治疗的“三高共管数字疗法”,通过与智众医疗合作,围绕血压、血糖和血脂异常开发的数字化疗法,可以给患者提供更多选择,患者可通过生理指标检测仪器,将相关数据实时上传云端,接入智能管理系统,AI会对检测结果进行梳理分析,发布风险预警,对患者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提醒以及指导。

与此同时,王磊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随着科技进步、药物研发的开展,肿瘤患者用药越来越多,生存期也在延长,所以希望互联网不仅只是交易的平台,而是垂直慢病管理的平台,把肿瘤当慢病管理等。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