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上市路、三闯IPO终过会,市占率不及药明康德1/20,诚达药业如何突围?

2021年08月12日 20:5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满乐,实习生沈青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满乐 实习生沈青颜报道 8月10日,在创业板上市委举行的2021年第46次发审会议上,诚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达药业”)的IPO申请获得通过。与大部分企业不同,这家位于浙江嘉善的药企的IPO之路可谓漫长坎坷,自2010年准备上市,在历经被否、撤单之后,本次创业板上市申请是其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的尝试。作为首家报告期被关注长达11年的拟IPO企业,诚达药业虽然最终成功过会,但公司存在的业绩增长可持续性等问题也受到了发审委的关注。

三度IPO终过会

诚达药业前身为1999年成立的浙江嘉善诚达药化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为跨国制药企业及医药研发机构提供关键医药中间体CDMO服务,并从事左旋肉碱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公司所服务的终端药物涉及抗肿瘤、艾滋病、乙肝、丙肝、骨髓纤维化、癫痫、帕金森症等多个治疗领域,生产的左旋肉碱系列产品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

招股书披露,诚达药业本次计划发行2417.4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此次IPO拟募集资金5.13亿元,其中4.03亿元用于医药中间体项目、原料药项目及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其余1.10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018年-2020年,诚达药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3亿元、2.94亿元和3.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71.01万元、5418.49万元和1.2亿元。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葛建利直接持有公司36.22%的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卢刚通过嘉善汇诚间接控制公司2.87%的股份;卢瑾通过嘉善和诚间接控制公司2.27%的股份。卢刚系葛建利之子,卢瑾系葛建利之女。葛建利、卢刚和卢瑾三人合计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本次发行前41.36%的股份,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比公司质地本身更有看点的是公司漫漫11年上市路。早在2010年9月,诚达药业就提出了第一次IPO申请,并七个月后接受了发审委的审核。不过,遗憾的是,由于募集资金用途存在不确定性,诚达药业当日上会被否,无缘A股。在首次申请上市的报告期即2008-2010年,诚达药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1.31亿元、1.72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684.12万元、2092.30万元、3149.83万元。其主要产品左旋肉碱系列在当时的报告期内毛利率逐年下降,分别为42.59%、40.14%、29.23%,而公司募集资金拟继续投入1000吨左旋肉碱扩建项目,计划使用资金占拟募集资金总额的44.44%,且尚未取得对新增产能消化有较大作用的原料药批准文号、GMP证书等,因此可能被发审委认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首次上会被否后,诚达药业在2012年重整旗鼓,于当年3月第二次进行了IPO申请,但一年后,公司在2014年4月主动撤回了申请文件。就此,诚达药业表示,撤回申请主要由证监会规定变动、老厂区火灾等外部因素造成。一方面,2012年10月实际暂停审核IPO申请,IPO排队企业数量剧增,而当时公司建设新厂区的投资规模较大,资金短缺,公司在会审核时间过长导致无法进行及时的股权融资;另一方面,2013年10月公司老厂区发生不可预见的火灾事故,对当期经营状况产生了短期负面影响,为集中精力加大生产和研发,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决定撤回IPO申请。

撤单之后,诚达药业一直未有上市动作,直到2020年10月,公司创业板IPO招股书在排队近10个月获得受理,诚达药业第三次申报创业板,最终顺利通过。

业绩波动和大客户问题受发审委关注

据深交所披露消息,此次IPO上会,诚达药业主要有两大问题遭到追问。

报告期内,诚达药业的业绩出现大幅变动,公司的业绩增长合理性与未来可持续性问题受到关注。

2010年至2018年,诚达药业营业收入增长较为缓慢,净利润下滑较为明显,尤其是2018年,净利润大幅下滑至671.01万元,相较于2008年第一次申报时的净利润2684.12万元,降幅达75%。而在2019年和2020年,公司的业绩高速增长、毛利率持续提高,净利润分别增长7倍和1.2倍,增幅惊人。

本次申报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4.65%,45.10%和50.14%,对比同行2018-2020年毛利率均值41.96%,42.23%,42.18%,公司2019年和2020年的毛利率均高于同行均值。

除此之外,诚达药业与主要客户苏州六元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六元环”)的关系也引起了发审委的关注。

公开信息显示,苏州六元环成立于2019年4月,公司实控人为马宝金,主要从事医药中间体的研发、销售。公司成立当年便与诚达药业进行了合作,向其采购医药中间体产品,并于第二年便跻身诚达药业前五大客户名单。据招股书,2020年诚达药业向苏州六元环销售金额达2771.4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43%,是公司当期第四大客户,主要销售内容为NP0703、NP1117。

对此,创业板发审委要求诚达药业说明公司与苏州六元环是否存在关联关系,销售价格是否公允,苏州六元环实现最终销售的真实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诚达药业尚未进行公开回应。

市占率、研发能力均成掣肘

诚达药业从事的CDMO业务是药物研发生产外包服务的一种,本质上就是帮助大型原研药厂进行研制开发,在技术上着重新药研究。近年来,随着医药研发新技术的成熟,新药研发迎来了新的高潮,势必对CDMO行业带来巨大利好。

当前CDMO行业的规模巨大且增长迅速,据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统计,2014 年-2018年,全球医药CDMO行业市场规模从178亿美元增长至26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0.7%。同期中国医药CDMO行业市场规模从11亿美元增长至2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8%,远高于全球水平;预计到2023年,中国医药CDMO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5亿美元。

但在国内CDMO市场,诚达药业距行业领先企业仍有较大差距。据招股说明书,国内主要CDMO企业药明康德、凯莱英、博腾股份和九洲药业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7.93%,11.75%,7.22%和3.62%;而诚达药业仅为0.76%,远低于可比同行,即使是较小的九洲药业,其市场份额也是诚达药业的5倍左右,药明康德的市场份额更是诚达药业的20倍以上。

除此之外,CMDO行业对企业的研发能力要求较高,技术水平是核心竞争力。2018年至2020年,诚达药业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67%、4.12%和5.09%,低于同行均值的6.49%、6.81%和7.62%。考虑到诚达药业自身的市场份额和营业收入,其研发费用的投入与同业公司存在较大差距。而研发费用的投入对于医药创新领域非常关键,药企们企业往往需要足够的资源累积来取得重大突破。

雪上加霜的是,IPO前夕,诚达药业原研发中心主任、技术总监施裕华因个人原因离职,这也让公司研发团队的稳定性受到市场的质疑。

如此看来,尽管已经成功过会,刚结束11年IPO长跑的诚达药业仍有许多难题需要回答。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