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配套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形态,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引领着一座城市的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其是否完善决定了一个区域能否兴盛。
目前,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已经正式转场运营。欣喜之余,公众更多关注的则是新旧交替后,两地周边将分别作何规划。
8月17日下午,青岛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苏满接受媒体采访,并对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给予了官方回应。
其中,不乏网友对新机场以及“未来之城”周边商业配套的关注。
新机场周边商业规划来了!
8月12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新机场不仅承载了新的期望,也使得公众对周边商业配套有了新的期待。
此前,不少民众建议在周边打造外贸城、特色消费街区和数字化海鲜市场等商业配套。
针对大家的热切期盼,李苏满表示,目前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南部商务片区已设置了“北方消费中心”,距胶东国际机场航站楼约4公里,项目总规划占地约10500亩,一期核心区规划占地约5000亩。
据悉,该项目将依托胶东国际机场的“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定位,积极探索旅游购物、内外贸一体化,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和国际免税品交易,促进境内外旅客购物消费。
同时,还将通过高端品牌、全国性连锁主题商业的建设,整合优质商业资源,从商业形态、动线布局、营销方式等多方面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赋予区域独一无二的购物体验。除此之外,也将在新机场周边打造面向国际的海产品市场。
众所周知,机场是人流集散之地,其庞大的人流意味着无限的商机,同时是商业经营的价值源泉。
新机场周边商业设施的配套和完善,不仅仅是给周边民众带来便利,更重要的是机场所带来的庞大客流量可以融入其中,并进一步带动消费。
数据统计,规划到2025年,胶东国际机场可满足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随着胶东国际机场投运,二期工程将同步启动。二期规划到2045年,可满足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5.2万架次的保障需求。
毋庸置疑,伴随新机场周边“北方消费中心”、数字化海鲜市场等商业配套建设拉开序幕,也将会推动城市消费升级扩容提质。
“未来之城”商业如何建?
机场搬迁后,城阳新增的这块33平方公里“宝藏空地”显得弥足珍贵,对于这片土地规划之后的商业配套建设,同样备受民众关注。
早前,根据2021年4月城阳区自然资源局发布的《流亭机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公开招标公告》,流亭片区将被建设为一个集产业、商务、消费、金融、交通、教育、医疗、文化、运动、景观为一体的高端现代、活力时尚的“未来之城”。
“未来之城”初步概念图
据李苏满介绍,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已会同城阳区政府开展流亭机场区域发展定位、空间布局等规划研究工作,白沙湾片区的商业配套将与以上规划研究成果同步公示。
目前,白沙河北岸的卓越蔚蓝群岛规划建设的商业街、利客来超市、可好便利店等商业设施已投入营业,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李家女姑社区已纳入“未来之城”规划。白沙河南岸正在开展白沙湾足球基地特色街区建设,以此为中心带动周边商业业态发展。
下一步,城阳区也将进一步做好流亭机场片区的规划,增加相应商业布局,加大商业项目引进,进一步满足周边居民消费需求。
站在更高角度来看,依托城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可以助力“未来之城”的商业发展,并为未来重点建设中韩国际消费中心、中日韩产业促进中心、中日韩展示交易中心等项目提供先决条件,为商业发展注入更多的国际要素。
当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商业已不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发展模式,文化、旅游、交通、商业等相互加持、跨界融合,形成助推区域发展的合力。
无论是机场旧址、还是新址,都将通过各个商业综合体的落地,从商业、服务业开始,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加速布局,塑造起全新的城市形象,提高全市的居民消费幸福指数,助力青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