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周报(第6期)|2020年官方营商环境评价盘点:江苏广东山东参评城市便利度高

2021年08月30日 16: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赵子健,索寒蕾

2020年官方营商环境评价结果

  • 全国营商环境便利度整体改善

2020年各参评城市营商便利度水平整体提高,城市之间的差距缩小,平均分从2019年的65分提升到了2020年的78分,城市间的最大分差从2019年的60分大幅缩至20分。

2020年的参评城市中有39个参加了2019年的评价,其中38个城市营商便利度都有所提升。呼和浩特、拉萨营商便利度提升30分以上,青岛、郑州和重庆提升30个百分点以上,长沙、昆明、长春、济南和西安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

  • 城市级别与区域差异较为明显

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中便利度高的25个城市:

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北京市、杭州市、苏州市、厦门市、南京市、济南市、成都市、青岛市、武汉市、西安市、衢州市、重庆市、东莞市、天津市、银川市、沈阳市、常州市、无锡市、珠海市、宁波市、济宁市、烟台市。

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中改善幅度大的14个城市:

青岛市、郑州市、重庆市、长沙市、昆明市、长春市、济南市、西安市、成都市、呼和浩特市、合肥市、大连市、南宁市、沈阳市。

2019年官方营商环境评价中综合表现突出的15个标杆城市:

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上海市、杭州市、厦门市、衢州市、南京市、武汉市、天津市、银川市、宁波市、成都市、沈阳市、西安市。

就2020年评价情况而言,从全国看,“东西差异”“南北差异”明显。前25位城市中,东部地区城市20个,占比80%,南方地区城市16个,占比64%。

中西部地区进步明显。前14位改善幅度大的城市中,中西部地区城市10个,占比71%。

从各省看,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与地级市差异明显。前25位城市中,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17个,占比达到68%,前14位改善幅度大的城市中,占比达100%。

江苏、广东、山东三个省份均有4座城市列入全国前25位城市,浙江省有3座城市列入。

  • 部分城市营商环境与经济总量之间相关度较弱

将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中便利度高的25个城市与其GDP相比较可以发现,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营商环境与经济总量排名基本保持一致。

衢州、银川、珠海、济宁、厦门、沈阳、济南等城市营商环境便利度水平较高,但经济总量水平较低。

长沙、郑州、佛山、泉州、合肥、南通、福州等城市经济总量水平在全国25名以内,但营商环境水平并未进入榜单。

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中改善幅度大的14个城市中,除呼和浩特、沈阳、大连GDP增速不及1%、昆明2.3%以外,其余十个城市增速均超过3%,济南与西安增速5%左右。

以上数据一定程度上说明,营商环境的改善对于地区经济发展而言具有推动作用,但并非影响经济发展的唯一要素。换言之,经济发展不能只依赖于改善营商环境。对于部分地区而言,除长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之外,还需探寻符合地区实际、促进经济发展的其他路径。

2020年城市营商排名变动

  • 长沙:营商环境改善幅度中部第二

在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长沙市营商环境便利度较2019年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改善幅度在全国排名第4位,在中部地区排名第2位。

2019年长沙仅“包容普惠创新”这一项指标进入全国前十。

2020年,长沙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包容普惠创新、保护中小投资者、跨境贸易、获得电力、执行合同、劳动力市场监管等7项指标进入全国前20,较2019年增加6项指标。

如今,长沙营商环境初步形成三大特点。一是初步形成了“多快好省”的长沙优化营商环境成效;二是塑造了“投资中部、看好长沙”的营商口碑;三是打造了雷锋家乡长沙“对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像春天一样温暖”的营商品牌。

  • 沈阳:连续两年东北地区唯一全国标杆

沈阳在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的18项指标中,办理建筑许可、招标投标、知识产权、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等6项指标被列为全国标杆,较2019年提高10分以上,2020年营商环境便利度在参评的80个城市中排名第19,营商环境改善幅度位列第14。

2019年官方营商环境评价中,沈阳“办理建筑许可”“执行合同”两项指标进入全国前10,在41个参评城市中位列第14,进入全国标杆城市。

沈阳市坚持以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至4.0版改革方案,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 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推进“价值观+一网通办”改革,全面实行“不找人办、不见面办”,让“办事不求人”成为沈阳营商环境新标签。尤其在建筑许可指标领域,沈阳市先后出台4个递进式实施方案,强化“一张蓝图”引领、流程再造、平台管控和项目服务,推动全领域、全流程、全覆盖改革。成功将工程建设项目总体审批时限从120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

  • 长春:营商便利度提升20%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充分肯定了长春市重点领域改革落地见效,企业群众办事创业更加便利,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不断增强等成绩。2020年,长春市新登记企业数量增长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全年GDP增速3.6%,位居东北四市首位。在 2020 年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长春市被评为营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 18 个典型城市之一。

2020年长春营商环境便利度较2019年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增速位居全国第6。政府采购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2项指标进入全国80个参评城市前20名行列,实现零突破。

长春市通过持续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开展失信问题专项整治、深化信用场景应用等方式,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完成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信易贷”专区对接,实现市场主体的零操作无感入驻和多平台融资一键获取。长春市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最好排名第11位,较去年同期上升15位,较去年最好成绩上升5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 郑州:营商便利度增速全国第二

与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相比较,郑州2020年营商环境便利度综合得分提升20分以上,增速位居全国第2。“获得电力”“办理破产”两项指标,在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单项指标排名中,均进入全国前20名,实现零突破。

郑州市针对中小投资者维权难、信息不对称、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不断完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通过法官进社区、进投资场所、进企业,靠前开展多形式、多角度的法律宣讲。围绕提高中小投资者参与诉讼便利度和降低诉讼成本,全面推行案件办理信息化建设。郑州市推行了程序创新,在民事诉讼和执行程序中试行律师调查令,即律师可以持调查令要求相关部门出具涉案当事人或者机构的银行账号、档案材料、权利凭证等,全年共发出涉及保护中小投资者调查令和命令550余份。

  • 呼和浩特: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呼和浩特通过出台一系列强力举措和奋力追赶,在2020年全区评价排名中跃升为正数第二名,同时也成为全国2020年营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2019年,呼和浩特营商环境评价排名为全自治区倒数第一名。一度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通过出台一系列强力举措和奋力追赶,成为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获得信贷”指标提升最快,营商便利度和营商便利化改善分别提升30分和10%以上的城市之一。

呼和浩特通过突破企业信贷约束,建立市领导包联跟踪、专班调动的工作机制和部门联动会商的民营企业服务机制,全力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信贷机制和产品,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获得性和便利性得到大幅提升。设立了科技支行、绿色支行、微贷支行等专营支行,提供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

  • 衢州:企业开办指标全国第一

衢州市18个营商环境评价一级指标中,有16个被列为全国标杆指标,比2019年新增7个,其中企业开办指标排名全国第一,劳动力市场监管、市场监管、包容普惠创新三个指标实现从短板指标到全国标杆的华丽逆袭。

衢州2020年营商环境便利度在参评的80个城市中排名第14,在2019年官方营商环境评价公布的15个标杆城市中位列第7。

衢州市聚焦审批集成,深化投资项目分类审批改革,确保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最多80天”、风险小型项目审批“最多20个工作日”。深化“测验合一”改革,实现测绘成果共享互认,竣工验收时间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材料由最多50件减少到22件,实现了工程项目全流程电子招投标。

聚焦企业需求实现开办企业“一个环节、一小时出件、零成本”;开展企业登记档案全领域改革,实现企业登记档案管理标准“零突破”,查档迁移“零跑腿”。实现不动产登记“一个平台、一次申请、一个环节、零材料不见面”办理;设立企业不动产登记专窗,取消企业不动产登记费。

  • 合肥:五项指标全国标杆

合肥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成为2020年营商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其中劳动力市场监管、财产登记、纳税、政务服务、包容普惠创新等5项指标成为全国标杆。2019年合肥仅有“劳动力市场监管”“获得信贷”2项指标进入全国前10。

合肥市锚定一卡缴费减环节、信息互通减材料、智能审核减时间、自主申报减成本“四减”,再造办事流程。2020年不动产转移登记平均办理时间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提速至3小时,抵押登记由原来的3个工作日提速至2小时。

如今,在合肥,市民办理抵押登记业务已经实现“不见面办”。据悉,金融机构与抵押人共同提出登记申请,相关数据直接由金融机构业务系统推送至登记系统,登记机构完成登记后将不动产电子证明推送至金融机构,实现抵押登记“零次跑”。

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实践

  • 指标体系: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

2018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按照国务院部署,本着国际可比、对标世行、中国特色原则,牵头建立且不断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评价方法论。

评价指标体系紧扣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紧扣营造稳定公平可预期营商环境的要求,紧扣投资吸引力和城市高质量发展,从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反映投资吸引力、体现监管与服务三个维度,包含18个一级指标和87个级指标,综合反映各地营商环境情况。

通过近年评价实践,中国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逐步提高,评价工作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引领和督促作用持续显现。

  • 评价方法:深入基层一线获取实际案例和数据

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机制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建立起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第三方评价团队具体实施的工作推进机制,通过部门深度参评与企业满意度测评相结合及问卷填报与实地调研、数据抽查核实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数据采信机制,获取更全面的营商环境数据信息。

在2020年的评价工作中,国家发改委共发放企业问卷36万余份,电话采访企业1900余家,深度对接企业200余个,拨打调查核验电话2万余通,暗访政务大厅超过320家,通过电话核验、企业调研、大厅暗访、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方式,深入听取和了解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感受和意见,真实评估各地营商环境情况。

  • 探索实践:连续三年组织开展6批次营商环境评价

2018年,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22个城市开展了两批次营商环境试评价。

第一批: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福建厦门、湖北武汉、辽宁沈阳、四川成都、浙江杭州、甘肃兰州、辽宁葫芦岛、浙江衢州、陕西延安等12个城市。

第二批:天津、重庆、山东青岛、广东广州、江苏南京、安徽合肥、贵州贵阳、湖北襄阳、海南三亚、浙江义乌等10个城市。

2019年,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部分地县级市等41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并在东北地区21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

第一批:参评城市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具体包括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27个省会城市和5个地(县)级市等41个城市。

第二批:在全国推行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的21个城市,选取12个指标进行评价开展营商环境试评价。

2020年,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全国80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8个国家级新区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实现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覆盖。

  • 评价规范:坚决斩断营商环境评价背后的“利益链条”

当前社会上以“国家”“中国”名义发布的营商环境评价排名数量众多,相关评价大多属于学术研究,采用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数据来源等与通行做法存在较大差异。有的使用“权威”“官方”等词语误导社会公众,有的过度强调得分排名、组织颁奖仪式,还有的借机搞培训、收取参会费用。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要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不得影响各地区、各部门正常工作,不得影响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增加市场主体负担。任何单位不得利用营商环境评价谋取利益。

国家发改委在5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对于没有得到国家认可、授权,或仍处于学术研究、理论探索阶段的营商环境评价,组织开展评价的相关主体应明确研究属性、规范相关表述,避免对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产生误导。

对于以“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名义或国家发展改革委名义,收取参会费、培训费或谋取其他利益的行为,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进行查处,坚决斩断营商环境评价背后的“利益链条”,严格禁止借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之机,向地方政府、市场主体收取参会费、培训费,严格禁止以提升名次、颁发奖项为名,向地方政府、市场主体收取“好处费”“赞助费”。

鼓励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和宣传引导,及时、准确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宣传报道,深入发掘各地创新亮点、经验做法,减少对排名、颁奖等内容过度关注。

(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zhouxx@21jingji.com)

财经日历

      • 2025年 5月
      • 28
      • 29
      • 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查看全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