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卫生服务专题首次纳入服贸会 20多家创新药企亮相

2021年09月06日 12:44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朱萍
健康卫生从专区独立为专题展,并首次纳入服贸会八大板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萍 北京报道 9月2日,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拉开帷幕。2021年服贸会首次设立健康卫生服务专题,通过展览展示、专业论坛等形式,向全球展现我国医疗技术创新水平、医药产品创新成果、医疗服务创新能力和健康服务发展质量。

本届服贸会以“数字健康 创新融合”为主题,分为疫情防控、医疗服务、科技创新、传统医药、老年健康以及国际医疗六大主题,涵盖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商业医疗保险、医疗健康服务、传统医药等领域。

对于今年服贸会首设健康卫生专题,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体现了国家对医疗领域的进一步关注,也让我们这些创新药企业有了更多信心开拓发展。”

根据服贸会官网信息,在这一专题下,今年有60多家医疗健康领域的公司和机构参展。 其中,创新药开发领域的公司约20多家,包括百济神州、亚盛医药、诺诚健华、复星医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拜耳(Bayer)、北海康成、贝达药业、齐鲁制药、先声药业、科伦药业、康弘药业、康希诺生物、华领医药、荣昌生物等。

健康卫生板块首秀

2020年服贸会上,健康卫生只在综合展里作为“卫生防疫专区”出现,而今年,健康卫生从专区独立为专题展,并首次纳入服贸会八大板块。

此次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除了回应民生关注的防疫相关的热点问题,还将全方位覆盖科技创新、国际医疗、智慧医疗、老龄健康、传统医药等大健康领域,致力于健康中国战略开局之年,开拓我国健康卫生事业对外开放格局,推动健康卫生产业扩大开放及跨境新兴医药贸易的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此次参展的企业,涵盖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医疗健康服务、投资与科研、疫情防疫等多个领域。在专题展的公益展区,北京近十家医疗卫生机构将集中呈现远程诊疗、5G技术融入医疗手段、机器人手术等多项尖端医疗技术,多个“首款”产品、多项“首创”技术与服务,“首度”亮相服贸会,同时也有多家企业在服贸会上完成了一些战略合作签约。

如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亮相本届服贸会。

今年6月22日,复星凯特CAR-T细胞疗法阿基仑赛注射液正式获批上市,用于成人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非特指型、原发性纵隔 B 细胞淋巴瘤(PMBCL)、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淋巴瘤转化的DLBCL的治疗。

作为首批签约入驻服贸会新设立健康卫生服务展区的生物医药企业,在服贸会上亚盛医药重点展示了其三个创新产品:HQP1351、APG-2575、APG-115。在展会期间亚盛医药还与基因检测公司、互联网医疗企业等众多合作伙伴签署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和备忘录,以期推动疾病精准治疗、提升创新药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其中,HQP1351是中国首个三代BCR-ABL靶向耐药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治疗药物,聚焦耐药,解决无药可医的临床需求。APG-2575是首个在中国进入临床阶段的、本土研发的Bcl-2选择性抑制剂,该产品有5个适应症相继获美国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APG-115则是首个在中国进入临床阶段的MDM2-p53抑制剂,有望解决免疫疗法耐药,为潜在的本土研发First-in-class(同类首创)新药。

在2021年服贸会期间,诺诚健华和康诺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双方研发合作,致力于开发First-in-class大分子创新药造福患者。

根据协议,诺诚健华和康诺亚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在新药研发领域上的合作共赢,共同致力于大分子一类新药的研发。

2021年7月,诺诚健华和康诺亚合资公司天诺健成开发的CD20 x CD3双抗CM355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CM355为康诺亚/诺诚健华的首个双特异性抗体新药。

在上述签约合作上,诺诚健华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崔霁松博士表示,中国创新药物研发方兴未艾,相信通过双方的强强合作,共同探索一条更高效的创新药,尤其是同类首创药物的研发路径,更好地助力健康中国。

加强国际卫生服务与医药创新合作

论坛会议方面,健康卫生专题将组织“公共卫生高峰论坛”“全球健康北京论坛”“国际卫生服务与医药创新合作论坛”等14场论坛会议,向世界传递健康创新理念及宏观发展趋势。

在“国际卫生服务与医药创新合作论坛”上,杨大俊指出,通过服贸会中国未来会有更多的输出,让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在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杨大俊认为,中国创新药就是应该瞄准国际化,同时他也指出了市场当下中国创新药的担忧,即是大家看到的“内卷”。

在杨大俊看来,真正的创新即first-in-class不够等是造成“内卷”的重要原因,如果能做到全球第一、中国第一,话语权就完全不一样。另外,未来中国的创新药越来越多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强调低价。

 “真正的新药全球性的药价格也是全球的价格,因为全球的医药市场除了欧美和日本是企业自主定价,没有什么限制之外都非常高,即使是同类药出来,药与药之间的价格差别很小,在海外的PD-1之间最多就差价5%,结果不会差50%。所以有全球新,有全球的话语权,有全球的定价的权利也是未来我们追求的目标,这也是中国能够成为医药大国、强国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杨大俊指出。

杨大俊表示,未来亚盛医药将进一步加码创新,一方面立足中国,让中国患者能第一时间用上中国原创、全球领先的创新药,共同促进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把握全球健康领域的中国机遇,让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惠及世界。

百济神州也同样瞄准了全球市场,在上述论坛上百济神州总裁吴晓滨表示,希望几年后,公司海外收入的比例要超过国内。目前百济神州海外收入占比不到20%。

“近几年,中国创新药蓬勃发展,极大程度地改变了创新药,比如癌症药价格高不可攀的局面。我们希望这个局面不光在中国发生,让中国的制药、中国的生物创新药也能走到很多发展中国家去,让那些国家的患者受益。”吴晓滨表示。

除了发展中国家外,百济神州也一直坚持在发达国家布局。“我们到包括美国、欧洲等国家,证明我们行,证明中国的制药在创新药的国际舞台上能够站得住脚。”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