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骆轶琪 广州报道 国内手机大厂对于高端市场的征伐虽然在近两年间早已开启,但历史上的品牌形象何其难以被改变,这导致竞争态势远没有走向终点。
至少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在部分国内品牌缺失高端产品的阶段,更多攫取到这部分份额的厂商只有苹果,其他国内大厂依然有一段路程需要耕耘。
另一方面,走向高端化也是某种程度市场层面“迫使”为之。目前供应链紧俏的难题暂未缓解,加之台积电罕见宣布涨价,也将为终端大厂或多或少带来一定成本压力。有行业分析认为,元器件价格上涨对终端厂商缓解成本压力的做法不利,这将催生厂商更有动力推出中高端产品矩阵。
在此背景下,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承接高端用户,正成为核心命题。这场高端市场持久战,也将随着手机厂商在诸多领域自研芯片,走向进阶的竞争阶段。
多系列矩阵扎根高端
在此前宣布大举迈入高端市场时,手机厂商多分出专门的产品线来应对,如OPPO旗下Find系列,vivo旗下NEX系列,小米旗下Ultra系列。但这段时期的信息显示,国产品牌的高端化之争,已经不再仅限于某一个产品系列。
比如vivo将旗下早期定位为走量的X系列带入了高端价位段,近日发布的X70系列率先搭载了自研的首款ISP芯片,最高价位段达到7000+元左右;其子品牌iQOO也逐步探索到了高端价位阵营中,近日发布的iQOO8 Pro系列最高价位段进入6000+元阶段。
OPPO也有类似动作,除了刚发布的Find X3 Pro摄影师版立足6000+元价位段之外,从历史上走量的R系列转换而来的Reno系列,最高价位也已经逐步进入5000+元。
在高端市场进攻多年,虽然高端机在上述终端大厂中的整体占比依然不算高,但已经有所呈现出较高市场热度和一定成长力。
据OPPO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波近日透露,公司此前发布的高端系列Find X3系列在中国销量增长263%,海外销量增长212%,在电商4000+元价位段的份额增长64%。
vivo提供的数据也显示,刚发售不久的vivo X70 Pro+系列,其预售量打破了vivo历史上4000+价位段全网最高的记录。
刘波更是直指,OPPO已经在技术、组织、OS、生态上做好准备,“高端这场马拉松,我们一定能够拿前三。”据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的“2020年度已公布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名”中OPPO位列第二;在架构上,OPPO和一加团队全面融合,形成双品牌双旗舰的组合共同冲击高端。
中低端5G和4G手机价格承压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基于目前的发展积累,进一步从技术角度突破高端市场,是必经之路;当然,国内的消费力逐步升级是一个外部驱动因素。
分析机构Counterpoint在近日的线上分享会中表示,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智能机市场,中高端机型的占比在逐步抬升,目前来看,300-599美元占据了最大销售份额。
该机构指出,其中一线城市的购买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了高端机价位段。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消弭的这两年间,中国的高端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张。
只是,具体到品牌来看,OPPO、vivo和小米三家合计在低于600美元价格区间的占比能够达到50%;但是在高于600美元价位段的占有率,三者加起来仅12%。
此外,来自多家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数据都显示,目前为止,在国内高端市场依然主要是苹果的天下,国内厂商依然需要继续着力完善技术能力和品牌形象。
而与此同时,近期加速迈入高端价格区间,也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一定关联。
有手机厂商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高端SoC芯片的紧缺程度已经得到缓解,反而是中低端5G SoC芯片,以及4G SoC芯片的紧张程度还在延续。这造成了相对亲民价格的5G手机目前在市场中依然较少。
该名人士预估,千元5G手机大规模进入市场恐怕要等到明年下半年了。
Counterpoint分析师也指出,智能手机IC总价格上涨的百分比对低端智能手机的影响更大,因为成熟节点的芯片(如8英寸晶圆厂的PMIC、90-65纳米的显示TDDI和28-12纳米的AP/SoC)在这一类产品的BoM中占了较大的比例。
“在今年,中端5G智能手机在中国销售量并没有达到预期,明年的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如果中端5G手机再涨价10%,而手机还没有任何有意义功能提升的话,在许多新兴市场,中端5G智能手机可能会输给更便宜的4G和5G机型。”该机构指出。
这对4G手机也将带来影响,由于目前在全球包括印度、拉美在内的高成长型新兴市场,5G建设仍在起步期,4G手机将是主要选择。但在SOC短缺背景下,Counterpoint认为,预计4G智能手机的价格也会上涨。因此,明年晶圆价格上涨对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的影响可能是负面的,而对行业平均售价则为利好消息。